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灭蜀后,西晋为何迟迟不对东吴动手,只因这两件事比东吴更可怕

2024-02-27 17:05:03



三国时期占据中原的魏国的实力一直远远高于其他两国,因此吴蜀二国只能通过结盟的方式与魏国抗争。

但随着邓艾偷渡阴平逼迫刘禅投降,吴国和魏国的实力差距被进一步拉大,此时吴国的灭亡似乎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事实上在蜀国灭亡之后,吴国竟继续存在了十七年之久。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吴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但在这十几年里,晋军几乎没有针对吴国展开大规模进攻,两国之间的军事摩擦多是由东吴挑起。

因此吴国的“坚持”其实更像是晋的退让造成的,而司马炎也确实有着“不得不退”的理由。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随着蜀国的灭亡,晋朝的唯一对手就只剩下东吴了。

不过事实上在西晋建立初年,西北地区的胡人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叛乱,其对于晋朝的影响和威胁完全不亚于东吴。

东汉末年时我国西北地区已经居住了大量的游牧民族百姓,在东汉及魏晋政府的怀柔政策下,这些胡人与汉人相安无事,魏晋的西北局势也比较稳定。

但在泰始年间,出任秦州刺史的胡烈在当地推行高压统治。

在发生天灾的时候他不但不减免赋税,反而提高了征收比例,为了威慑当地百姓他还命令士兵进占麦田,这引发了当地百姓的不满。

河西鲜卑人秃发树机能趁机引导当地百姓反抗晋朝的统治,受到压迫的百姓纷纷响应。

曾经在平蜀一战中立下大功的胡烈,没把秃发树机能放在眼里,结果轻敌冒进的他被叛军斩杀,这令晋朝的西北局势陷入了混乱之中。

秃发树机能在取胜之后军威大振,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到了他的叛军之中,他们还成功攻下了西北的多处重镇,斩杀了牵弘等名将。

一时间晋朝竟无良将敢于出镇西北平叛,司马炎感到心急如焚。

相较于东吴,西北地区距离长安等政治经济中心更近,给晋朝的压力也更大。

为了尽快平定局势,司马炎甚至打算派位高权重的贾充领兵平叛,这也能看出他的焦虑与无助。

好在小将马隆毛遂自荐,司马炎也不顾众臣反对将平定秃发树机能的任务交给了他。

之后马隆依靠其发明的扁箱车大破鲜卑军队,并在战斗中斩杀了叛军首领秃发树机能,随后部分鲜卑叛军选择归顺朝廷,晋朝的西北局势才平定下来。

而在马隆取胜后没多久,司马炎便下达了出征东吴的军令。

由此可见,西北秦凉地区的威胁确实是司马炎不敢轻易对东吴开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我们在谈论三国历史的时候,除了称赞当时涌现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之外,当时社会的残酷背景也逐渐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朝代更替时总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人口也会随之大幅减少,但绝大多数的时候,至少还会有四分之一的百姓存活下来。

但西晋建立的时候,其人口总数竟然只是东汉时期的七分之一,这背后显然有着战争之外的因素。

通过分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史料,我们不难发现那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瘟疫频发。

在战场上由于兵员密集,再加上会有尸体等因素的影响,瘟疫就变得更加常见,那段时间里的很多大战走向都因为瘟疫发生了变化。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就出现了严重的瘟疫,这也是曹操最终失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在此战中占了便宜的孙权,在随后的合肥之战中也遭到了瘟疫的侵袭,这也让他吞下了失利的苦果。

因此当时的北方群臣对于江南地区的瘟疫畏之如虎,贾充等重臣均以“江淮下湿, 疾疫必起”等理由阻挠司马炎用兵东吴。

朝中只有杜预,张华等人是坚定的主战派,这也是司马炎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

再者在咸宁初年,西晋地区又爆发了一场瘟疫,国内军民死伤枕籍,朝中官员甚至司马炎本人都受到了波及,司马炎还因为患病取消了新年的朝会。

在这种情况下,西晋自然没有余力出征东吴。

在蜀国被吞并之后,相对东吴,西晋在经济和军事上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但由于东吴全境都在长江天险的庇护之下,这让司马炎的军事优势无法得到体现。

相较于终日与水相伴的东吴士兵,西晋军队在水战上处于绝对劣势。

而且当时东吴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但西晋的水军舰船从大小到数量上都处于下风。

在曹魏年间曹休等猛将曾经在水战中取得一些小胜,但当看见东吴的艨艟战舰时,他们就不得不鸣金收兵了,因此想要一举攻克东吴,必须要有足够实力的水军部队。

由于长江中下游的几条水道皆不利于大军作战,因此司马炎制定了从蜀地顺流而下攻击东吴的方针,这样一来建造战舰的任务,也就交到了蜀地将领王濬的手里。

王濬为了尽快组建起一支像样的水军部队,发动了万余名士兵参与到军舰的建造工作中,还从当地百姓手中购买了大量木材。

但即使这样造舰,依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之后王濬还对士兵进行了专项训练,这也让吞并东吴的作战时间继续延后。

随着王濬的水军组建和训练完毕,东吴的命运也开始了倒计时。

在正式发兵之后,王濬的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拿下了东吴,昔日不可一世的水军在“属天满江”的西晋水军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从东吴迅速放弃抵抗的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晋和东吴在国力和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

因此西晋之所以没有在灭蜀后迅速攻击东吴,主要还是因为司马炎需要先解决国内出现的问题,待到其稳定了局面后,东吴也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晋武帝延缓灭吴之因辨析》,刊登于《史学集刊》202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