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听到蒋介石去世的消息,毛泽东一脸凝重,只说三个字:“知道了”

2021-07-06 09:36:12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晚间,蒋介石心脏病发作,医生当即施行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并注射药物急救。一二分钟后,蒋介石心脏跳动和呼吸恢复正常。

几分钟之后,蒋介石心脏又停止跳动,医生再次实施紧急抢救,蒋介石心脏时跳时停,呼吸始终未能恢复,且脉搏、血压均已无法量出,瞳孔已放大。

四月五日晚间十一时五十分,医生宣告蒋介石不治,蒋经国当场痛哭失声,宋美龄则始终力持镇定,兀自在一旁落泪。

1975年四月,美丽的杭州春意盎然,鲜花绽放。四月的西湖水波潋滟,柳枝摇曳,雀跃莺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像。

在这里休养的毛泽东,此刻却无心欣赏美景,他一方面为亲密的战友周恩来的病情忧心,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祖国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越来越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自1950年以来,美国暴露出的分裂中国的企图,更令他十分警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趁机将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抛出“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的论调,公然胡说什么“台湾地位未定”。

蒋介石对美国试图分裂中国的企图也很警惕。

在蒋介石看来,美国人此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别有用心的。经再三考虑后,蒋介石下定决心,即使美国人从台湾海峡撤走第七舰队,也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蒋介石为了表明立场,他授权国民党当局“外长”叶公超发表了一份声明,一方面表示欢迎美国关于台湾防务的计划,另一方面则明确表示:

“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并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

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

“蒋介石还有一点良心,不想分裂中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1954年12月,美台签署了针对大陆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作为回应,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了作为台湾门户的——江山岛。

美国和蒋介石此时也加紧活动,他们一方面向台湾海峡增派兵力,另一方面四处活动,寻求国际上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和蒋介石各有各的打算、各自有不同的目的。蒋介石寻求国际支持,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国际生存空间,多争取一些外援。而美国人则打算借此机会,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搞“两个中国”。

毛泽东在得知蒋介石的态度和立场后表示:

“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蒋介石和美国人考虑的不一样。”

美国人见蒋介石在维护中国统一这个问题上态度很坚决,不听他们的摆布,就决心搞掉他。上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人的鼓动下,台湾包括国民党内部的一些人,打出了“民主选举”的旗号,要竞选“总统”,并推举出胡适、陈诚等人。美国希望以陈诚取代蒋介石,蒋介石表面上说同意搞民主竞选,但实际上却将权力牢牢攥在手里。

毛泽东对当时台湾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他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

“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陈诚当总统好,我看还是蒋介石好…”

1967年9月7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

“美国“两个中国”的想法,是我所绝对反对的,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仅为一种幻想而已。”


毛泽东与蒋介石政见不同,他们之间缠斗了大半辈子,但在维护中国统一这个问题上他们却非常一致,对美国人试图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他们都很警惕,相互之间也有配合。

对美国分裂企图的警惕和毛泽东支持蒋介石当“总统”的表态,令蒋介石有了与毛泽东建立联系的想法。毛泽东也很想争取蒋介石,以便使台湾和平解放,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

双方共同的愿望,促使了行动的产生。1956年5月5日周恩来在接见外宾时,请他们给蒋介石传话说:

“蒋介石如果愿意将台湾归还祖国,就是一大功劳,中国人民会宽恕他的。”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国共双方选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曹聚仁作为联系人。

此后曹聚仁多次往返于两岸,将两岸的一些想法传递给彼此。


1956年7月16日,曹聚仁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曹聚仁提出了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周恩来说:“

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目的,就是实现祖国统一,“只要政权统一,其他问题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

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曹聚仁时,谈到国共第三次合作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想法。毛泽东表示:

“蒋介石在中国现代史中起的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经过多次沟通,国共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了一些共识,比如,国共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都维护祖国统一;两党都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

更重要的是,通过曹聚仁的沟通,双方之间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信任。

此后,由于文革的爆发,打断了国共两党之间的联系。

70年代初,毛泽东再次将促进国共和谈与和平统一祖国纳入为首要工作,他不断利用各种场合向蒋介石释放善意。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首次以“老朋友”来称呼蒋介石,毛泽东还说:

“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1972年10月,毛泽东曾要求去美国的人前往纽约看望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驻美国大使”顾维钧,邀请他来大陆看看,还要告诉他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共同的愿望。

1973年春天,毛泽东请章士钊老先生担任国共两党间的联系人,当时已经92岁高龄的章士钊尽管重病在身,但他还是接受了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委托。不料,不久之后年事已高的章先生由于疲劳过度,不幸在香港去世,国共之间的联系没能建立起来。


晚年,蒋介石时常想念他在大陆的日子,想到与大陆沟通的问题。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亲切地把他称为“老朋友”。这个消息在美国和香港传开。毛泽东的那句“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让蒋介石思考了很久。

1975年春节后,蒋介石嘱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让他通过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面表示:希望请毛泽东来台湾访问。毛泽东得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陈立夫为了配合这次沟通,还在香港发表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文中说:

“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

但是,正当陈立夫积极努力、寻求与大陆沟通之时,蒋介石就永远地走了。他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蒋介石去世后,工作人员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时,以为他会很高兴,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一脸凝重地只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没人能够了解毛泽东此时的复杂心情。的确,蒋介石和毛泽东曾是一对“老对手”。从1927年开始,这两位20世纪不可或缺的重量级政治人物,缠斗了大半辈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步入晚年时期,当年的恩怨情仇已渐渐淡化。在最后的岁日里,他们都致力于完成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他们最后的历史使命,但遗憾的是蒋介石的溘然长逝,将此变成了永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