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民众议论纷纷:主席的耳朵怎么只有一只

2023-07-16 17:00:23

1950年5月1日这天,人们一早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狂欢庆祝劳动节。

原本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原来是工作人员将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了天安门上。

要知道当时毛主席的画像并不是如今这般天天挂在天安门上的,而是只有在劳动节和国庆才能悬挂。

正当众人神色严肃地注视着毛主席画像被挂好时,突然传来几句声音虽然很小,但却极其清楚的议论声,“怎么毛主席画像上只有一只耳朵啊?”

“对啊,而且其中一只眼睛还略微偏上,这不是大大损害主席的形象吗?”

事后更有不少民众纷纷写信反映这幅画像实在不妥,其实这版备受争议的画像是第四版毛主席画像。

第一版毛主席画像可以追溯到1949年2月12日的元宵节庆祝活动时期,而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画像实际上是第三个版本了。

其实,从1949年至今天安门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已历经八个版本,分别是油画大师董希文绘制的从北平(北京)解放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曾经用于集会、庆祝活动临时悬挂的两个版本的毛主席画像。

在那之后又经周令钊、辛莽、张振仕、葛小光等画师绘制毛主席画像,不同画师的风格,也影响到画像呈现的最终效果。

那么这幅备受争议的第四版画像最后是如何处理的?关于毛主席画像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毛主席画像的一波三折

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像,是由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照片绘制的。

这幅主席画像是继1949年元宵节、抗战胜利12周年后的第三版毛主席画像,据记载这张照片原本还是毛主席和朱瑞的合影。

当时开国大典筹备处将天安门城楼绘制毛主席像的任务交给了国立北平艺专的周令钊,他曾经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会场布置中绘制过毛主席像,所以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周令钊接到绘制画像任务时已经离开国大典不到20天时间了,可以说他是连夜登上搭建在天安门城楼东墙根的大型脚手架上绘制的。

和周令钊一起绘制画像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兼中央美术系第一届的学生陈若菊,两个瘦小的年轻人天天背着沉重的画板,手脚并用地爬上脚手架,不断地重复打格、放大、调色、绘画、修正,爬上爬下,远观近改。

为了能在开国大典前完成绘制主席像的任务,他们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喝口凉水。

就在画作将要接近尾声时,聂荣臻元帅亲自到场,他仔细观察后,赞扬二人描绘的主席画像非常逼真。

只不过聂元帅后来提到,照片里的毛主席风纪扣是开着的,作为画像展示使用的话还是系上好。

于是周令钊便连夜进行更改,在将毛主席画像领口上的口子重新合拢画好后,大家这么一看,果然效果庄严了许多。

然而刚松下一口气的周令钊回到住所还来不及喝口水,开国大典筹备处又传来消息。

周总理察看毛主席画像后,觉得画像下面的一行“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近看又小又花,与整体画像风格十分不符,建议马上改。

于是周令钊一行人又立刻回到8米高的天安门城楼门洞处,他们站在由三个直梯组成的长梯上。

周令钊一手拿着照片,一手拿着画笔,他的妻子充当助手拿着调色板,两人爬上爬下几十次,终于将画作改好了。

留心的人不难发现,从第三版毛主席画像的现存照片中可以很明显发现主席下面衣服处有一条粗粗的灰边,颜色略显突兀,比起周围颜色更深一些,这就是周令钊将有字的地方改成了有扣子的中山装。

而后,这幅高6米、宽4.6米的毛主席画像被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画像中的毛主席头戴八角帽,面带微笑,显得庄重沉稳。

工作人员为了让画像更稳固,还特意用铁皮拼接做成了一个画布,所以这版的毛主席画像重达1.5吨。

时间到了1950年,新中国已经成立将近一年时间,党中央考虑如果毛主席的画像还继续用他在战争时期的形象是不太合适的。

再加上自从挂上画像以来,一些市民纷纷来信说,画像上毛主席的帽子太大,有遮住主席目光的感觉,看起来十分不妥。

于是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党中央决定将绘制第四版画像的任务交给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

接到任务的辛莽自然不敢大意,他带着身边的辅助工作人员开始四处搜集市面上所有的毛主席画像版本和毛主席的照片,可惜大家找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一张令人满意的模板。

直到他们看到一张新华社记者亲自到毛主席住处,为他拍的一张半侧面像,照片清晰度非常高,而且据说毛主席自己看了这张照片后也很满意,于是才能对外使用。

找到合适的参考照片后,辛莽终于松了一口气,为了尽可能还原毛主席的神韵,他还找来北京美术界其他专业人士,帮他完善细节。

终于半个月后,第四版的毛主席画像完工了。

上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审核完后,也说比起第三版画,这版的毛主席下巴微微上扬,目光凝聚远方,眼神明亮矍铄,显得更有领袖气质。

并且聂荣臻审核完这版的画像后也是赞不绝口,当场就拍板决定天安门城楼上就挂它了。

在大家的一致叫好声中,由辛莽绘制的第四版毛主席画像顺利地被挂在了1950年劳动节的天安门城楼上。

由于当时毛主席画像只在庆祝节假日时挂出,所以五一节后的第二天,这版画像便被取下放入储藏室内,等待十一国庆节时再挂上。

这时突然传来消息,有不少北京市民私下里纷纷议论这幅画像,“画上主席的耳朵只有一只,看起来十分影响美观,完全彰显不出主席的英姿。”

后来关于这幅画的质疑声越来越多,更有不少群众联名写信向上反映: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非常不妥。

主席只有一只耳朵不说,另外一只眼睛还略微向上,这不是寓意主席的眼中没有群众吗?

