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这把枪,可有年头儿了!

2020-05-23 18:00:19

博物馆似一叶扁舟,载着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那些过往,它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更能折射出一个文明、一个地域、一个职业的精神文化厚度。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

小编带大家走进北京警察博物馆

看看民警曾经使用过的“老物件儿”

听听首都警察曾经的故事……


北京警察博物馆2000年开始筹建,200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里陈列的物品记录了北京公安的发展历史。





1949年2月18日,市公安局正式挂牌,那时的名称是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我们在照片中看到了当时公安局门口的样子,地址在当时的前门公安街16号,现在的国家博物馆的位置,时至今日,已经看不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东西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却是一些人难以抹去的回忆。




在博物馆里陈列着“人口卡片”、一代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说起“人口卡片”,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这是北京市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备案的“身份”证明。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也没见过一代身份证的样子。但是说到身份证的变迁,一位老民警打开了话匣子。


1984年,北京市进行一代身份证颁发试点工作。一代身份证的制作要经历制作底卡、翻拍、洗照片、扩印、裁接、塑封等1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民警手工完成。

1986年,身份证开始铅字打印,之前都是民警手写。1988年开始计算机打印,但是仍然需要民警手工塑封。


到2003年,全国启动第二代身份证试点工作,北京又是试点城市,2004年5月16日,举行首发仪式。

二代身份证制作的时候,民警就没有那幺辛苦了,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制作6万余张,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博物馆里陈列的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警用械具、侦查设备、警察制服……通过这些物品的变化我们也感受到了首都公安的发展。

往事浮沉,时代变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太多的改变,但首都公安忠诚为民的精神,却未曾改变。


这尊青铜雕塑被命名为警魂柱。柱身高6米,宽1.8米,重5吨。警魂柱以盾和剑为主体造型,寓意人民警察是捍卫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坚实立柱。底部是浑厚的山体和人体脊梁,正面是一个盾牌和一支利剑,东面祥云上端坐一尊独角兽,西面是火中的凤凰,南面镌刻着人民警察誓词,顶部是橄榄枝与和平鸽。警魂柱用雕塑语言表现了人民警察的精神。何为警魂:警魂是利剑,刺穿邪恶;警魂如盾牌,护卫人民;警魂似獬豸,代表公正;警魂如凤凰涅槃,勇于献身。

北京警察博物馆有一面墙壁,这面墙对首都公安来讲有一种沉甸甸的含义,这就是英烈纪念墙。用400余块寓意为烈士鲜血染成的红砂岩雕刻而成。


上面的每一双眼睛,每一件警用器具都是依照烈士的原型和他们生前使用的物品还原而成。



英烈墙前展柜上的皮册,记载了从北京市公安局成立至今,牺牲的75名公安英烈的生平事迹。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54岁,而最小的只有17岁。

如今,他们一些人的后代也成为人民警察,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

历史洪流,大浪淘沙,我们能够探寻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难觅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