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一家分两“党”,文七妹对儿子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2024-02-06 17:05:07

“我家分成两党,一个是我的执政党父亲,一个是我、母亲和弟弟组成的反对党”。

可这反对党内却多有分歧,有些时候,文七妹还会说出类似“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这般的话。

争执的源头,还要从毛主席的父亲说起。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对立的父子

1893年毛主席出生的时候,父亲其实是高兴的,妻子第一胎就给自己生了个儿子不说,这迷路的“财神爷”也终于在这一年找上了毛家的门。

毛顺生十七岁就扛起了养家的重担,心思有,交的朋友却不咋样,钱没挣到还欠了一屁股债,直到加入湘军,才攒下了创业的本金,不过也只是小本买卖。

吃穿一划几乎不剩什么的收入,在毛主席出生的这一年好转,生意发了财,毛顺生买了地,也赎回了早些年典当出去的祖产。

就在这个时候,好消息又从文七妹的肚子里传出,她怀孕了。

一个儿子就让自己赚了这么多的钱,再来一个,岂不是要发大财了,毛顺生越发觉得生活有盼头,开辟了贩猪、贩米的生意。

毛家成了当地颇有脸面的存在,仅是地产,就有45亩,雇佣的长工短工也是好几个。

有本事的父亲,慈祥的母亲,成绩优秀的自己,本应完美的家庭因为毛顺生的暴戾脾气,搅和的一家都不安生。

生活中的琐碎,毛主席尊敬他是自己的父亲,总是忍着,可当毛顺生强逼他熟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再也忍不了了。

毛主席不是觉得读书没用,而是对父亲不纯粹的教育目的愤怒,毛顺生希望他读书,却最好只读经史,这样好在自己生意需要打官司的时候,帮自己的忙。

毛顺生有一次在生意上跟人起了矛盾,闹到法庭上,对方引经据典一顿输出,他就败了。

这口气,除非打一场胜利的官司才能捋顺,可毛主席本就对只会引经据典的塾师不满,父亲的逼迫只会发挥反作用力,两人的关系“如履薄冰”。

当然,毛主席对父亲不满的另外一点,就是他并非是一个仁慈的人。

挣的钱不少,每个月给三个孩子的零花钱却是零,工人们一个月都能吃上一顿鸡蛋和肉,三兄弟却只有眼巴巴羡慕的份。

只是这饭也不是白吃的,是因为工人干了活,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对于萍水相逢的穷人,毛顺生从来都是避而远之。

“他们有什么好被人同情的,一个人穷,是因为他习性懒惰,命运不济,这不是值得怜悯的事情”。

文七妹一点不像丈夫,面对荒年前来讨饭的穷人,她时常在丈夫不在的时候给人端一碗饭,看着兄弟毛尉生一家实在艰难,也趁着丈夫鲜少在家,将可怜的毛泽建带回自己家中抚养。

毛泽建的父亲没有地,家中的营生就是做帮工的微薄收入,繁重的生活让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肺痨,母亲患有眼疾,只有微弱的视力。

除了毛泽建之外,家中还有三个弟弟,日子过得实在辛苦,因为家中没有女娃,毛顺生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多说什么。

不休的冲突

一件事的偃旗息鼓并不能代表什么,毛主席与父亲对立的本质,是因为父亲总想插手自己的生活。

有一次,父子两人在餐桌上吃饭,毛顺生第一次平心静气,几杯酒水落肚,拉着自己的儿子就开始说“润之,你这两年,先把田里的担子挑起来,爹就专心做生意,回来田里和生意上的都交给你们兄弟几个,不出一二十年,咱毛家就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户”。

丰满的理想是毛顺生的设想,却并非是毛主席想要追求的生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富裕不如共富裕,若封建残留不除,中国又有多少人能过上毛家这样的生活?

