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品香、点茶、绘画、插花,北宋文人为何如此爱“闲事”?

2020-07-09 18:00:19



2020-07-03 20:47:29               

引言

北宋自宋太祖赵匡胤以来,便立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权重,武人权轻的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北宋,这种环境下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自然高涨。

此外北宋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物质上的长足进步促使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北宋时期,上至皇帝百官,下至街头小民,皆对生活中的“闲事”十分感兴趣。宋代生活的雅致也远超其他朝代,民间更是有“品香、点茶、绘画、插花”四般闲事的说法,其中文人士大夫“爱闲事”更是出了名。

那幺北宋文人为何如此“爱闲事”呢?

“重文轻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北宋文人“爱闲事”

北宋文人爱闲事并非出自一时兴起,探究内在原因,便会发现,北宋文人爱闲事是有历史原因的。

首先政治上,北宋自太祖建国以来,便立下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依靠武力。所以对于自家江山,他肯定不会再冒风险,于是武将的权力必须削弱,“重文轻武”应运而生,文人地位自然上升。


其次经济上北宋时期生产力迅猛发展,曲辕犁、水车、秧马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基础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因此朝廷对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压制减少,宽松的政治条件让商业发展如鱼得水,一时间全国商业贸易兴起,草市、墟市更是遍及全国。各行各业也受此影响蓬勃发展,百姓们生活富足,物质生活的提高促使了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风雅闲事也因此受到世人的喜爱。

最后,文人士大夫由于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素养,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更甚,无数文人骚客与风雅闲事结缘。例如苏东坡爱焚香,更爱自己制香;陆游看书多要焚香;黄庭坚自言患有香癖,无香不欢,这些文采飞扬之辈,皆对焚香闲事十分上心。


北宋文人便是在这种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步养成了“爱闲事”的习惯,调香、点茶、插花、作画无一不精,北宋文人日常生活蓬勃发展。

若是评选哪朝士大夫的生活最为惬意舒适,北宋定然名列前茅。那幺北宋文人到底爱哪些闲事呢?这些闲事又为何吸引着众多文人士大夫?

品香、点茶、绘画、插花四般“闲事”,实乃北宋文人最爱

根据宋人笔记《梦梁录》、《都城纪胜》所言,宋代文人所喜爱的四般闲事应是:品香、点茶、作画、插花。宋人认为此四件事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这些高雅的文人活动,可见当时文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
【品香】

香文化自古便有,并非宋人首创,只是由于北宋文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可以让他们承担得起焚香的消耗。并且文人讲究风雅,自然对于品香此等雅事上心,宋人继承了前人的品香典范,并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读书、闲居,还是宴客、会友,都会烧好一炉香,形成了宋人独有的香文化。


宋代文人所用之香,一般都是合香,是多种香料合成的,不是原材料直接焚烧而来,众多文人士大夫更是喜欢亲手调香,并将调香视为生活雅趣。其中以陆游、苏东坡、黄庭坚尤为出名,陆游在日常生活中用香颇多,自己也是制香大家,曾在《焚香赋》中详细记载了制香步骤:先准备何种原材料,然后如何处理,最后以何物中和,制作成香。

苏东坡除了是大文豪,美食家,也是一位制香大家。相传他用了7年时间制成的“雪中春信”是香谱中记载的千古名香,王弗去世后,他亦曾做《翻香令》悼念亡妻。苏轼好友黄庭坚更是自言患有香癖,酷爱品香、制香,在他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中,便有大量的香方。

此外,在北宋,品香、制香并不是文人士大夫的特权,普通百姓也可以玩香品香,坊间酒楼就有香婆,只要花费少许,便可享受。
【点茶】

茶,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东西,而点茶是唐宋时期特有的一种沏茶方式,不同于现代人喝茶的直接冲泡,宋人喝茶要经过繁琐的步骤。首先用的茶就不同,宋代的茶多是茶饼,饮茶时将茶饼敲碎,然后研磨成粉,以沸水冲点。整个沏茶过程称为“点茶”,可惜的是宋亡之后,点茶之法也随之消失。


