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明朝式问题:困扰明军的几大痼疾

2020-02-17 12:01:39

近十年来,明清战争一直是网络的热门话题。许多人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何明军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却屡战屡败?纵然有宁锦大捷等依靠火器打胜的战役,但本质还是守城战。在纯粹的野战中,明军从未击败过后金/清军哪怕一次。

许多历史、军事专家也在寻找原因——这明显违反历史潮流的事情,为何能发生?其实这与当时东亚的政治、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替明军开脱的理由,大都不成立


【长期以来,明军主要的对手都是八旗而非农民军】

许多人将八旗崛起的理由归咎于明朝内部。他们相信如果不是农民军四处捣乱,迫使明军两线作战,八旗早已被打败。可惜,从时间上看,农民军崛起于崇祯元年,后金政权建立与万历晚期。八旗比李、张等人早数十年和明军交战。在此之前,八旗已经在野战中所向披靡,迫使明军采取堡垒战略。即通过大量加税、摊派在短时间内汇集资金筑造边境的要塞防御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手段对民生的伤害非常大。大量的赋税通过摊派手段,被层层累积到最底层的农民身上,最终酿成席卷北方的大起义。从这方面说,八旗才是真正毁灭明帝国的元凶。

【八旗的弓马骑射不止一次击败朝鲜、明朝】

也有人说,八旗的胜利建立在汉军旗身上。尤其是三顺王投降后,带去了西洋教练和熟练的炮兵队伍。依靠着他们相助,八旗获得了远胜于明军的火力,从而在战争中压制明军。

可是,三顺王归顺是因为登州兵变失败。此时已经是崇祯4年(公元1631年),距离万历49年(公元1619年)的萨尔浒战役已有12年。在此期间,八旗已经将明军压制在大凌河一线。明军在塞外的野战主力也被摧毁大半,甚至连辽阳、沈阳都被占领。所以,三顺王的归顺,只能算作“锦上添花”,不是一些人解读的“雪中送炭”。

【红衣炮在东亚的主要作用为攻城】

当然,八旗并非没有火器装备。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八旗便将俘虏、归顺的汉军整编为“黑营”。战斗中,黑营部队专门负责火药武器的运用。在浑河战役时,黑营的火器击破成川军的防线,八旗才得以攻入阵地。皇太极即位后,更是授令佟养性着手仿制红衣炮,组建八旗自己的专属炮兵部队。但是,一直到三顺王归顺为止,八旗在火力上依旧处于劣势。

【明军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花钱购买进口火器】

纵然有着火力优势,明军依旧没有赢过哪怕一次野战。有人说,这是因为火药武器在当时,并不能抵消八旗的骑兵优势。可是,在大洋彼岸的欧洲,火器+长矛的组合早已成功地教训了奥斯曼人。须知,奥斯曼可以在一次战役中,动员超过50000名骑兵,而且大部分披挂重甲。努尔哈赤在萨尔浒战役前夕,总兵力不过5-7万人。可见,哪怕是早期火药武器,也能在野战中抵消己方的骑兵劣势。

【奥斯曼的西帕希骑兵。摩哈赤战役中,奥斯曼动员3万以上的西帕希参战】

因此,不能用早期火器的性能问题替明军开脱。明朝自身的问题,才是明军屡战屡败的根本。

火器的制造问题

明军在登州之乱前,一直保持着对后金的火力优势,这点毋庸置疑。可是,火器能否发挥原本的用途,不仅仅要看设计图和实验数据,也要看一整套的制作体系。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要看武器装备的制作环节,首先要看朝廷给的预算。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匠人没有钱,也造不了好东西。

相比设计环节,制造环节更费金银

可惜,明朝在军备上从来不大方。以嘉靖年间传入的鸟铳为例。一根轻型火铳的造价是四两白银,这里包括了材料费和人工费。但是,明朝当局只给1两银子的成本价。许多工匠都吐槽:这点钱连购买上好的燃料都不够。而且,费用还包括了工匠自己的工钱。

无奈之下,明朝的匠户们纷纷干起了吃回购的勾当。燃料费不够?用最便宜的!高品质的铁矿石买不起?用贫铁的凑活!

