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睡在毛泽东下铺的兄弟

2024-01-09 17:05:04


题图:?《觉醒年代》剧照





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1951年3月初,湖南三樟乡年近七旬的农民彭友胜,正在张罗一件大事:给毛主席写信!

为了把这封信写得像模像样,67岁的彭友胜难得大方了一次。他专门上集市买了上好的纸和笔,随后又跑到邻村,请来了一位姓夏的老先生,让他来替自己代笔。
一个老农民,为何会想到给身在北京的毛泽东写信?原因很简单:四十年前,毛泽东曾是他手下的兵。虽然只共事过半年不到,但他们之间曾有过很深的交情。
这封很简单的信,彭友胜让老先生来回写了好几次,并亲手把信送到了邮局。此后的20多天,对彭友胜来说是无比“难熬”的,他承受着两重压力。
第一重压力来自乡亲们。新中国成立后,彭友胜逢人就说:我和毛主席共过事,那一年,他在我手下当过列兵呢。对于这一点,不少乡亲们提出质疑。
第二重压力来自亲人们。彭友胜经常跟儿女和老伴说起从前的事,还曾表示要扛上一袋自家的米,去找毛主席。但他这种行为,在家人看来太“疯”了。在他们看来,仅共事了半年不到、此后数十年未再见过面,别说主席这么日理万机的人了,就是普通人也不一定能记得住你。
双重的质疑让彭友胜吃不好、睡不好,整天垂头丧气。直到二十多天过后,一个乡村邮递员出现在了他家门口,他才一下子有了精神气。
毛主席给他回信了。





睡在毛泽东下铺的兄弟

文 | 群学君整理

来源 | 杨庆旺编《毛泽东致家人、亲友及工作人员》(中央党史出版社,2014年);刘绪光:《列兵毛泽东与副目彭友胜》(《湖南档案》2002年第5期)等



毛泽东的回信这样写道:

友胜先生: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此复,顺致敬意
毛泽东(一九五一年)三月卅日


■ 毛泽东致彭友胜信(来源:《湖南档案》2002年第5期)



一年多以后,在另一封回信里,毛泽东又向另外一位故人朱其升提到了彭友胜:

其升兄:
来信收到、甚为高兴、寄上人民币二百万元(旧币),聊佐小资资本。彭友胜尚在人间、曾有信来,知注附告,顺祝兴吉。
毛泽东一九五二年八月三十日

彭友胜、朱其升,是毛泽东辛亥革命时期当兵时的战友。虽然几十年断了联系,但当他接到了他们的来信后,还是一一诚恳回信。这两封信,在《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着作大辞典》等书籍中均有记载。



彭友胜,1884年生于湖南衡山。他出身贫寒,为挣口饭吃,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投人湖南新军 ,在四十九标二营当兵。由于他年龄大,能吃苦,几年后擢升为副目(副班长)。



两年后,18岁的湖北大冶农民朱其升也投入湖南新军,成为彭友胜手下的兄弟。朱其升同样贫苦出身,12岁就开始学徒,学习打铁和修伞。1909年,湖南大部分地区发生水旱灾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朱其升终日劳苦,吃不上一顿饱饭,只好离开家乡辗转投奔军队,每月饷银8元。



又过了两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彭友胜、朱其升所在的部队里,来了一名相貌英俊的年轻人。经彭、朱二人担保,这个年轻人以“毛润之”的名字编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五十标一营左队的一名列兵。



在部队里,毛泽东和朱其升关系密切。朱是老兵,在生活和军事方面处处关心毛泽东,帮助指导他。毛泽东聪颖过人,又有文化,对军事常识,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休息时,毛泽东、朱其升、彭友胜时常在向阳坡上谈天说地。毛泽东也发挥自己的长处,常为他们讲《精忠传》、《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故事。毛泽东热爱读书看报,他每月领到的7元饷银,除向挑夫买水用外,大都用于购买书报。



