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刘禹锡被贬和州,写下81字千古名篇,选入课本,影响无数人

2024-03-09 17:05:06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公元793年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他也因此受到了当地权贵的欺压。

和州知县为了刁难刘禹锡,让他在一年内搬了三次家,房子一次比一次破旧,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斗室。

刘禹锡于是愤笔写下这不朽的名篇《陋室铭》,并让人刻在石碑上,立与门前,时时警示自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是入选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虽然篇幅不长,只有81字,但是充满了情韵,阐述了以德为贵的哲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写《陋室铭》以山水起兴,以仙和龙自比,认为山可以不高,只要有了仙,就可以成名;水可以不深,只要有了龙就有了灵秀之气。

陋室不陋,是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居住而声名远扬。

陋室不陋,是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居住而播洒着芬芳,作者以仙、龙烘托名山明水,并以此类推出因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居住而陋室不陋,构思新奇巧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青苔在石阶上依然可以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也完全能够郁郁葱葱,言外之意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哪里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本色。

我刘禹锡纵使住在山洞里,也依然能够保持着自己高洁的品格。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作者所说的是,和我打交道的都是有修养的圣贤之士,没有无知识浅薄之辈。

我情趣高雅的弹奏着素琴,读着佛经,没有管弦奏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烦神。

中国自周朝流传下来的贵族教育体系,是必须学习四书、五经、六艺,而读书、弹琴是中国贵族必学的,不可或缺的技能。

作者以对比的手法,用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以读书和谈弹琴来表达自己贵族式的生活方式、节气和修养,因为自己远离无学识得浅薄的无学之辈,远离嘈杂的管弦奏乐和低俗的官场生活而觉得陋室不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借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而引出自己的陋室不陋。同时也阐述了自己也和诸葛亮、扬子云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因而暗示了自己的陋室不陋。

诸葛亮是闲居草庐的卧龙,以待明主出山。而扬子云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坦然视之,淡泊金钱和名利的精神是后世的典范。

刘禹锡引用这二人的目的是想表达自己荣辱不惊、坚守的节操。

他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希望像诸葛亮一样可以逢遇明主,想在日后一展抱负,若无遇明主,也甘心像杨子云一样淡泊名利。

孔子云:何陋之有?

结句引用孔子之言收束全篇, 又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

用圣人孔子肯定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表达了他对儒家思想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用豪迈的语言,来表现“陋室不陋”,全文好像在叙述一件事情,但文章中处处透露着类比,处处暗喻作者是一位身具才华和高尚的品德。

文章节奏感十足,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句式短练,透露着精致。

作者以自己的方式批判着势利小人,不与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是作者做人的准则。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不被世俗所同化,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