【威力强大的前提——钱管够】

结果可想而知,造出的火铳质量低下,让人惨不忍睹。铳管中含硫严重超标,非常容易炸膛。士兵每次多用一点火药,都是和死神赌博;铳管的气密性也无比差劲,火药的动能无法完全发挥。在战场上,军人不敢按标准用量填充药池。

除了火铳本身的制造问题外,明军的火药也很落后。我们看考据严谨的历史剧,会发现早期火器总是冒出白色的烟雾。这是配方正确的颗粒火药,在被点燃时的表现。但是,明军的火药做不到这点,枪支发射时,烟雾会呈现棕黄色。稍微有点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火药配方错误,导致的问题。错误的火药配方,也削弱了火铳的威力。直到清末,中国人才得到最优化的配方。

【八旗:我们不是高达,全靠同行衬托】

理论上,有240米射程的铳,在实际战争中,只有100米不到的有效距离。而100米,对于骑兵而言,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罢了。更何况,大部分士兵根本不敢将冲锋的骑兵如此靠近,往往在百米外开火。这就是戚继光等将领,三令五申禁止的“虚铳”问题。可是,大部分军队根本做不到戚继光等人的严格治军,也不是所有士兵都可以在实战中发挥如常。

如此表现,也难怪八旗骑兵敢于顶住明军火力,正面冲锋。

正是有对本国制造清晰的认知,徐光启才决定直接从澳门或者东南亚购买西洋火器。由于正宗的欧洲白人在远东十分稀少,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更是珍贵。在“物以稀为贵”原则下,进口的火铳、火炮都十分昂贵。本土制造一门红衣炮只需要100-200两白银,澳门走海运输送一门红衣火炮,至少要4000两。如此高昂的花销,让徐光启及其麾下官员饱受非议。许多人认为他们从中吃回扣,借努尔哈赤之手,大肆敛财。

从明末的吏治环境分析,徐光启及其团队确实不太可能出淤泥而不染。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打造出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军。一直到登州兵变前,明军的火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徐光启引入的西洋火器支撑。这是之前的本国制造,所做不到的事情。

【西洋人和买办官员很贪婪不假,可人家至少品质有保障】

低下的人员素质

相比粗制滥造的火器,明军炮兵、铳手的素质,更让有识之士们不放心。

辽东经略熊廷弼,刚上任时,曾亲自下校场检阅部队。结果,轮到火铳手部队时,官员安排了30名火铳手射靶,却只有一人上靶。如此“亮眼”的成绩,将雄心勃勃的蓟辽督师吓得心惊胆战。回头就写奏折,声称辽东部队只有3000人可以战斗(辽军总兵力9万),要求后方增援。

兵源素质的降低,让明军举步维艰

明朝先后从湖广、四川、浙江、陕甘等地抽调部队支援辽东。他们中有许多因辽东军“见死不救”,而被八旗歼灭。例如萨尔浒战役中的李如柏部,大凌河战役以及锦州战役中的祖大寿部。这说明,明军上层的政治斗争已经蔓延至军事领域,私人恩怨已然盖过集体利益。

下层的士兵技艺不精,上层的将官勾心斗角。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辽东军中,但在辽东表现的尤为突出。究其根源,盖因辽东一直没有改革兵制,卫所制度伴随明代的辽东人二百余年。

【明军的战力下滑,和卫所制度息息相关】

在尚武的时代,军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大众对军户保持敬意和羡慕,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保证。但是,明末的社会氛围已经彻底改变。朱元璋曾自豪地宣称“养兵百万,不费国家一粒米”。虽然,实际效果上,军队还是一部烧钱的机器。可是,朱元璋以后,军户的待遇直线下滑。

每个被抽中入伍的男子,都需要自备粮食、装备前往指定集结地点。为此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到达服役地点后,噩梦才正式开始。国家不会发放给军户一丁点军饷。大部分军户需要在分配的土地上,努力地耕耘才能吃上饭。

