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七十年代春节的年味里,最浓郁的其实是情谊与希望

2024-02-22 17:05:05

一眨眼2024年春节已经到来,全国各地的人们不但买好了各式各样的年货,还用各种新奇的装饰物把屋子装扮一新,这让人们不禁感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虽然如今我国的物质水平取得了极大提高,但有很多年长之人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在他们的印象中,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节才是最有年味儿的存在,那么当时的春节有什么特点,为何会让他们念念不忘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新中国而言是不平静的十年,七十年代早期中国还处于轰轰烈烈的政治活动之中,这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自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对于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态度一直是希望削弱之前封建时代的民俗色彩,争取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娱乐活动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比如七十年代早期的时候,人们过年时贴的春联上,一般都写着“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等内容,这和平日里张贴的革命标语并没有本质区别,年味自然比较淡。

与此同时,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尚不发达,在物资供给上也继续采用配额制度,这让人们很难购置到足够的年货。

虽然当时组织上会在春节下发猪肉,大米和白面,这比六十年代已经好了不少,但供应量却依然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发出号召,要求百姓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也让春节的气氛略显紧张,如果有哪户人家购买了太多年货,是要遭到非议甚至调查的。

不过随着1976年之后拨乱反正的开始,春节的气氛也焕然一新,在七十年代后期人们不再提革命化春节等概念,春节的内涵再次回归到了家庭,这让春节重新焕发了活力。

七十年代末最常见的春联也变成了“四化美景振人心人心思跃,公报春风拂大地大地生辉”。

虽然依然能看出一定的政治色彩,但人们已经能够在其中表明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了,这显然是一种对于思想的解放。

由于此前受到了政治活动的压抑,这让七十年代末的几个新年备受人们的期待,这种期盼之情其实就是年味的最大来源,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对那几年念念不忘。

虽然政治运动的结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彼时改革开放尚未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各地的物资供给依然略显紧张。

不过即使如此,各家各户也会将粮票等物资集中到新年兑换,让家人过个好年。

因此当时的人们总是能够在新年的时候,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这也是春节在那时给人们最直接的念想。

在众多春节美食中,肉类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中国长期以来都有杀年猪的习俗。

在集体农业时期猪虽然归于合作社所有,但到了新年的时候各家各户还是能分到一些猪肉的,人多的家庭甚至能够分到半扇猪肉,这在当时可算是顶级的美食了。

虽然人们能够分到年猪,但在那个年代饲养的猪也不像现在这么白白胖胖,很多猪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得瘦骨嶙峋。

因此能够剔下来的肉实际非常有限,这些肉还要留着包饺子,或者制作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香肠,剩下的肉就非常有限了。

因此馋嘴的孩子们只能通过食用炼制猪油后剩下的油渣来解馋,这种食物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过年时新炸出的油渣才有新鲜馥郁的香气,这也是很多人记忆中最难忘的新年美食。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在城市的商店以及农村地区的供销社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货物。

人们不但能够买到活鸡、活鸭、活鱼,甚至还能买到其他地区生产的香肠腊肉,这是之前几年都不曾有过的,这也让七十年代末的年夜饭变得更加丰盛。

与此同时,我国的部分副食品工厂也在七十年代末恢复了生产力。

各式各样的饼干,蛋糕被陆续摆上货架,虽然平日里人们不舍得购入这些零食,但到了春节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点来款待亲朋,这也成为了当时孩童心中最难忘的记忆。

由于建国初期我国曾开展了大规模的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具有一定宗教色彩的新年庙会等活动,都无法正常举行。

七十年代末期随着社会思潮的逐渐开放,全国各地的庙会,灯会等活动陆续恢复举办。

人们在春节时可以去到那里购买小吃,或者欣赏民间艺人表演杂技等民俗艺术,这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娱乐生活。

在之前的十余年时间里,人们在春节只能欣赏到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和纪录片,其中很多内容都已经重复播放过很多次,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但在七十年代末期,不但《阿诗玛》、《李双双》等经典影视作品得以重新上映,国家还引进了日本的《追捕》,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的《摩登时代》等影片,并在春节时期集中放映。

其中新奇的内容引人入胜,也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除了看电影和庙会之外,春节时人们还会自发组织舞会,诗会以及体育比赛等活动。

虽然没有如今的电视和网络,但人们在春节时依然有很多娱乐消遣的方式,元宵节猜灯谜的现场更是人山人海,这种热闹的景象便是很多人对年味的最直接印象了。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七十年代的春节之所以如此令人印象深刻,还和当时的社会关系变化有分不开的联系。

在之前的政治运动中,人们的神经高度紧绷,政治成为了高于人际关系的存在,这让人们在相处中就仿佛戴着一层面具,令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

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人们头上的乌云终于散开,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也被打破,人情味重新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基调。

而在强调团圆,喜庆,热闹的春节,这种人情往来也达到了巅峰。

当时每到春节,人们就会集中举行婚礼等活动,从那时的礼单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1979年《北京日报》曾经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里面的一家人为无法处理大量的礼物而困扰,他们收到的东西有:

台灯7个、收音机1架、闹钟2个、毛毯4条、毛巾被2条、暖水瓶12个、枕巾80条、脸盆一大摞、茶具8套、锅碗瓢盆勺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礼品的价值在当时都不算低,由此可见人们在人情往来上的投入之多,其中的人情味也是如今春节所缺乏的。

在大人们忙着送礼的时候,孩子们几乎都在忙着放鞭炮。

据部分人回忆,从1977年春节开始,放鞭炮成为了春节的主旋律,大人们希望通过放鞭炮来一扫之前几年的阴霾,而孩子们则沉浸在放鞭炮的乐趣之中。

当时鞭炮虽然只有寥寥几种,而且大部分都是听响的炮仗,不像现在的烟花那么五花八门,但价格却并不便宜,因此孩子们能够买到的鞭炮非常有限。

于是,他们就会在别人燃放过鞭炮后去“打扫战场”,寻找没有被引燃的鞭炮来放。

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还会收集鞭炮中残余的火药,然后用这些火药重新制造炮仗,其中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将不同的火药类型进行分类,这实在是环境催生出来的小化学家。

七十年代时,我国还面临着较大的国防压力,因此各地很容易找到一些简单的军事书籍。

一些孩子就按照上面的制造水雷或者地雷的要领,来自己制作鞭炮,虽然很危险但这也确实是无法复制的童年记忆。

相比于燃放鞭炮的快乐,那些陪伴自己的伙伴或许更加难忘,在人际关系愈发淡漠的今天,想要找回这份快乐,也是很难实现的。

七十年代的春节之所以能够让很多人念念不忘至今,除了有物质水平提升,娱乐手段逐渐丰富的原因之外,更有独特时代背景造就的宣泄效应。

在经历了略显压抑的革命化春节之后,人们对于节日的期盼和渴望在之后几个春节里集中爆发,这才是当时年味足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在七十年代末正在经历逐步开放的历史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希望,这给予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

再加上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鼓励和关怀,又有谁不期盼这样的新年呢?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七十年代:历经坎坷过春节》,王卉着作,2012年1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