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沙飞被处决54年后,其女儿拜访聂力时:当年判决书是你爸爸签的字

2023-07-11 17:00:36

1950年2月24日,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宣判了沙飞的死刑。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元帅看到判决书后,忍痛流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几天后,沙飞在石家庄郊外被执行死刑。曾经的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年仅38岁便永远的离开了。

沙飞

提起沙飞的名字,就不得不提他扬名世间的摄影作品。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八路军骑兵通过平型关》、《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这些极具革命与历史意义的作品,都是出自沙飞之手。

那么,这样一位优秀的文艺干部,为何会被押上刑场?聂帅又为何会忍不住的流泪?

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

沙飞,1912年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商人家庭。他本可以一生在荣华富贵中安然度过,但自小接受西方教育、思想开化的沙飞,早在15岁那年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并加入了北伐大军。

起初,沙飞不过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个小小报务员。但经过几年的革命洗礼,他迅速成长为了一名成熟的革命人士。

抗战开始后,沙飞加入了爱国主义者李公朴创办的全民通讯社,担任前线摄影记者。

沙飞立志通过摄影宣传、支持革命的决定,始于刊登在一册外国画报上的“萨拉热窝事件”照片。

看到这张照片的一瞬间,沙飞顿时精神大振,感慨万分。他也希望用图像和胶卷,记录历史、揭露黑暗,反映社会和人生。

1937年9月,沙飞奉命前往五台山县,采访刚获得平型关大胜的八路军115师。在五台山革命根据地,沙飞结识了时任115师政委的聂荣臻元帅。

聂帅在战场上镇定自若的大将风采,私下里亲切和蔼的质朴风范,以及全体八路军将士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无不深深的感染着沙飞。

这一刻,他迫切的想要加入这支革命队伍。同年年底,沙飞经聂帅亲自引荐,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员,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战地记者。

自此,沙飞把自己的满腔报国热血,尽数投入到了他所挚爱的摄影事业中。参军后,沙飞便组建了华北敌后根据地摄影工作室。

为了充分发挥新闻摄影对革命工作的宣传作用,他萌生了举办战地摄影展的想法。

说干就干,沙飞和摄影工作室的同志们,将最近一年多拍摄的军事、政治、文化等各类照片印成小样片挂在了军区驻地。

1939年元旦,展出正式开始。军区的八路军军官、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争相前来观看,并引起大家的热烈响应。

就连聂帅也亲自来到现场观看,让高兴的夸奖沙飞等人:

“照片形象鲜明且真实,战士和老乡们都容易看懂,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途径。要是能再放大一点,那就更好了。”

展出结束后,聂帅还特地挑选了几张照片送到延安毛主席手中,受到主席的大力赞赏。

摄影展出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沙飞,他马上又开始思考起如何落实聂帅的建议,进一步扩大摄影宣传效果。

左思右想之下,沙飞萌生了创办革命画报的想法,并得到聂帅的鼎力支持。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筹备后,《时事专刊》于1942年3月20日首次出版问世。同年5月1日,画报社成立,沙飞担任社长。

在往后短短几年时间里,《时事专刊》的影响力迅速扩大。

延安中央、八路军总部、大后方解放区,甚至苏联、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出现了中国画报的身影。

《时事专刊》创造了中国出版史的奇迹,被其他报刊称为“了不起的创举”。

在沙飞12年血与火的革命生涯中,沙飞以摄影机为武器,通过镜头里的一幅幅画面,目睹了祖国和人民遭遇的苦难,也见证了万千中华儿女不屈奋斗的伟大。

沙飞用数以千计的摄影作品,竖起了中国革命摄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却在38岁那年被送上刑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沙飞之死

沙飞是一个工作狂,《时事周刊》最初的150篇新闻报道中,有82篇都是出自沙飞一人之手。

为了完成工作,他总是不分昼夜的坚守在岗位上,时间一长便出现了积劳成疾的情况。

沙飞本就患有十分严重的肺结核,忙碌的工作让他的病情一拖再拖,最后发展到了经常呕血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常年艰苦的战争生活不仅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损伤,还有精神上的摧残。他患上了严重的癔症,脑海里经常浮现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种种画面。

1948年5月,沙飞进入石家庄白求恩国家医院就诊。这所医院的前身是一家日本医院,院内大多为日本的医护人员,但他们都是反对战争和平主义者。

只不过已经染上癔症的沙飞,无法再分清这些日本人的好坏。沙飞的主治医生是日本医生津泽胜,沙飞对他极度不信任,甚至偏激地认为他是一个日本特务。

所以每当津泽胜为他诊治时,沙飞总是答非所问,或者直接拒绝沟通。此时众人仅仅察觉到沙飞精神状态的不正常,还不知道他的精神正在滑向失控的边缘。

沙飞悄悄告诉前来探望自己的战友,说自己准备干一件大事,但又不说明要干什么。战友们也只当他在胡思乱想,全然没意识到他即将要做的事情。

1949年12月15日,饱受精神分裂和心理折磨的沙飞,终究还是踏错了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天,津泽胜为他检查完身体后,没有任何防备的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而后方的沙飞掏出手枪,直直朝津泽胜开了一枪,无辜的津泽胜随即倒在了血泊里。精神已经失控的沙飞眼看对方还没有咽气,走过去又对津泽胜的脑袋补了一枪。