不是自己追求的,毛主席自然不会接受,可偏偏毛顺生专横跋扈,是一个喜欢让别人顺从自己的人。

双方都在攒劲,真正的冲突爆发在1906年。

毛顺生邀请了很多客人到家里,已经13岁的毛主席正是爱面子的年纪,父亲却当着众人的面说他懒惰无用。

手脚一直没停歇过的毛主席就顶撞了两句,然后离开了家。

心中的不满在这一次的对峙中得以宣泄,最后能够解决,还是多亏了文七妹的盘桓。

母子二人关系很好,最大的冲突,就是在对毛顺生的反对上,因为了解丈夫,所以文七妹不支持任何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认为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文七妹觉得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也正是因为有母亲的劝说,毛主席和父亲才在某些方面对父亲的坏脾气学会了忍受。

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孩子,文七妹不舍得像丈夫那般斥责,只想着尽量对石三伢子好。

石三伢子是毛主席的小名,在成功诞下毛主席之前,文七妹先后怀了两胎,都在襁褓中夭折了。

怀上毛主席之后,文七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接连干了四件大事:认七舅妈为干娘,在南岳观音菩萨许愿,让主席拜“石观音”为干娘,最后一条,就是自己吃观音斋。

母亲的坚决意志给自己的儿子成功打造一个如石头般坚硬的命,被她善意温暖的,是身边的所有人。

“韶山的穷苦百姓是一家,咱家只要还有余粮,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左邻右舍饿死在家门口”。

说是这么说,做也是这么做,获知儿子自己饿着将午饭匀给同学,文七妹的第一反应不是责备,而是自此准备两份便当,一份是毛主席的,一份是那位吃不饱饭的同学的。

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毛主席养成“眷爱天下穷苦之人”的习惯,后期与父亲释怀的少年,也继承到了一份勤奋执着和刚毅果敢。

毛顺生的脾性让毛家过着不错的小日子,加上母亲善良之后的毛主席,做到了让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饭。

坚守的廉洁

1933年8月17日,以毛主席为首的一行四人来到了江西铲田区调查工作。

没有人知道主席要开来,他也就像个普通人一样进了红军家属许大娘的家里,在当地干部找来的时候,不疾不徐的说出一句“现在不少干部下乡,生怕下面不知道,这种作风不好”。

出行不打招呼就算了,吃饭毛主席也是入乡随俗,寻常人家吃红薯配咸萝卜干,毛主席也就吃这些,就连住处,也只是一处破旧的祠堂。

吃住都是再为简单不过,就这临走的时候,毛主席还吩咐随行的警卫去结清伙食费和食宿费。

当地领导人不愿意收,毛主席听了很不高兴,脱口就是“我是领导干部,执行制度的时候,自然是要更严格”。

1942年,陕甘宁边区发起全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既是指挥作战的人,按理说不该有生产任务,可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却第一时间带头参加。

有一位名叫杨步浩的青年给县政府写了封信,说毛主席工作繁忙,自己愿意为之代耕。

县政府做不了毛主席的主,消息很快送到毛主席的耳中,他被杨步浩感动,正是抗日的焦灼时候,主席也没有拒绝,只是询问自己能为代耕做些什么。

能做些什么呢,什么也不需要,吃米不忘种谷人,杨步浩觉得像自己一样的农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多亏了共产党和毛主席,这份恩情不能忘,所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做些什么,他并不觉得累,只是心里更加踏实了一些。

旁人看来,杨步浩或许是知恩图报,落在毛主席的眼里,这位同志可是帮了自己的大忙,两人因此相识,杨步浩也自此得到了一份来自毛主席的“记得”。

对给自己过生日这件事情,毛主席看的很淡,但1945年的11月18日是杨步浩的40岁生日,中午刚过,他就派人送去了一副大红寿幛,上面绣的是“与民同寿”。

对于民众,毛主席总是有多少给多少,对于自己,他却总是能省则省,

红军在1932年打到漳州的时候,警卫员发现毛主席脚上所穿的袜子,竟然是自己1929年下井冈山的时候给他买的,原本的黑色,已经被洗成灰色了。

袜子之外,还有毯子,整个行军的过程中,毛主席用来取暖的,只有一条毯子,上面的毛基本都掉光了,却还坚持盖在身上。

而这些品质,都是从家庭中学到的。

勤俭是父亲身上的,损己利人是从母亲身上学的,虽然一家分“两党”,中间也发生过不美好的经历,但正是这样,雕琢之下的毛主席才摒弃掉了人性上的很多糟粕,揣着一颗善良且勇敢的心,将中国从“小家”中带了出来,创造了华夏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