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中印山地部队差在哪?为何解放军吃着火锅唱着歌,印军却只能挨冻

2023-12-14 17:05:24

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估计各位的“懒病”也开始发作了吧?不过呢,作为一名社畜,打工狗该搬的砖还是得搬。在之前聊完了军队靠“穿”和“吃”来防寒保暖后,今儿个咱来聊聊“住”的话题。毕竟,在某些极寒条件下,一座温暖的小窝就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天堂”。在这方面,在中印边境高原地带挨冻的印度山地军大兵们恐怕是深有体会。

存世至今的M-1934羊毛毯

对于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带活动的军队来说,光是让士兵吃饱穿暖显然还不够,毕竟晚上的温度往往比白天更低,即便食物热量再高且穿得再厚,人员也很难捱过长达数小时之久的夜间低温时段。况且,如果士兵无法在夜间较为舒适地休息,就会极大地影响后续作战行动的展开。那么,该如何让士兵在严寒地带“睡舒服”点呢?人们在这方面最早的尝试性产物是单兵保暖铺盖卷,其也是防寒保暖睡袋的前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战期,美国陆军曾开发出了一种带有防水功能的羊毛毯,即M-1934型橄榄绿羊毛毯,每名现役士兵都会配发至少1条M-1934。至于在高纬度高寒地带部署的部队,那就简单粗暴地每人多配发几条,通常数量最多可达5条。与M-1934相搭配的装备,就是名为M-1935的制式铺盖卷。在美军相关条例中,士兵在徒步行军过程中要把M-1934羊毛毯卷在M-1935铺盖卷内,夜间于野外或寒冷地带休息时,再将铺盖卷垫在最下层并盖着羊毛毯睡觉。

扛着铺盖卷的美军

乍一看,羊毛毯+铺盖卷的组合似乎还算完备,但只要我们稍微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种防寒保暖方式其实有着不小的漏洞,主要为两点:

其一,士兵在睡眠过程中可能因肢体的无意识活动而把手脚暴露在外,说白了就是“踹被子”。其二,当士兵在一些不平整的野外坚硬地面休息时,即便用羊毛毯裹住身体并把铺盖卷垫在身下,也依然会觉得“硌得慌”。这种不舒适感会极大地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让睡醒的士兵倍感腰酸背痛。

很显然,光靠羊毛毯和铺盖卷之类的东西是很难让人住得舒服的,于是乎很多人是不是想到了比上述两者更完备的装备,即单兵睡袋呢?思路确实是正确的,只不过论及对睡袋的运用,军队还真不是最早的用户。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登山和户外探险开始逐步成为一种潮流运动,一些民间纺织类厂商开始尝试为登山爱好者和探险者们提供类似睡袋的户外装备。而在二战期间的各主要参战国中,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较早地认识到了睡袋的军用价值,尤其是睡袋对极寒地区部队的意义,进而先后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军用防寒睡袋。

M-1942型睡袋

还是以美国军队为例,其为山地部队配发的M-1942型睡袋,可谓是第一代具有防寒保暖功能的单兵睡袋。其最内层为可贴合士兵身体轮廓的“木乃伊”睡袋,睡袋内填充有鸭绒和羽毛,外衬具备防水功能和一定的坚固性特点,可保证在有棱角的地面上不被割破。尤为重要的是,与M-1942睡袋相配套的装备中,还包含有一个可充气的隔热睡垫,这是为了将士兵的身体与地面散发的潮气或寒气隔绝开来。显然,美国军队的开发团队可谓是想得颇为周到。

M-1942睡袋的“木乃伊”内衬

不过呢,虽然美军向来被认为是“出手阔绰,壕无人性”,但人家有时也是懂得精打细算过日子的。M-1942睡袋的诞生,并未让军队迅速淘汰M-1934羊毛毯和M-1935铺盖卷。在整个二战期间,M-1934和M-1935都并未停产,其被不少士兵与M-1942睡袋共同使用,以获得更好的保暖效果。从统计数据来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了300多万个M-1942睡袋和400多万条M-1934羊毛毯,不仅供自家军队使用,还大量援助给了同盟国阵营中的苏联。在当时的苏军一线部队中,若能用上美制M-1942睡袋,那绝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高级待遇”了。

至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度让出国参战的志愿军部队直呼“大开眼界”的美军M-1949型睡袋,则可视作是对M-1942的一种改良。前者在提高鸭绒含量以增强保暖性能的同时,还以具备快速开合能力的拉链提高了密封性,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毫不夸张地说,当年被志愿军缴获而来的M-1949型睡袋,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国产单兵防寒保暖睡袋的发展。