更糟糕的是,卫所的军官与大头兵都是世袭罔替。如果你得罪了长官,可能会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地穿小鞋。所以,面对军官利用职权之便侵犯自己权益的行为,大部分军户都会选择忍让。长期如此,军户都成了军官的农奴,世世代代给长官打工。

辽东地区作为卫所制度最坚固的堡垒,士兵的待遇非常低下。熊廷弼除了校阅他们的技艺外,也巡视了军营和仓库。他发现士兵们严冬中,也只能穿着破败的棉衣。仓库里的粮食都腐败发霉,散发着如粪便般的恶臭。这样的军队连最基本的营养都不够,士兵像难民多过像军人,自然不可能用心训练。

【辽东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来自蒙古鞑官】

那些大喝兵血的军官,也没有因为物质上的富裕而提升战力。恰恰相反,疯狂地压榨卫所内的军户们,让这些军官从勇武的将领,变为最坏的地主。不同于正常地主,需要照顾同乡情谊和气候变迁,卫所的军官们出了事有朝廷兜底,更加肆无忌惮。这样的群体显然已彻底丧失了武德,不再具备战斗能力。

跟不上时代的火力搭配

除了火器的质量低下,军人的素质堪忧外,明军无法适应火器的进步,也是其战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须知,想要发挥出武器装备的优势,军队必须要有配套的战术体系。所有的阵型、布置说穿就是将领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己方的优势最大化,资本配置最优化的结果。再厉害的将领,也无法突破己方资源的桎梏。

所有的战术,都需要配合己方的资源

明朝所处的时代,恰恰是火器大发展的时代。原始的火门发展到鸟铳,鸟铳又进步为燧发。威力、射程、安全性、操作性都上升不止一个台阶。讽刺的是,明朝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花费足够的精力。守旧的军人也自发抵制先进的火铳。

当戚继光带着南方的鸟铳,兴奋地赶到河北时,却发现当地的军人拒绝使用先进的火铳。无奈的戚继光只好选择从南方征集旧部,去蓟镇充当火器部队的主力。戚继光主政时期,四万人编制的蓟镇,有近一万人是北上的浙江人。

戚继光的军备改良计划,在北方碰一鼻子灰

但是,戚继光不可能真正地淘汰所有的守旧军人。只能让他们继续在军队中留用,还编出北方风大,鸟铳很难点燃的借口,聊以自慰。(如果河北就算风大,那幺寒带的军队应当清一水冷兵器)这种混编模式下,明军犹如一个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14-17世纪的所有武器装备,有国产,也有进口。

或许对历史学家,这是一件好事,但对军队就是百害无一利。首先,早期的单兵火门由于点燃方式的缘故,无法做长,否则很难击发。过短的身管让黑火药提供的动能衰减极快。理论上,火门的初速与后辈们并无不同。可是,动能的衰减让火门的有效射程变得很近,超过60米很难再伤人。

【最有名的火门枪——三眼铳】

为了火力的一致性,戚继光不得不将部队的射击距离调整为60米。否则前排鸟铳开火,后排火门也会因为紧张、焦躁等原因开火,白白浪费火力。

此举保证了明军的整齐划一,也缩小了明军的火力半径。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都擅长使用骑兵,60米的距离对他们而言,不过转瞬之间。纵然戚继光等,有着先见之明的军事家,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奈何大环境下,少数精英努力,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法改变大趋势的走向。

东北亚、北亚都有优质的骑兵

结语

明军的失败,不在于火器本身。糟糕的制造系统,让明军的火器质量低劣,无法射穿八旗的甲胄;国初的祖制,让卫所士兵形同农奴,军官坏过地主,无法匹敌悍勇的女真人;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军事意识,让明军的战斗力飘忽不定,无法击败齐心协力的满洲人。这些问题的根源,与明朝人的价值观,军事制度息息相关。当他们综合起来,便形成了毁灭明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