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79年对越反击战,仅参军52天的新兵立下一等功,后来他是什么军衔

2022-09-27 17:05:03

“别去!危险!快回来!”

身后的战友向扛着炸药包朝越军暗堡冲去的一名战士焦急地大喊,然而,那名年轻的战士却好像没有听见一般,不顾危险地向前冲。

1979年2月17日的这一天,随着一声“轰隆”巨响,越军的3座暗堡只留下了破损的残骸,我军获得阶段性胜利。

趁着越军惊慌失措之时,我军立即抓住时机,向越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名年轻的战士名叫唐立忠。

1960年6月,唐立忠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家庭条件并不好的唐立忠,从小就开始分担家庭的重担,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收庄稼、扯猪草、淋菜担水早就成了家常便饭。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唐立忠渐渐长大,长时间的劳作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强硬的身体素质。

1978年底,中越边境形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争,上级发出号召,鼓励青年踊跃参军,保卫祖国领土。

从小就有着参军梦想的唐立忠响应国家号召,在劝说父母成功后,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军。1978年底,他被批准入伍。

此时的唐立忠,年仅18岁。

当时,和他一起报名入伍的有20多人,只有6名体检合格。其中,1人留在了湖南,1人去了北京当兵,其余4人奔赴前线,而唐立忠就在4人之中。

进入部队后,看到实打实的钢炮,坦克,大炮等武器,唐立忠显得很兴奋,困难也接踵而来,作为一名新兵,他自身的军事基础技能实在是太薄弱。

于是,凭借着自己不服输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唐立忠总是在军事技能训练中比其他新兵更加努力、认真,在不断地刻苦训练下,他进步飞快。

当时,为了提高新兵们的军事素养,上级传来命令:新兵们也要学习军事理论知识。

此举给在小时候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唐立忠带来了苦恼,在班长讲述完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后,性情直率的他直言问班长:“班长,以后能不能不学习理论课程?可以用这个时间来加强体能训练。”

听见这话的班长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给他解释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唐立忠,你知道不知道军事理论在战场上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不学习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将来如何在战场上看懂地形图?如何预判敌人的方位?怎么规划进攻路线?如果这些你都搞不懂,以后还怎么去打仗,怎么打胜仗?”

听完班长的耐心解释,唐立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军事理论知识这么的重要!于是,他乖乖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耐心地学习军事理论课程。

当然,唐立忠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的知识薄弱而退缩放弃,而是比别的士兵更加地刻苦努力。每次上完课之后,他都要把学过的知识再巩固几遍,遇到不懂的内容积极地向班长请教。

经历了一天的辛苦训练,唐立忠并没有像其他新兵一样,马上冲回宿舍休息,而是在理论课结束后,给自己加练一两个小时学习擒拿格斗等技巧,苦练本领。那时的唐立忠,心里有着坚定的信念:我要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能够尽快到战场上冲锋杀敌。

班长看到他如此勤奋苦练,也主动教了他不少技巧和本领。

也许是老天看到了他的刻苦努力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正值战事吃紧时,新兵连的训练还没结束,唐立忠就被分配到了广州军区41军123师368特务连进行一个月的强化训练。

这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对于唐立忠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

为了减少战士在战场上的伤亡,积累经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是模拟真实的战场,这里的训练也比新兵连更为严苛,也更加艰苦。每天的冲锋枪射击训练、炸药包爆破训练,全部都是真枪实弹,危险系数很高。

也正因为在如此的高压训练下,唐立忠的实战水平迅速得到了提升。

1979年2月,越南无端挑衅中方,全国上下愤慨万分。军委作出指示,对越南发动反击战。

唐立忠所在的部队也接到了立即奔赴前线的命令。作为新兵战士的唐立忠,本不需要跟随上战场,理应留在后方待命,但是,他早就向部队主动请缨,要到前线加入战斗。

就这样,才入伍52天的他很快踏入了真正的战场,参与实战。
二、五爆暗堡,荣获一等功

1979年2月17日,唐立忠所在的工兵3班接到了炸毁越军暗堡的任务。当时,班长李秋元首先对敌情与地形进行了侦察,在战术打法上,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首先,炸毁1号暗堡,接着炸毁2号、3号暗堡。

入伍仅有52天的新兵唐立忠,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胆量丝毫不输老兵,他主动请战,要求承担炸毁1号暗堡的任务。

得到允许后,唐立忠拿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向越军1号暗堡移动。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他从103号高地左侧向上运动。借着烟雾的掩护,他成功爬到敌军暗堡后方,把炸药包扔进了暗堡进出口处,成功地炸毁了第一个暗堡。

