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中东存在穷国?世界上最穷的“土豪国家”巴林,已沦为沙特红灯区

2023-10-19 17:05:04

记得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资源诅咒”。

一般是指有些国家天生好命,躺在资源上过日子,可以守着金山赚钱,但是这种随手可得的赚钱方式也成为了一种诅咒,阻碍着资源型国家的发展。

因为可以躺着挣钱,所以不会去自主生产,一旦资源耗尽时,就是国家的衰退之际。我们一直深信这一点,所以也一直很庆幸能自力更生,珍惜自身的每一份资源。


然而,正如我们小时候读书时,经常会遇到家里有钱、还比我们努力的孩子。在国家层面,也有一些躺在资源上赚钱的国家,偏偏还勇敢的走出了资源陷阱,谋求多元发展。

比如突破“资源诅咒”的经典案例——巴林。


一、巴林的条件到底多恶劣?

说起大名鼎鼎的中东后花园巴林,过去人们对它的印象很不好,对它总是冠以一个穷字。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的条件太差了。

巴林,位于波斯湾西南岸,介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间,由巴林岛和附近的35个小岛组成,总面积不过767平方公里,是中东最小的国家。

不仅如此,因为它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虽然是个海岛,但年均降水量只有77毫米,境内没有河流。又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所以巴林境内基本上是被沙漠覆盖。


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巴林根本无法发展农业,就连一些海岛产业,例如水果和椰枣等,产量也十分低。

根据统计,如今巴陵地区可耕种面积只有1.1万公顷,靠着这些土地和产量,根本无法养活国民。也正因为如此,巴林曾一度被称之为“最穷的国家”。

至于它的历史,那也是一段漫长的被征服历史。

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他们就沦为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之后被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统治。

到阿拉伯帝国灭亡后,他们相继被葡萄牙和波斯所管辖,在1703年成功摆脱外族。可刚独立又撞上英国人的日不落帝国,再次被迫沦为殖民地,直到1971年才实现完全独立。


一个是尴尬的历史,一个是悲惨的现实,不论从哪方面看,巴林都称不上是好地方——为了生存下去,巴林只能因地制宜勉强求生。

例如在20世纪初,巴林就以采珍珠为谋生手段,日子过得相当凄惨。后来到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的采珠业兴盛,完全取代了巴林,因此巴林再次陷入困顿中。


二、巴林其实并不缺石油

但是,和中东的那些难兄难弟一样,巴林也经历一番苦尽甘来,终于迎来爆发——就在沙特等国发现石油时,巴林也在波斯湾地区开采到大量优质石油。

根据2013年的统计:巴林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0万吨,另外还有天然气1182亿立方米。

虽然远不如伊朗和沙特等国,但因为它是最早的开采石油国之一,因此它很快就成为二战时期的第五大产油国,仅仅排在沙特、埃及的后面。


靠着石油的支撑,巴林开始走向崛起,以2005年、2006年为例,巴林靠着石油贸易,先后赚得20.82亿和26.18亿美元的顺差,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国库储备也大幅度提升。

不过,和其他的资源大国不同,巴林地盘小,人口也少,它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完全依赖石油,高枕无忧。

尤其是在早期的石油探查方面,巴林的石油储量只有沙特的0.5%,石油产量在海湾各国中比重逐渐减少,这些数据都深深的刺激着巴林,他们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为此,他们开始大力发展炼油产业,凭借着丰厚的家底,他们大量投入到炼油产业中,积极发展国际炼油业,代邻国炼油,以出口石油产品替代原油出口。


这一过程必定经历了一番艰难,而且国家收入也一定程度上降低。

但庆幸的是,他们成功完成转变。经过数年的努力,巴林成功的建立了炼油工业,而且成为了炼油能力超过生产能力的海湾国家,对自身的油气资源有了一定的掌控力。

可这还不够,到1970年后,当时世界出现了石油危机,巴林居然又逆流而上,再次进行经济转型,开始不断削减石油,对经济的比重不断的发展多元经济。

根据统计:从1980年到2005年,巴林的油气业占GDP的比重,从最开始的44.5%下降到了11.1%,目前能源产业的占比只剩下了20%左右。

不得不说,巴林的魄力的确很大,其转型也是相对成功的。



三、巴林的未雨绸缪

不过话又说回来,石油来钱快,而且创新需求不高,想要靠着其他的产业发财,无疑会变得更加困难,甚至稍有不慎会导致经济的衰退。

那么巴林开创的其他产业链表现的如何呢?