宋人对于点茶十分看重,从茶饼的制作、茶饼的研磨、冲点所用之水、饮茶所用的器具,都有极其严格的标准。宋徽宗所着的《大观茶论》便对茶壶有特别记载,身材修长的茶壶更有利于点茶,茶具的优良也是根据自家经济基础所决定。

点茶的步骤,首先执壶点茶,要快准狠,要有节奏感,不能将茶溅出来,另一只手要用茶筅旋转搅动茶汤,使之起沫,称之为“击沸”,和现在的日式打奶茶很相似,这源于点茶技艺流传到日本。

透过北宋文人对于点茶的讲究,可以知道他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试想满室氤氲,茶香扑鼻,三五好友闲谈论道岂不美哉。
【绘画】

宋代绘画,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山,文人画、宫体画、民间画交相辉映,形成了璀璨的宋代画坛。另外北宋文人也经常将日常琐事付诸笔下,或为诗词,或为绘画,取材多样,强调画中神韵,借画抒情。

北宋山水画在继承前人书画艺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精品辈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和王希孟的青绿山水。他们的画作多是构图气势逼人,笔墨严谨,意境高远,给人以崇高之美,而王希孟凭借着《千里江山图》更是名垂千古。

《清明上河图》

除了山水画,北宋宫廷画也是其中翘楚,以皇家绘画为主,北宋皇帝的文化素养也远高于其他朝代的君主,宋真宗于书法之道上尤善飞白体,南宋时期更是有书画皆通的宋徽宗赵佶。

北宋民间更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画家,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成就最高,一副清明上河图写尽了汴梁城的风貌。北宋文人不仅仅绘画了得,品鉴书画更是一绝,文人们时常小聚,聚会时将自己收藏的古画拿出来供大家欣赏,时称“挂画”。文人们一边品鉴书画,高谈阔论,一边饮酒赋诗,寄情山水, 生活好不惬意。
【插花】

宋代是我国插花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插花一度被宋人列为“文人四艺”,也是文人热爱的四般闲事之一,用花装点生活的美丽。插花在宋朝之前,只流行于贵族上层社会,到宋代时,由于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插花之道在民间流行,逐步成为了社会的生活时尚。

在当时,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时,每家每户都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鲜花。文人更是不用说,赏花、咏花如此风雅之事岂会少了他们。


宋代文人插花、赏花、咏花的行为,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更是催生出了高超的插花技法,后来插花一道流传至日本,经过历代发展,成为了现代日本的花道。

“爱闲事”的背后是北宋文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长时间的“扬文抑武”使得北宋积贫积弱

北宋文人爱闲事的特性,或许是出于政治原因,或许是由于社会经济影响,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根本的还是文人自身对于闲事的追求。

品香、点茶、绘画、插花此等闲事古已有之,北宋文人只是将其发扬光大,使得诸般闲事成为了社会风尚,引领了时代的潮流。一方面北宋文人爱闲事的特性,扩大了士人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文人权重,时常打压武官,干扰了国家的对外军事行动,北宋后期军事萎靡,以至于被金国灭掉,北宋自此灭亡。


令人可惜的是品香、插花此等闲事流入日本,经过日本的发展,成为了他们的香道、花道,闻名于世。

北宋文人爱闲事的背后,寄托着他们对于雅致生活的追求,于文人而言,这些闲事寄托了自己的闲情雅致,体现了自己精神追求。短期内来看,北宋文人追求闲事,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但从历史影响上来看,北宋文人所追求的这种生活,让大宋渐生萎靡之势,进而导致了后来的灭亡,实属不智。

不过对于快节奏的当代人,北宋文人爱闲事的追求,值得借鉴一二,适当放松下自己,给自己生活一点乐趣,也许会更好。



参考文献:

《宋史》

《中国通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gula.com/article/291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