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下禁令:任弼时不得参加任何会议!有何隐情

2023-12-18 17:05:03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城楼红旗招展,广场上尽是一片群众欢腾的海洋。

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敢叫日月换新天”,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领导同志和代表们登临城楼,庄重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可是,当中外媒体记者用镜头捕捉画面定格历史瞬间时,却发现城楼上有不少重要人物缺席了。

(开国大典)

比如后来的十大元帅当中,彭德怀当时坐镇西北清剿残余,林彪和叶剑英仍在组织南线战事、徐向前在养病,而聂荣臻作为阅兵总指挥,也没能出现在城楼上。

群众们的焦点又到了当时代表党的最高权力核心的书记处“五大书记”身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却唯独不见任弼时。中外记者和群众都暗暗吃惊,任弼时书记为什么不来?

其实任弼时是很想来的,但毛主席代表中央给他提了要求:任弼时同志不准参加开国大典,由其女代为参加!

这听起来十分奇怪的要求背后,究竟是出于何种缘由?

图/任弼时

01

“五大书记”中年纪最轻,身体却最差

1945年七大召开,选举出了核心领导层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其中朱德同志最为年长,是1886年生人;毛主席次之,是1893年生人;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同庚,都是1898年生人;而任弼时出生于1904年,成为“五大书记”之一的时候仅有41岁,是最年轻的一位,比朱总司令足足小了18岁。

相比而言,任弼时同志理应是最年富力强的领导人,然而苏联医疗团队的到访,却给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五个书记当中,任弼时同志最年轻,但身体健康状况却是最糟糕的一个,同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苏联大夫米尔尼科夫直言相告:如果任弼时同志再不停止工作静养身体,恐怕会危及生命......

在医生发出的警告和同志们苦口婆心的劝告之下,任弼时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短暂休养了一段时间。旋即内战爆发,任弼时不顾病体有恙,毅然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像这样高负荷地使用自己的躯体为革命事业艰苦工作,对于任弼时来说早已经是稀疏平常的事儿了,这也导致他的衰老速度异于常人。

图/朱德与延安五老中的四位合影

众所周知,在延安有五个老同志被尊为“五老”,分别是林伯渠林老、董必武董老、谢觉哉谢老、徐特立徐老、吴玉章吴老,他们都是19世纪的70后和80后,是延安德高望重的长者。抗战爆发时,这几位老同志都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

可是如果让当时仅有三十多岁的青壮小伙任弼时和他们几位站在一块,你指定是分不清到底谁的年纪更大一些。因为任弼时俨然一位“小老头”,相貌比实际年龄几乎要大上二十多岁。

许多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第一次亲眼见到久负盛名的任弼时同志,无不惊诧于他苍老的容颜和微微佝偻的身形。任弼时在乡间地头考察,许多包着头巾的陕北老农民,竟一边抽着烟一边搭着他的肩膀,热情地喊他“老哥哥”,这滑稽又叫人心疼的一幕多次出现在从延安时代走来的人们的回忆录当中。

在黄土窑洞里,任弼时有一段时间和周恩来作邻居。天刚破晓,任弼时就已经在院中散步了,这是他一天中难得的轻松时刻,早饭之后就要投入工作中了。身边的警卫曾经统计过,任弼时平均每天有五分之三的时间用于工作,留给自己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少之又少。窑洞的房门打开时难免发出尖锐的声响,担心吵醒周恩来,任弼时就在窗口摆了一张凳子,醒了就不走寻常路——从窗户钻出来。

革命同志的互相关怀,都体现在这些令人暖心的细节里。周恩来当时患有呼吸道炎症,睡着了还好,一旦苏醒就频频剧烈咳嗽。有一次,他起得比任弼时还早,生怕咳嗽声惊醒任弼时,于是用衣角捂着嘴巴小声咳嗽。结果扭头就瞥见任弼时正打开窗户探出头来,两个老战友面面相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1947年11月,高负荷工作的任弼时,因为高血压病倒了,不得不在钱家河养病。病体稍稍好转,他就出席了西柏坡会议,参加了中央对三大战役的指挥部署工作。

02

作报告出现晕厥症状,养病体缺席开国大典

1949年2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任弼时在大会上作长篇报告。读了几段以后,会场上的人们就感受到了任弼时身体的异样——大口喘着粗气,面庞发红旋即又变得苍白,身躯微微晃动,使劲儿地眨着眼睛,尽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大家吓坏了,只好宣布暂时休会,让任弼时缓一缓。最后的报告,是荣高棠同志代为宣读的——这已经是任弼时最大的让步了,报告有人代读了,他依然不肯退场休息,而是攥着自己的裤腿,在一旁静静地坐着,注视着会场上的代表们,直到报告结束。