巴林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三个,一个是现代金融业,一个是旅游业,一个是制造业。

首先,来看现代金融业。

1975年,巴林制定了《离岸银行业务条例》,沿袭多年的货币局被中央银行取代,巴林也借此取代了黎巴嫩成为中东国际金融中心。


自那以后,通过一座法赫德国王大桥,越来越多的沙特人涌入巴林,这些狗大户们给巴林带来了巨额的资金,在他们的力促下,硬生生把巴林推成了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

除了沙特以外,还有一个产油科威特也闻声赶来,给这里带来的巨额资金。

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推行发展金融中心的奖励措施——例如,不设外汇管制和存款准备率,每年只交2.5万的认可手续费以及免付利得税,这又进一步推动巴林金融中心优势的建立。

在种种因素作用下,从1975年到1980年6月,来自英、美、法等国的57家外国银行已经在巴林落户,外国银行的总资产也从原先的17亿美元飙升到302亿美元,直逼资产400亿美元的新加坡亚元市场。

紧接着,是旅游业。

巴林虽然沙漠遍布,可是这里土地广阔,刚好可以举办F1赛事。


每年,F1赛事都会设有巴林站,这里经常会有各大车队云集,群雄逐鹿,各路记者抓拍惊险刺激的时刻。

伴随着每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每一个惊险画面的抓拍,巴林也从中获得了大量收益。

根据记录:仅2004年到2007年的三年间,比赛收益就高达10多亿美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笔收入还在逐年增加。

还有前文所说,沙特人、科威特人都纷纷涌入此处,他们除搞金融管理以外,还在这里进行各种消费。

——尤其是沙特人,他们来这里消费度假,贸易经商,以沙特为代表的外来人口占据了巴林总人口的一半......

这还没完,随着每年游客的增加,巴林也有辛福的烦恼。


根据旅游展览局市场与旅游推广总监尤素夫对媒体的说法:巴林人口只有130万,但每年涌入的游客却超过了千万,为了应对这庞大的游客数量,巴林设立了25家五星级酒店,将近50家四星级酒店,只为了能够服务好每一个人。


四、中东“后花园”——红灯区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游客,除了金融、比赛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可以提供肆意的玩乐和享受。

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中东地区受宗教影响十分严重。

例如沙特、卡塔尔等国家,他们过分强调宗教对人性的约束,所以这些国家虽然有钱,他们在国内却始终约束着自己的欲望。

但是宗教是遏制不了人的潜意识的,人有了钱后,就会追求更高的享受。靠着地理优势,巴林拥有着无数的享受条件,无论是赛车还是美酒美食,这里应有尽有。


就连前文所提到的,被日本取代的采珠业,也在旅游业大发展的时期再度“复兴”,只不过这一次采珠的人不再是巴林的工人,而是那些花钱的游客们。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就是红灯区。

正如巴林的另外一个称号——中东后花园,巴林的色情产业也是闻名整个中东。

也许有人会问,中东地区都受宗教影响严重,为何巴林会热衷于搞红灯区?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正如前文所说,巴林一直担心自身石油资源的限制,所以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赚钱。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战法有正与奇之分,那么国家赚钱的套路自然也有康庄大道,以及一些灰色手段。


当时中东地区普遍禁止色情产业,同时世界上又有一个发达国家日本这么一个案例,正所谓人无我有,巴林立刻就放开了色情产业的限制,大力发展红灯区。

当然,和日本一样,巴林也在法律方面禁止卖淫,但为赚钱,他们对于实际上的操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此一来,沙特那些受宗教约束的“王爷们”,都不由自主地涌入到这里,而伴随着沙特口碑的传播,更多的中东土豪也来到这里,把它当成后花园。

这导致巴林几乎有1%的人参与色情工作,而巴林红灯区的大名也如日本一样远播海外。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巴林的旅游业也是疯狂捞金,占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



五、走出资源陷阱的中心——制造业,而非娱乐产业

——最后必须重点提一下制造业。

为了完全踏实的走出“资源陷阱”,巴林一直都强调:巴林拥有绝对自由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他们甚至喊出了“我们拥有自由开放的监管制度,98%的经济领域允许外资控股。”

在这一制度的推动下,有大量的外资进入巴林,尤其是美国,不仅在当地有军队驻扎,其资金也是大量涌入。

不过,巴林也和中国关系很亲近。

正如前文所说,巴林刚好处在波斯湾的重要枢纽,因此它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国家之一,其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两国建交初期,关系就一直不错,尤其是2013年哈马德国王访华,双方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到2008年,巴林开启经济多元化改革大幕,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发展制造业等产业,实现2030年国家家庭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而想要发展制造业,巴林毫无疑问的选择就是“向东看”。果然,2013年,巴林再次提出了向东看的战略,全面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对于中巴关系,中国也一直很主动积极,双方不断互派人员进行交流——以巴林为例,已经有超过2000名中国人来到这,为两国的友好交流作出贡献。

2009年8月,华为选择将中东地区总部迁移到巴林。


2015年,巴林龙城成为中国商品在海湾地区的重要集散地和分销中心;重庆国际阿巴桑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也计划在当地投资5亿美元建设4条生产线。

在向东看的战略引导下,中巴两国关系越来越密切,巴林经济发展委员会已经在中国北京和香港设立了两家办事处,在中国多个城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2016年,深圳方面还访问过巴林,签署了《深圳-麦纳麦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

在这个大趋势下,除了华为以外,中资公司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增长速度非常快。

制造业方面,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三大玻纤生产厂之一,选择落户巴林是因为这里的生产要素比中国便宜很多。


还有,中集车辆集团把冷藏车的组装线放在巴林,把生产出来的成品通过巴林和沙特之间的沙巴大桥,快速运到沙特去。

总而言之,巴林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成功的摆脱资源陷阱,而且还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其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不过,也许和日本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巴林也许也会针对色情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逐步的摆脱该行业的经济影响,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促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巴林人均生产总值有2.35万美元,实行免费医疗,实行免费教育。这样的国度应该成为天堂,而不应该成为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