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大秦赋》中,燕国痛骂秦国和赵国为“马奴”,是信口开河吗?

2021-01-13 17:05:03

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赵悼襄王赵偃曾来到秦国,和秦王嬴政进行会盟。来到秦国后,赵偃出游,探得秦国渭水码头有重兵把守,秦国正昼夜不停运送粮草至武关,赵偃猜想秦国密谋战事欲攻楚,决定与嬴政尽快会晤。与嬴政交谈后,赵偃更坚信了秦欲攻楚,遂同意与秦国结盟。对于赵偃来说,和秦国结盟并非真心实意,目的主要是为了稳住秦国,以此方便自己攻打燕国。当然,秦国也是意在推波助澜,等到赵国和燕国交战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偷袭赵国了。


当然,这一情况还是引起了燕国的不满。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得知秦国和赵国准备结盟的消息后,燕国的臣子非常气愤,直言赵国是马奴。而燕太子丹在秦国求援不成的时候,气愤之下也曾经用秦国“马奴”的身份来讥讽秦人。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大秦赋》的开篇,周赧王面对不断扩张的秦国大军,也曾用养马的家奴来痛骂秦国。只不过现在,燕国也将赵国痛骂为马奴。那么,问题来了,《大秦赋》中,燕国痛骂秦国和赵国为“马奴”,是信口开河吗?



首先,结合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大秦赋》中,燕太子丹等人痛骂秦国和赵国为“马奴”,其实不是信口开河。而这,则要追溯秦国和赵国的起源了。一方面,秦国的始祖秦非子,是商朝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因此,正是因为替周天子养马,才让秦国获得了封赏。在获得封赏之后,秦非子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虽然严格来说,此时的秦国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诸侯国,不过,能够成为周天子的附庸国,已经让秦国一只脚迈过诸侯的门槛了。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周孝王时期(前897年―前886年),秦非子居住在犬丘,喜欢马和牲畜,善于喂养繁殖。周孝王为了振兴王室,抵御北方戎狄的侵扰,选择汧水、渭水之间这块土壤肥沃的天然牧场大肆繁殖马匹。周孝王对这件富国强兵的大事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去牧场检阅一番。有一年,周孝王前往巡视马匹饲养情况,从牧场中一位犬丘人那里得知,秦非子极会养马,马只要一经他手,就会又肥又俊。


对此,周孝王立即命养马的小臣带秦非子来见自己。周孝王问到养马之道,秦非子对答如流,对于马匹的调养、训练、繁殖等,都能说出一套高超的办法。周孝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便让秦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间主管马匹。秦非子获得周孝王的鼓励和任用之后,处处尽职尽责,没过几年时间,马匹数目大大增加,而且养的马雄峻无比,周孝王每年来看都非常满意。


为了奖赏和表彰非子的功劳,周孝王就给秦非子册封了土地。而这,成为秦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了。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期,魏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大剧中,周赧王试图联合山东六国来阻止秦国的扩张,结果反而在秦昭襄王面前吃到了败仗。于是,作为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就痛骂秦国曾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家奴。而到了战国末期,燕太子丹则是旧事重提,以此讥讽秦人。



另一方面,就赵国的历史来说。赵国出自商朝名门嬴姓部族,为商纣王手下大将嬴飞廉(蜚廉)的直系子孙。始祖造父为飞廉的四世孙。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赵国和秦国可谓同宗同源,两个诸侯国的君主,都是嬴姓赵氏。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嬴姓部族的恶来与父亲蜚廉一起为纣王效力,恶来后被周武王所杀。

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纣王之子武庚趁机挑唆发动三监之乱,嬴姓部族卷入。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有宠于周成王,他就是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自此以后,造父一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祖。因此,对于赵国来说,始祖造父曾为周穆王驾驶马车,虽然严格来说,这和养马的秦非子不同。不过,燕国将赵国也痛骂为马奴,也勉强说得过去。


后来,造父六世孙奄父救周宣王于千亩之战,其子叔带为周朝卿士,因不满周幽王的昏庸,离开周王室,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并成为晋国的卿大夫家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在三家分晋后,赵国、韩国、魏国和齐国、燕国、楚国、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最后,对于燕国来说,之所以痛骂秦国和赵国为“马奴”,意在强调燕国的资历老,并且祖先出自周王室。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时期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按照介绍,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但召公奭没有前往蓟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长子克管理蓟地,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继续辅佐周王室。因此,对于燕国来说,不仅是姬姓诸侯国,而且和周王室存在非常亲密的关系。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和赵国的崛起,都离不开周天子的封赏。所以,燕国这么说秦国和赵国,实在是希望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不过,在笔者看来,燕国此举显得有些可笑了。在秦国和赵国准备结盟的时候,东周王朝已经被彻底消灭了,连周天子都不在了,燕国作为周王室的后人,自然就更没有必要拿赵国和秦国的历史说事了。更为关键的是,尽管燕国的资历确实够老,在西周初期就成为侯爵诸侯国了,但是,现在是优胜劣汰的战国时期,燕国不想办法增强实力,再痛骂秦国和赵国,也不能改变自己被屡次欺负乃至于灭亡的结局。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