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评论为何两极分化

2023-11-05 17:05:12

作者:孤寂寒光

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正面战场的为数不多堪称完胜的战例。由于国民党军队训练水平差,士兵组织程度低,很难进行大规模运动战。所以,国军想要打一场类似台儿庄战役的歼灭战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台儿庄大捷才相当振奋人心。



但这场战役能够大胜,多少有点侥幸。这就是一直以来被诟病的汤恩伯军团避战自保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这些年冒出来另外一种声音——汤恩伯及时改变计划没有过早出击,才保住了台儿庄会战胜利的果实。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一个把汤恩伯贬低成了避战自保的狗熊,另一个把汤恩伯吹成了奠定台儿庄胜利的英雄。那么,哪种观点更切合实际呢?



首先,要了解台儿庄战役为什么会爆发。日军在拿下平津、南口等战略要地后开始沿着津浦路南下山东,企图与南线日军会和打通津浦路。进入近代之后,战争形势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交通线变得极其重要。日军只有打通津浦路才能将北平与南京连成一体。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撤出山东,导致整个山东门户大开,日军迅速进入鲁南。

李宗仁



这一时期爆发了藤县和临沂保卫战。而这两场保卫战就是台儿庄战役爆发的原因。藤县在台儿庄以北,是进入苏北的重要门户。这里距离徐州有一定距离,李宗仁也并没有打算在台儿庄歼灭日军,而是准备在藤县打一场战役。



按照第五战区长官部的计划,王铭章带领川军守住藤县,然后汤恩伯军团在藤县保卫战进入胶着期后侧击日军,从而将日军击退。其实这个作战设想与之后台儿庄战役如出一辙,也就是说李宗仁本来是要打一场藤县战役而不是台儿庄战役。但王铭章顽强抵抗日军四天都没有见到汤恩伯出击日军,这才是王铭章壮烈殉国的重要原因。

王铭章



也就是说,在人人奋起抗日的初期阶段,汤恩伯就已经有避战自保的案底了。所以,后来他在台儿庄战役中避战自保,从动机上并没有什么违背常规的问题。



接下来看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22日汤恩伯、关麟征等人给孙连仲、池峰城送行。在车站站台池峰城问汤恩伯多久可以回援台儿庄,汤恩伯信誓旦旦的回答:“贵师与日军枪声一响我们就回援,最多一日路程,贵师只要坚守三天就可以。”



由于汤恩伯救援迟缓,第五战区长官部把藤县战役改为了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仍然沿用藤县战役的方针,汤恩伯20军团兵强马壮负责侧击,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负责在台儿庄正面防御。这一套路其实跟藤县保卫战差不了多少。

日军骑兵

3月23日台儿庄战役爆发,汤恩伯并没有按照既定计划侧击濑谷支队而是躲进了鲁西南的深山里。汤恩伯给出的理由是20军团在郭里集碰到了日军无法进行回援。这也是台儿庄战役观点出现分歧的第一个点,按照一部分人的理解,汤恩伯之所以没有及时回援是怕暴露主力位置,而日军又挡住自己去路。



实际上濑谷支队的主力全部在台儿庄,郭里集只有第10联队第5中队驻扎。日军一个中队不过是连级单位。这些日军根本不足以挡住汤恩伯南下。汤恩伯之所以迟迟不肯救援还是不相信孙连仲能挡住日军,自己反倒被日军咬住。而且对于日军出现在枣庄附近,汤恩伯并没有让就近的85军进行进攻而是调来了峄县的关麟征。



按照汤恩伯原本的情报,枣庄附近并不是日军主力,峄县才是主力。只不过汤恩伯情报失准,才急忙调关麟征过来。其实整个台儿庄战役期间,汤恩伯的中心思想就是避战自保。关麟征的52军虽然也是中央军,但相比于汤恩伯的起家部队13军自然就疏远了一些。13军在20军团成立后就改编成了85军,13军的番号给到了新扩编的部队。

汤恩伯

整个台儿庄战役期间,20军团虽然都在作战,但都是小规模战斗。由于汤恩伯一直在避战自保,就必然要经常换司令部以躲避日本人轰炸。这为部队指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月26日关麟征在消灭郭里集敌人后派参谋长到20军团司令部请示下一步作战计划,但由于汤恩伯到处转移,关麟征的人根本找不到汤恩伯在哪里。



要不是刚好在路上碰到汤恩伯,他们可能就得在枣庄附近山区转悠相当长时间。其实碰到汤恩伯也没有用,关麟征本意是派人催促汤恩伯尽快南下,因为20军团的避战自保让日军加强了对台儿庄的进攻。此时孙连仲已经快撑不住了。但汤恩伯在担架上对关麟征的参谋长姚国俊说:“看来台儿庄是守不住了,敌人可能先我们过运河。”

关麟征

汤恩伯在转移过程中既不骑马也不坐车,而是整日躺在担架上。汤恩伯司令部的伙食相当好,根据地方官李同伟的回忆,汤恩伯餐桌上每天煎炒烹炸样样都吃。



3月27日日军援军到来后开始对台儿庄进行猛攻,全庄2/3的阵地已经被日军占领,池峰城全军已经退守到了南关。这个时候池峰城能不能守得住,李宗仁都没有把握。此时李宗仁命令汤恩伯留一部监视枣庄、峄县敌军,集中主力侧击濑谷支队。但汤恩伯只是派52军一部在台儿庄附近监视,85军连面都没有露。

池峰城

史学界分歧最大的就是,3月31日坂本支队突然放弃对临沂的进攻转而救援濑谷支队。因为此时的濑谷支队久攻台儿庄不下,很有可能遭到包围。这也是汤恩伯口中所谓的侧后出现敌人,从而不予南下进攻。



按照一部分人的观点,汤恩伯不南下是正确的。因为一旦南下暴露主力位置,很有可能被坂本支队侧击,从而让整个台儿庄战役计划泡汤。汤恩伯当时的作战计划是放开坂本支队南下台儿庄,自己再度躲到山里面,只有52军在刘家庄歼灭了180名日军。这一做法以后在国军内部经常发生。

淮海战役期间,邱清泉和李弥救援被包围的黄百韬,结果两个重型兵团进攻速度十分缓慢,每次只投入极少部队进攻。结果,黄百韬都被消灭了,两个兵团还没有赶到。其实,如果不是李宗仁和蒋介石下死命令让汤恩伯出击,台儿庄战役就是另一个“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典型。



实际上,此时的坂本支队根本就是强弩之末。张自忠的59军和庞炳勋第三集团军在临沂保卫战中重创了坂本支队。李宗仁在临沂保卫战采用的战法就是庞炳勋在临沂拖住日军,自己强渡沂水侧击坂本支队。面对伤亡过半的张自忠和庞炳勋,坂本支队进攻月余都拿不下临沂城,就很说明问题。

张自忠

此时救援濑谷支队的坂本支队只有三四千的兵力,且这部分兵力刚从惨烈的临沂城下脱离战斗,又急行军到了台儿庄地区。所以,关麟征建议消灭坂本支队然后再南下。此时李宗仁给汤恩伯的命令是留一部在洪山镇阻击坂本支队,军团主力侧击濑谷支队。其实以上任何一个计划,都可以保证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但汤恩伯却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但出卖了孙连仲的计划,那就是放坂本支队南下台儿庄。



综上,所有关于汤恩伯在台儿庄作战神勇的论点,都只说表面而不论及兵力。汤恩伯之所以在台儿庄战役期间避战自保,不过是长期军阀思想作怪,以及在南口战役期间被日军打怕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