紧接着,老兵陈国华也成功完成了炸毁2号暗堡的任务。

然而,进行到炸毁最后一个暗堡的任务时,战士们遇到了困难。原来,第3号暗堡是3个暗堡中位置最高、火力最强的一个。原本被派去完成炸毁3号暗堡的战士不幸中弹牺牲。

紧急时刻,新兵唐立忠再次站了出来,凭借着自己在炸毁1号暗堡时的经验,他坚决要去执行炸毁第三个暗堡的任务。

还没等班长说完,他冒着越军猛烈的火力攻击,就向敌军碉堡冲去。

唐立忠在敌军的火力压制下,连续进行了四次爆破。然而,由于连日多雨,导火索受了潮,前两次爆破都没有成功。

此时,唐立忠的耳边都是越军暗堡里发出的猛烈射击声,但是,此时的他手里已经没有了炸药包。在此紧急时刻,战友潘正华抱着炸药包赶来增援。

看到战友后,唐立忠松下一口气,立即接过炸药包直接拉燃。只可惜,因为用力过猛,拉火柄被他不小心弄断了。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他毫不迟疑,用牙齿咬住铁丝,火药“呲”地一声喷到他的左眼,对此他却没时间理会,一把将炸药包扔进了暗堡。一声闷响后,暗堡被炸出了一个缺口。

看到暗堡还没有完全被炸毁,唐立忠刻不容缓地进行了第四次爆破。他从战友手里一把夺过炸药包,对他说:“我来,你掩护!”

在简单计算了距离和导火索燃烧的时间之后,唐立忠决定把炸药包的导火索切到只剩5厘米,而后利落地爬上暗堡顶部,拉燃引线,用力地将炸药包扔进炸开的缺口。就这样,第三号暗堡被彻底地炸毁。

工兵3班成功地完成了炸毁越军三个暗堡的任务,后续部队也因此得以继续前进。

唐立忠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5次爆破,使他成功地炸毁了敌军暗堡2个,炸死敌人9名,炸毁轻机枪2挺、冲锋枪和步枪4支,荣立一等功。

也正是他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不怕牺牲的决心,才能使他在战场上做出不凡的成绩,战后,军委特授予他“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

年仅18岁、入伍才52天的唐立忠也因此成为了对越反击战中最年轻的战斗英雄。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新兵能立下如此不凡的功绩,而这与他在新兵训练营中对自己的严苛自律与刻苦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在被问到直面战场时,他的内心害不害怕时,唐立忠摇摇头:“当时我们都想上战场上试一试拼一拼,步兵班长排长都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面,那一刻,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三、不忘初心,后升至大校军衔

对越反击战结束后,唐立忠回到了国内,等待他的是无数的鲜花和掌声。

然而,唐立忠并没有因为立下赫赫战功而止步不前,他始终明白,功绩只属于过去,自己还很年轻,如何把握好现在、开创好未来才是自己应该思考的。

1984年7月,唐立忠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回到原来的部队担任参谋。后来,他一直在部队中任职,一直升至大校军衔。

在部队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唐立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班长,后又担任连长,在任三年,所在的连队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单位。此后,他一直留在部队,为报道的新兵们授课,传授给他们自己当初学习的实践和理论的知识。

在整个军旅生涯,他个人也立下两次三等功,还光荣出席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成为了第七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春天,唐立忠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上级将他调离部队,去从事地方工作。

朋友们都为他惋惜:“老唐啊,你在部队已经辛苦这么久了,留在部队肯定前程大好,现在你被调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很辛苦啊。要不,你找领导说说情吧?”

唐立忠却不在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自有上级的安排,我们做到服从就好。”

于是,唐立忠很快就投入到了他的新工作中。首先,他深入到基层武装部队走访调查,摸清这里的实际情况,为了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在实地调查中,他看见人武部的基础设施比较匮乏,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无法解决,于是开始四处联络社会上的慈善组织和慈善人士筹集基金,也因此结识了他后来很要好的朋友。

这人,就是梁源。他对军人生活很是向往,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出资,为人武部修建基础设施。人武部的基础设施这才得以改善。直到现在,二人的友谊也一直保持着。

不久之后,唐立忠又发现了人武部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职工能力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着人武部以后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唐立忠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并结合自己从实际调研中得来的思考,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他将干部、职工们集中在一起,学习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方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工作。

自从他来到人武部之后,基层武装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具有规模,也越来越完备。

2007年,唐立忠被调往广东惠州军分区,任政治部主任,在岗位上默默为人民服务。2015年,他在深圳开始了退休生活。

43年前,年仅18岁的唐立忠初生牛犊不怕虎,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扎实的本领,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向国家和人民奉献忠心,所谓“人如其名”。

离开战场后,他收起了身为“战斗英雄”的锋芒,忘记了曾经的功绩,而始终不忘初心,扎根军队,踏踏实实地教导新兵,为部队奉献自己的力量。

离开部队来到地方后,唐立忠从头学起,不断从实地考察中学习和思考,把自己放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在岗位上默默付出,深受人民的爱戴。按照他的说法是:“唯有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才对得起那些牺牲的同志。”

当初的战斗英雄如今已经老去,可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可以一直坚信中国战士的力量,坚信中国战士为国付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