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刘伯温《烧饼歌》中: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是啥意思

2022-09-03 17:05:02


我国古代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没有西方国家发展迅速,不过也出现了很多能够称之为神机妙算的人物,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时期智囊型人物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的神话而为人们熟知,真实的诸葛亮实际上更偏向于治国。

而在明代却出现过一位真正的奇人异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据说刘伯温曾预测大明国运,他念出了一首《烧饼歌》,其中有这么两句“雨水草头出真主,路上行人一半僧”,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伯温奋斗史

他原名叫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出生在浙江青田,这里人杰地灵,出过很多英雄人物。刘伯温的家境一般,可以说是小康家庭,父亲对教育很重视,而且刘伯温从小就喜欢读书,再加上过人的天赋,他很快就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神童。小小年纪就写的一手好文章,而且十几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很多人考一辈子都难中个秀才。

之前刘伯温都是跟随私塾的教书先生学习,中了秀才以后,刘伯温共拜过两位老师,第一位是在府学,所谓府学,就是省一级的学校。刘伯温在这里跟随老师学习更深的理论。基本上还是四书五经这些,可是刘伯温很快展现出了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他很快就能背诵下来,并且能解释出许多更深的东西。

老师觉得应该给他更好的教育环境,他的下一位老师是理学的代表人物。刘伯温也是在这里学习了一些其他的知识,像兵法,天文,韬略这些,而且他学的很扎实,老师对他的天赋给予了肯定。如果此时是盛世,刘伯温做一个宰相没有问题,可是当时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刘伯温也没有仕途上的进步,只能回家闲居,这一待就是三年。

三年后,刘伯温在一个县里做了县丞,这相当于副县长。刘伯温第一次做官,他早就听说当地有一批恶霸欺压百姓,所以很快就处置了他们,可是刘伯温势单力薄,其他人都是互相勾结,恶霸的残余势力从中作梗,刘伯温被多次诬告,最终只能辞官回家。几年后,刘伯温再次被任命做官。


可是这次又上演了同样地一幕,不同的是他这次做的是省级官员,权力更大了,他对一伙山贼的处置太严厉,结果他们贿赂刘伯温的上级,他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愤怒,再次辞官回家了。此后他再没做过元朝的官员,一直到和朱元璋的君臣相遇,那么他俩之间是怎么认识的呢?
刘伯温和朱元璋

关于这两人的相遇,民间一直有个传说,当时朱元璋还在给地主放牛,而刘伯温已经学成归来。路上他看到眼前这个放牛娃,一番相面过后觉得这个孩子将来贵不可言,于是经常暗中观察朱元璋的动向。当然这个故事基本上不太可信,不过也反应出了两人之间很深的渊源。朱元璋之所以要请刘伯温出山,其实是自己手下人的推荐。


和刘伯温一起被推荐的,还有当时的大儒宋濂。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集团时,元朝政府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消失殆尽,当时主要的对手就只剩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个人的地盘正好把朱元璋围在中间,一旦两人合攻,那朱元璋的处境将十分危险。所以刘伯温刚来就给朱元璋提了一条建议。

那就是先打陈友谅,原因就是陈友谅为人骄傲自大,现在趁其不备发动进攻,取胜的把握要比他主动进攻大很多。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结果陈友谅被射死,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可见刘伯温有点像西汉初年的张良,他不会在具体的问题上提意见,总是会在大的战略上说出恰如其分的话。


怎么鼓舞士气,怎么列阵,当时很多将军都可以做,可是什么时候发动进攻,什么时候选择谈判,这些问题却非刘伯温莫属。而且他不贪功,在大明成立之后,刘伯温多次请求回到青田老家去养老,可是朱元璋一再要给他官做。

朱元璋杀了许多功臣,李善长一家都被杀,唯独刘伯温是病死,可见他在当时复杂形式下明哲保身的本领。那么刘伯温做《烧饼歌》是想表达什么呢?


刘伯温推测国运

我们已经说过,刘伯温学过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所以算得上是一个方士。而朱元璋千辛万苦取得天下,一定会让他推测自己的江山能否传承千秋万代。刘伯温很聪明,他没有直说,只是做了一首《烧饼歌》。

其中两句这么说“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雨水,草头,加起来就是满字,那么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说将来取代大明的会是满族人,实际上真是这样,两百多年后,满清做了天下之主。


第二句,“路上行人一半僧”,说的就是满人的发型,前面剃光,后面留头发。僧人是全部剃光,所以说到了那是路上的人都是“一半僧”。所以刘伯温的预测是很准确的。可是这个故事和这个《烧饼歌》的真假还是有待商榷,毕竟这只是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可是这也说明了刘伯温在百姓眼中的形象,如果他水平一般,那么没人愿意给他编造这样的故事。
结语

我国民间向来都崇拜能够预测未来的人,他们像是上天派来的先知一般,可是真的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刘伯温更多的是一个忠臣,一个智者。他两次做元朝的臣子,可是每次都因为陷害而辞官,后来看到朱元璋的实力,终于再次出山,帮助他建立大明。


后来不居功自傲,得以善终。所以刘伯温代表了人们对这种淡泊名利,为民做事的官员的期盼,所以大家才肯给他赋予美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