1912年3月,南北议和,湖南新军接到命令也要解散,每个人发三个月的饷银遣散回家。毛泽东和朱其升、彭友胜从此各奔东西,断了联系。朱其升回到老家,种田兼打铁,终日劳碌奔波,养家糊口。彭友胜则转投其他部队,北伐时曾担任排长,还曾在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与毛泽东又有一面之缘。大革命以后,彭友胜脱下军装回湖南衡阳县田赋处任事,抗战胜利后回老家三樟树乡定居。



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谈自己的经历时,还专门说到了他的这两位新军战友:在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我非常喜欢他们。




■ 毛泽东与斯诺(来源:《西行漫记》)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春天,三樟乡的农村土地改革结束。土改工作组与贫雇团根据彭友胜家一贫如洗的情况,将他家划为贫农,并给他家分了土地、耕牛和农具。饮水思源,他几次对老伴和女儿唠叨,等到秋收以后,要背上一袋新米,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唠叨归唠叨,彭友胜与老伴商量后决定:暂时不去北京,先给毛泽东写一封信,投石探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毛泽东的第一封回信。



此后,在时任湖南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的安排下,从1951年6月起,湖南省委统战部按月寄来30元生活费。直到1967年5月,统战部被“造反派”彻底砸烂。



也是从1951年开始,每年彭友胜用新白竹布将自家采摘的优质谷前茶包好缝牢,用挂号邮往北京。年复一年,从未间断。20世纪60年代初,作家叶蔚林到衡山一带采风时,听到彭友胜精制谷前茶献给毛泽东的故事,赶写了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词,请作曲家谱好曲。这首歌具有浓郁的衡山民歌风味和强烈的乡土气息,传唱一时。



1969年11月23日,85岁高龄的彭友胜再也不能为毛泽东制茶、寄茶了,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后,朱其升曾六次致函毛泽东,均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1952年,他重操旧业,到汉口街头补伞,就住在新华路旁的旧泥屋内。有一天晚上.朱其升与同乡何凤翔等人在巷口纳凉,闲谈中,他无意中谈到与毛主席的交往。何风翔听后对他说,我们工厂业余夜校,有一个叫孟淑纯的女老师,与我们省的李先念书记是同乡,至今还有来往。她为人很热心,或许能会想办法使你和毛主席联系上。



第二天晚上,孟淑纯来到朱其升的泥屋里,仔细地询问了他与毛润之的交往,并要朱其升谈毛润之的特殊爱好和生恬习惯。朱其升一一作了答复。其中谈到毛润之“洗溜水澡”和“吃大肥肉”的情节十分动人。此后.孟淑纯又多次找朱其升了解情况。最后一次.她向朱其升要了两张照片,并根据朱其升的谈话内容写了一封信,加盖了武汉市委的公章,请李先念同志随公文呈送给毛泽东。



1952年9月初,一只信封上写着“汉口汉正街德树巷二号孟淑纯先生转朱其升先生收”的来函,辗转交到收信人手中(这就是本文前边介绍的第二封信)。当看到“其升兄”三字时,这位与毛泽东曾同过甘苦、共过患难的老兵,心潮澎湃。



一个月后,朱其升怀揣毛泽东的亲笔信,用毛泽东寄来的钱买了车票,从汉口晋京。终于在分别四十多年后,再一次见到当年的战友老弟。



毛泽东留朱其升在北京住了近一个月。临行时,毛泽东又叫人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500万元人民币(旧币)作为路费和生活补贴。第二年春天,朱其升以这500万元为资本,将流散在汉口轿口附近补伞的、修鞋的、补锅的、箍木桶的手工艺人联系在一起,成立一家和平油布雨伞厂。在他的领导下,厂子越办越红火。



1954年夏末,朱其升带着和平油布雨伞厂的照片,再次上京。毛泽东接过照片,笑眯眯地称赞道:“很好,这个工厂不错,有点社会主义的气魄。”



又过了两年,朱其升在汉口病逝。毛泽东同这位平民铁匠的友情一直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