在听到这样的声音后,辛莽也是赶紧对画像进行更改,后来他选用了一张毛主席的正面照片,照片上的毛主席慈眉善目,温和亲切。

辛莽以这幅照片为底板,绘制后的画像被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后,果然质疑声都没了,于是修改后的这版毛主席画像一直使用到了1952年。

之后为庆祝1952年的国庆节,党中央将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交给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张振仕。

此时张振仕绘制的已经是毛主席画像的第六个版本了,张振仕画艺精湛,不论是群众还是中央领导,大家对他笔下画像所呈现的效果都十分满意。

此后的十一年里,张振仕全权接过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任务,每逢重大节庆的前一两个月,他都会接到绘制天安门毛主席画像任务。

但后来张振仕年事已高,他为了完成画作常常一个人在脚手架上待到深夜,北京入秋后十分寒冷,他常常会止不住地手抖。

于是在1964年,经上级领导研究决定,让张振仕安心休养身体,把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交给了北京美术公司的王国栋。
几经变更后 最终尘埃落定

王国栋后来接受采访回应表示,当他接到这个任务时,是又惊又喜。

高兴的是自己能获得绘制毛主席像的荣誉,但同时又很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

毕竟王国栋坦言他并没有过绘制巨幅画像的经验,且北京美术公司之前也没有承担过这样的重任,设备资源存在不足的情况。

了解到王国栋的担心后,党中央相关工作人员先是安排他与毛主席近距离会面,让他可以了解到毛主席的神态风采,以便更能真实绘制出主席神韵,后来又帮助他解决了一些设备问题。

因为画作比较大,所以画师要跑到20米外的地方观看效果,一幅画要跑上几千次,为了刻画逼真细节,王国栋使用了当时十分珍贵的德国制望远镜。

在颜料选择方面,考虑到日晒雨淋情况,王国栋在绘制过程中还用了一种叫“中国银珠”的高档颜料。

原先的画布也是几块几块进行拼接而成,但考虑到呈现效果可能会有瑕疵,他又找到哈尔滨亚麻厂的厂长,与技术员一起同吃同住,终于生产出了宽幅的亚麻油画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国栋主持下,毛主席画像最终呈现的效果堪称完美。

这版的毛主席像面部轮廓柔和,神采奕奕,比之前的画作都显得更加平易近人,而且亲切中又不失威严。

最关键的是,王国栋的绘画水平极高,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的眼神细节,因此这幅毛主席像中,不管人站在哪个位置细看,都能感受到毛主席的目光。

后来这幅画像果然受到全国人民的好评,也迅速在群众当中流传开来。

王国栋退休后,他的徒弟葛小光又接过师傅衣钵,成为唯一绘制毛主席像的画家,每一年的作品都由葛小光主笔完成。
画像背后的故事

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是长6米宽5米的典型大画,画师葛小光虽然不会再像前人一般从脚手架上跑上跑下。

但他每描几笔就要走到升降梯上下地去看几眼,然后再走到升降梯上去再画几笔,如此往复操作。

有人问他一个人画画还要跑上跑下,能不能几个人一起合作呢?对于这样的建议,葛小光是当场拒绝了。

他说画画只能一个人主笔,每个人对色彩的感觉不同,可以打打下手,但绝不能有两个人画画。

而且葛小光画毛主席画像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不喜欢看彩色的照片,他说看彩色照片容易受到干扰,照片只能作为参考。

想要画出主席的眼神、嘴角、各个面部细节还得依靠素描、色彩等绘画技巧。

后来据说在新中国50周年大庆时,由于葛小光临时被加派了其他任务,他绘制的毛主席像只用了10天时间,画了两遍。

对此他也略有遗憾地说,如果时间充裕,他可以再画几遍,这样既能显出主席的思想深度,又能显出画作的厚重质感。

画毛主席像是他一辈子的美好记忆,那种自豪感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葛小光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结语: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是全亚洲最大的手工绘制肖像,而且每年国庆都要进行更换,一般都是在8月后开始绘画,画作在风吹日晒下很容易褪色,最多坚持一年,因此必须年年更换。

曾经有国外记者采访过邢秋成,好奇地表示,现代绘画喷墨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我们国人还要执着于每年手绘毛主席像呢?

对此邢秋成是这样回答的,“这是我们国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延续下来的传统,时代更迭中也汇聚了多位老艺术家的心血、努力、标准,经验。”

为毛主席手绘画像是一门特殊的绘画技艺,也蕴含了我们国人对一代伟人的深情。

的确,我们之所以能够长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

在毛主席画像第一次被挂在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已经意味着中华民族不再任人宰割,新中国的成立更意味着人民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