在玉泉山静养期间,有个二十出头的医生刘佳武,负责精心护理任弼时。根据《任弼时传》记载,任弼时很尊重医生,从不直呼其名,只唤他“刘医生”。任弼时一家人吃饭,也总是邀请刘佳武同桌。因为要严格控制饮食,所以任弼时家的伙食显得有些寡淡,可能担心招待不周,于是向刘佳武开自嘲道:“当年长征路上,想吃没得吃,现在有的吃了,我又不能吃了。”

玉泉山附近有一处私人宅邸,有一天任弼时听到了那座房子里传出了一群人吊嗓子的声音。打听了一下方才知晓,那儿住着的是京剧名家程砚秋。任弼时赶紧把他请来聊天,原来日本人占据华北以后,程砚秋就不肯再登台了,于是隐居在此,种种菜也教教徒弟。

任弼时听闻程砚秋开始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了,于是特意在一个多月后回访程宅,赠予两本斯大林所着的入门读物。夏天,一贯关心任弼时身体健康的毛主席,特意送来一些红鱼,希望任弼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七月一日是欢庆建党的日子,前往广场游行的群众喊着口号,惊动了玉泉山的任弼时。他兴奋地走出来,注视着人群队伍,当晚的身体检查时,刘佳武医生不免担心起来——任弼时的血压又升高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眼看着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近在咫尺,任弼时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激动,可是身体却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最让刘佳武忧心的,还是任弼时的高血压问题。看见“七一”的游行队伍,任弼时就兴奋地血压升高,开国大典必然盛况空前,倘若激动过度恐怕......

结合医疗专家们对任弼时身体的体检结果,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最终还是决定,任弼时同志不要出席开国大典了。除了担心任弼时过度兴奋导致血压飙升危及生命,还因为参加开国大典是一件体力活,要保持长时间的站立,不断地向受阅部队和群众队伍挥手致意,相当消耗精力。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任弼时此时的身体条件,都不足以让战友和家人放心让他登临天安门城楼。最终,任弼时还是“少数服从多数”,遵照中央的意见,继续待在住所疗养。他尚在上小学的女儿任远征代表他出席了开国大典。

在玉泉山住所的长廊里,任弼时陈琮英夫妇打开收音机,当毛主席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传来时,两人都禁不住落泪,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03

国庆了心愿登临天安门,工作超负荷突发脑溢血

任弼时虚弱的身体状况,让中央同志忧心忡忡。周总理专门联系了苏联方面,请他们派了两位权威的大夫来北京为任弼时检查病情。傅连暲将体检报告翻译之后,给毛主席做汇报。

“严重的高血压病症、严重的糖尿病症状、脑血管出现明显硬化、心脏出现机能障碍、肝脏肥大引发新陈代谢障碍、眼底出血......病人自觉身体有所好转,应为心理作用,实际并无好转。”

可怕的诊断结果让毛主席等领导同志倒吸一口凉气,要想挽救任弼时同志的健康,就必须请求苏联的帮助了。为此毛主席亲自给斯大林发去电报,商谈任弼时同志的协助治疗问题。斯大林对此表示欢迎,很快任弼时就踏上了赴苏治病之旅。

一贯勤俭的任弼时,在临行前要求尽量减少随员数量。他担心随从人员过多,给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徒增负担。因为自己会说俄语,所以任弼时就主张不必带翻译和秘书了。可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还是少说话为妙,经过一番拉锯,带了一位懂俄语的秘书兼任翻译。

十一月底,一行人陪同着任弼时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车厢里晃荡了九天九夜,终于在十二月上旬平安抵达莫斯科。任弼时在这里见到了阔别近十年的小女儿任远芳,父女其乐融融,聊慰一路风尘。

经过苏联医生的治疗,任弼时感到自己恢复了不少。他归心似箭,不顾医生的劝阻,迫不及待地要返回国内。1950年5月,得知朝鲜半岛局势突变,任弼时就更坐不住了。最终中央和苏联医院方面拗不过任弼时,批准了他的回国请求。5月28日,任弼时一回到国内,就请求组织上给他恢复工作。此前,为了让任弼时安心静养,毛主席曾经批示:任弼时同志无须参加任何会议。

如今这个闲不住的老伙计,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中央也只得答应了他,酌量给他安排工作。不过毛主席也有言在先,任弼时一天的工作时长不得超过四小时。

可是一旦忙起来,任弼时常常就不顾上这条“红线”了,直到身边的工作人员催促再三,才肯停下来歇一歇。有时候他眼睛疼诱发了头晕症状,没法批阅文件,他就躺在床上,让旁人给他读文件。对于朝鲜战场的战报,任弼时更是一篇都不敢落下,既为人民军的节节胜利感到欢欣鼓舞,却又常常陷入沉思,流露出无法言明的忧虑。

家人看见他恨不得一刻不歇,只好把毛主席搬出来吓唬他。缺席开国大典一直是任弼时的遗憾,因此今年的第一个国庆典礼,登临天安门城楼他志在必得。家人们就说:“你再不好好休息,保持不了健康的身体状态,毛主席可就又不批准你参加典礼了!”