当众人循着枪声赶到病房时,津泽胜已经没了呼吸。事发后,如何处理沙飞的请示被送到了聂帅面前。

自沙飞加入八路军以来,聂帅就十分器重他,两人的私人感情也非常深厚。但沙飞毕竟是杀害了一位无辜的日本医生,聂帅再于心不忍也要秉公处理。

“沙飞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听到消息后,聂帅第一时间问道。

可他并未听到想要的答案,据华北军区军法处处长张志祥带回来的检查消息,沙飞在医院检查神经健全。

当时的医学手段,尚无力对沙飞的精神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和判断。因此这则消息就意味着,沙飞是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杀的人。

最终,聂帅不得不“挥泪斩马谡”。当聂荣臻在判决书上签字的时候,他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厚葬沙飞,他有很大的贡献。”

“他是南方人,喜欢吃鱼,想办法给他弄点鱼吃。”

聂帅对行将伏法的沙飞的关怀备至,着实令人揪心的伤感。在沙飞最后一段日子里,他手边最珍贵的有两件物品,一个是照相机,一个是小铁盒。

照相机是白求恩临终时赠与他的礼物,小铁盒里则是装满了他这些年摄影作品的底片。

被关押期间,看管人员曾试图将这两样东西没收,但沙飞却像疯了一样死死将它们捂在胸口,说什么也不愿撒手。

直到行刑前,沙飞仍旧习惯性的按了按胸口的小铁盒。

1950年3月4日清晨,石家庄郊外的一处荒地。沙飞身着军装,尽管已经没有领章和帽徽,他依然淡然自若、不卑不亢地走到了刑场之上。

行刑的战士,无限深情、无限惋惜的向他行了一个军礼,接着举起了枪支。

“嘭!”的一声枪响后,沙飞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两位战士赶紧走上前来安置他的遗体,为他擦拭干净脑门的血迹和尘土,重新给他戴上军帽,并整理了一下军装。

随后,战士们把他抬进了一个铺着绿军毯棺材,他的照相机、小铁盒也被放入棺内。次日,石家庄荒郊野外多了一座新坟,坟前的一块木牌上写着“沙飞之墓”。

沙飞平反,后人相隔54年再见

沙飞被处决后,组织上专门作出指示:此事仅是沙飞个人行为,他并没有反革命,因此不牵连家人和儿女,组织上负责抚养其后人长大。

沙飞共留下了5个儿女,在他被处决之初,沙飞的遗孀王辉,每天都会带着五个孩子跑到郊外沙飞的坟前哭泣。

直到后来一家人搬离石家庄,这才停止此举。

可惜的是,当王辉和儿女们后来再回到石家庄时,当时埋葬沙飞的地点经过发展改造,已经面目全非,沙飞的棺椁也经过了两次迁移。

她们多次来到石家庄探寻,可终究还是没能找到沙飞之墓的确切位置。此事成了一家人永远的遗憾,也是中国历史的遗憾。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浪潮。沙飞的妻子和儿女,也想要借此机会重申沙飞之案。

毕竟尽管当时的检查报告显示沙飞神经健全,但沙飞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察觉到了他精神状态的不对劲。

沙飞的子女们根据沙飞生前战友、同一病室病友提供的沙飞病情,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诉。

不少沙飞当年的老战友,也开始四处奔走呼号,想要为他平反。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此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甚至亲自过问了此事。北京军区军事法庭不敢怠慢,随即重启对沙飞案的调查。

经过长达5年多的反复核查,此案终于有了进展。沙飞被判定,是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失手杀掉了日本医生津泽胜。

沙飞当时的行为已经无法自控,因此不负刑事责任。1986年5月,北京军区军事法庭正式做出判决:

“撤销1950年2月24日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第九号判决,恢复沙飞的军籍、名誉。”

胡耀邦

同年6月11日,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也下达文件,恢复沙飞同志的党籍。

自此,那个被世人遗忘了三十多年的名字,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背负了几十年屈辱的沙飞家人,在这一刻也终于得到救赎。

事后,新四军老将领叶飞将军对沙飞的儿女们意味深长的表示:“我们新四军当初就缺少你们父亲这样一位优秀的摄影家。”

沙飞案被平反后,沙飞的家人总算了了一桩心事,可也在其他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愧疚,尤其是当年签署处决书的聂帅。

叶飞

其实此事也怪不到聂帅的头上,身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他,必须要秉公办事。

而当时的检查结果显示,沙飞的确是精神健全,即便聂帅心有万般不忍,也不得不签署处决书。

聂帅在得知沙飞案平反后,内心涌出了无限的愧疚和自责,这股情绪甚至延续到了下一辈人的身上。

其实,沙飞的儿女根本没有把聂帅签署父亲的处决书一事放在心上。

他们也知道聂帅当时是无奈之举,同时也很感恩聂帅最后对沙飞的关怀,可聂家人却不能当做没发生过此事。

2004年,沙飞之女王雁来到聂家拜访,接待她的是聂帅的女儿聂力。两人初次相见,聂力便忍不住发问:“当年是谁签的字?”

王雁便坦率的回答道:“是你爸爸签的字。”

聂力闻言,当即愧疚的流下了眼泪。王雁见状赶紧安慰她说:

“你别在意,我们没有怨言,换做谁处理这件事,最后也是这样的结果。”

可即便王雁这样宽慰,聂力恐怕也很难迈过心里这道坎。

沙飞一家

结语

毫无疑问,沙飞是中国革命摄影史上的丰碑一般的存在。只可惜在他人生最好的年华,不慎踏错一步,最终落了一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好在时隔多年之后,他的案情被平反,从而也给了后人认识他的机会,这或许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