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西北野战军遭遇青马骑兵,战事失利1200人被俘,其到底败在何处?

2023-05-18 17:03:17

在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青海马家军是我军最难缠的对手。

尤其是在西府战役中,西北野战军更是大败,这场战争也被彭德怀本人视为自己人生中四败仗之一。

这场战役中,西北野战军于长武、冉店桥、张家坡三处和马家军的对战中失利,都有较大的损失,那么当时的西北野战军到底败在哪呢?

西北野战军的后勤问题

总结来看,西北野战军主要败在缺乏火力和后勤、地形不足加客场作战,以及缺乏空中掩护上。

第一点上,西北野战军征战的大西北战场纵深巨大,这就给西北野战军的后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并且因为战场纵深的缘故,西北野战军不管是和青海马家军对战也好,还是和其它国民党军队对战也好,都是采用了高机动性进行快速转移的战术。高机动作战也就意味着后勤补给难以跟上,那么相应的,在后勤和火力上就会比较弱。

并且西北野战军和其它几大野战军相比,还有一个劣势,那就是缺乏群众基础。

大西北本身就地广人稀,并且民族色彩浓厚,中共在这里很难展开群众工作。而且在马家军势力的绞杀下,西北野战军抵达大西北之前,这里已经有大量中共干部遭了毒手,使得西北野战军进一步缺乏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意味着,没有群众帮助西北野战军搞后勤,像我国的淮海战役就号称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当时百万民工支撑着解放军作战,但缺乏群众基础的西北野战军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也正是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西北野战军在扩军时也不好扩。西北野战军的主要兵源是俘虏,通过给国军俘虏讲政策、说道理,才能慢慢把国军俘虏转变成解放军。

但用俘虏扩军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得有俘虏才行。所以西北野战军从1947年2月组建的2.8万人,一直到战后总兵力才15万人,是四大野战军中规模最小的一支。

在西府战役中的宝鸡战斗中,西北野战军为了夺取粮食,使得战术运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从1948年4月16日西北野战军分三路出兵开始,1、2纵就长途奔袭直奔宝鸡而去。26日西北野战军攻占宝鸡,结果马家军也是立马知道西北野战军的意图,27日杀了回去。

西北野战军为了避免敌人纠缠,只能于28日丢下宝鸡大量还没运走的物资转移,可见因为缺乏后勤,西北野战军在战争的战术使用很不灵活。

西北野战军对当地不熟悉

第二点不难理解,青海马家军都是本地势力,对当地门清。

而西北野战军早期的人员组成都是苏北和山东子弟,论及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差了马家军10条街。就比如在冉店桥战斗中,西北野战军就因为对地形熟悉度不如青马吃了大亏。

参与冉店桥战斗的西北野战军部队是教导旅,该部队在抵达长武地区后,接到命令阻击来袭的马家军。冉店桥战斗当地没有城墙,教导旅只能依托地形展开阻击。

结果马家军知道当地有一条能绕到冉店桥东侧的深沟,然后教导旅突然发现自己东边出现了一大批的马家军,自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后来教导旅被敌人包了饺子,留给教导旅的只有集中力量突围这一条路。但是突围也不理想,缺乏火力的教导旅最后只有很少人冲了出去,绝大部分都战死或被俘了。此战中教导旅直接被俘1200人,损失极大。

如果教导旅知道那条深沟的存在,就必然会抽调人手驻防,马家军也就没那么容易冲到教导旅侧翼。就算马家军能冲过去,在东部侧翼有人驻防的情况下,教导旅也有充足的时间撤退,根本不会沦落到被包围的境地。

可以说,我军对地形的不熟悉直接决定了冉店桥战斗的胜负。



双方的空中力量

至于第三点缺乏空中掩护,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当时西北野战军连机枪都缺,更不要提飞机了。西北野战军的军队结构以步兵和骑兵为主,而青海马家军不仅有大量骑兵,还有国民党的飞机掩护。

在西府战役中,跟随马家军的就有国军的10多架飞机。

别看这些飞机少,那可是对西北野战军连轰带炸,一路炸起来都不带停的。并且这些飞机还能承担侦察任务,这就让西北野战军在行踪上受制于对方。

在西北野战军的1、2纵队攻取宝鸡后,马家军的反攻为什么那么快到,本质上还是因为这些飞机能让他们更快的获取情报。再加上空中轰炸,西北野战军的局势更加不利。

归根到底,西北野战军在大西北面临的不利条件是全方面的。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不利条件外,就连我军最强势的两处优点——海量优秀基层指战员和士兵的高素质,西北野战军也较为缺乏。

本来中央是无意组建西北野战军的,大家当时都认为以西北的条件,养不活这样一支大部队。但迫于国军的动作,在“解放战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下,中央才组建了西北野战军。

这样一支临时组建的部队,精锐的指战员早就被调走了,西北野战军的前身也是各种独立师和独立旅。

后来西北野战军扩军,兵源中的俘虏很明显在军事素养上没法和其它3支野战军相比。所以西北野战军能解放大西北,纯靠上下军官指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