图/登临天安门城楼的任弼时同志

自不必再多说什么,那效果是出奇的好!国庆一天天临近,任弼时也老老实实参考医生的意见,酌量减少工作的时长,力图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10月1日,欢腾的干部群众一眼就看到了任弼时同志,他穿着中山装戴着列宁帽,刘伯承同志那样的黑色粗框眼镜、贺龙同志般的同款胡子,亲切地向群众招手致意。

了却了一桩心愿,弥补了去年的遗憾,任弼时又全身心投入繁重的工作中。1950年的10月,注定是不寻常的年月,朝鲜人民军的势如破竹极大震撼了西方集团。美国纠集起“联合国军”对半岛局势进行军事干预,企图挽救摇摇欲坠的李承晚政权。

一个“仁川登陆”就打得人民军全线崩盘,不得不紧急求援中国。任弼时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抽空研究抗美援朝问题。

10月18日,出席世界青联代表团的招待宴会,任弼时向陆定一表示,自己的血压已经降下来了,身体恢复得相当好。第二天上午八点,几位基层干部应邀前来,任弼时在家中与他们一直谈到了下午两点多。根据《任弼时传》记载,10月24日夜晚,任弼时还批阅了秘书送来的由毛主席起草的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电报。

10月25日清晨,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陈琮英像往日一样,来到任弼时的卧榻叫他起床。可是喊了好几遍,也不见任弼时起来。陈琮英惊慌不已,赶忙上千查看,果然发现丈夫已经不省人事。

图/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

医疗专家初步判定为脑溢血,立刻组织抢救,而毛主席也受到了傅连暲递交的紧急报告:任弼时同志清晨7时被发现中风现象,右半身瘫痪,失语,血压230,脉搏100,伴随大量出汗,垂危。10月27日中午,经过三天的抢救,医生们终究回天乏术,任弼时同志的脉搏永远地停息了。

04

前有任弼时后有陈赓,国民党的电刑有多可怕?

其实不止是任弼时,在开国元勋之中,罗荣桓元帅就是长期带病高负荷工作,最终病体难支成为十大元帅当中第一个去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旅长”陈赓,当年被捕入狱后,即使对蒋介石有过救命之恩,狗特务们也没有放过他,用残酷的电刑企图逼迫陈赓改换门庭。

作为黄埔军校的高材生,陈赓的身体素质绝佳,尤其以健步如飞闻名全校。但就是这一次遭受电刑的经历,让他的生命戛然而止在了1961年,享年58岁。任弼时同志,不但像罗荣桓那样不顾疲倦长期承担繁重的工作,而且与陈赓一样有过入狱受刑的惨痛经历。特别是第二次被捕时的电刑,严重摧残了任弼时的身体。

那是1929年1月,刚出狱不久身体依然虚弱的任弼时,再次落入国民党之手。巡捕房的凶残之敌,在多番拷打无果的情况下,对他使用了最新也是最恐怖的讯问手段——电刑。没想到,任弼时竟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电流,直到前胸后背被烧出两个拳头般大大小的黑洞晕死过去,也没有吐露分毫。

虽然大难不死,被组织上精心营救出狱,但任弼时自此落下了严重的病根。人体的重要脏器分布在上半身,而电刑时的电流击穿了多处重要的脏器,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无论如何调养,也无法恢复如初。自那以后,任弼时常常感到心悸和头晕,稍有风吹雨淋便会伤寒咳嗽。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被敌人毁掉了钢铁般的躯体,生命无奈地定格在了46岁。

05

蜡炬终成灰 青史永留名

图/叶剑英

当时周总理刚飞回北京,一下飞机便直奔任弼时的病房,但终究没能来得及见到这位老战友的最后一面,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观者无不动容。叶剑英更是泪痕未干,悲恸道:

“弼时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骆驼,他和我们肝胆相照,抢着背最沉的担子。现在我们的事业柳暗花明,他的生命却走到头了!”

许多人都很懊悔,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及时劝住任弼时,让他少一些工作多一些静养,争取多看几年人民火红的江山和事业。或许自遭受电刑摧残以后,任弼时同志就已经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太多了,这才愈发忘我地工作,同时间赛跑,挤出自己的一分一秒献给他心中最崇高的事业。青史留名并非革命先辈的本意,蜡炬成灰则是他们永恒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