“木乃伊”睡袋仍会露出脸部

当然了,光有睡袋还是不够的,即便是防寒保暖性能再强的睡袋,其也有一个避无可避的固有缺陷,那就是遮不住脸。为了保证士兵在睡眠过程中的正常呼吸,即便是与身体贴合度极高的“木乃伊”构型睡袋,也需要让人员的脸部暴露在外。而在一些零下10摄氏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任何轻易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都有可能遭到严重冻伤,脸部亦不例外。

况且,无论是单兵睡袋还是双人或三人睡袋,其功能都只是供人躺下休息,那如果在极寒条件下作战的一线部队中有伤员该怎么办?若想照顾好伤员,就一定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才行。于是乎,军用防寒保暖帐篷就被提上了日程。

新石器时代以树枝和兽皮搭建的帐篷

事实上,帐篷的诞生时间远比睡袋更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北非地区的游牧民族就创造出了帐篷的雏形,即以树枝作为支撑,以兽皮覆盖顶部和四周的产物。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何让帐篷在极寒条件下发挥防寒保暖功能,始终都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这其中,又以解放军山地部队、印度山地部队和部分北欧国家山地部队最为重视此问题。

原因很简单,与美国第10山地师等以低海拔山脉为预设作战环境的山地部队不同,解放军山地部队、印度山地部队和北欧国家的山地部队,普遍以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极寒山地为预设战场,如喜马拉雅山和阿尔卑斯山,而低海拔地区的所谓保暖帐篷,根本不可能在高海拔地带有效发挥作用。温度动辄可达零下几十度的高海拔地区,对帐篷的保暖效果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帐篷不仅要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且其材料本身就要足够厚重且保暖。

在封闭空间内用煤油炉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说到这,可能就有人会说了,“防寒不够,生火来凑”,在帐篷中点上诸如小火炉或煤油灯之类的装备,这样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温暖了吗?只可惜,这么做就是典型的找死。暂且不说生火炉或点煤油灯有可能会引燃帐篷,在极度追求密封效果的高原保暖帐篷内,火炉和煤油灯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就是个危险至极的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中毒究竟有多么致命,稍有常识的人心中都该有数吧?

于是,真正促进现代高原保暖帐篷发展的技术,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没想到吧,这其实与农业技术有关。说起现代农业,温室大棚技术可谓是其中的代表产物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运用温室种植技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秦朝时期。东汉学者卫宏的《诏定古文官书序》中写道,“秦既焚书,患苦天下不从所改更,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种瓜于骊山坑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人不同。”这里提及的“骊山陵谷中温处”,被后世视为中国农业温室种植技术的雏形。

现代温室大棚技术

不过,要说温室大棚技术在中国的革命性发展,其实时间并不久远,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塑料温室大棚和日光大棚的相继出现与推广,一举结束了中国北方地区在冬季难有新鲜瓜果蔬菜可吃的窘境,而这种温室大棚技术也被用到了军事领域。毕竟,高海拔地区固然寒冷,但恰恰最不缺日光照射,若能将白天日光照射所带来的热量最大限度地收集和保存起来,即可让帐篷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水平上。

于是,现代高原保暖帐篷多采用透光性较好的材料,尽可能地让太阳光射入帐篷。待日落降温后,再在这层透光性材料的外侧包裹住一层密闭性极强的“外衬”,阻止收集而来的热量散出去。再加上充分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对人体无害的酒精类燃料的大量运用,军用高原保暖帐篷终于可满足高海拔山地部队的需求,实现了让更多士兵住得舒服的目标。

解放军高原哨所架设的太阳能电池板

而比帐篷更舒适的条件,自然就是水、电、气、暖等设施全齐的建筑了。今天的解放军高原山地部队,那可是能在温暖的哨所内洗热水澡和涮火锅的,而山峰对面的印度山地军一线部队,往往远没有这么优渥的条件,只能几周几周地不洗澡和吃着尤为简陋的食物。

高原高寒地区的解放军吃火锅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是有着“基建狂魔”美誉的建筑工业大国,可为高原山地部队修建各类设施齐全的恒温哨所;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没有之一。在不缺少太阳光照射的高海拔地区,诸多哨所和军事设施的楼顶都假设有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在雪窝中过夜的印度山地军

对于印度来说,这两方面都是其难以同中国相媲美的短板所在。再加上高原地区的公路基建水平也是中方更加占优,我们可更好地向高海拔极寒地区的部队运送各类给养。于是在近年来的中印山地部队对峙过程中,大概是这样一种场景:印军刚用上防寒睡袋时,解放军早就住进了条件更舒适的高原防寒帐篷;而当印军通过进口他国产品的方式,好不容易有了高原防寒帐篷时,解放军却在高海拔建筑物内“吃着火锅唱着歌”,定时洗热水澡和开展部分文娱活动,印方始终在配套装备方面比我们落后约一代。解放军高原山地部队在吃、穿、住等方面有多舒服,估计各位都能看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