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得知被判死刑,他露出微笑,转过身寻找妻子的镜头,却看哭了记者

2022-09-24 17:05:02



1948年9月30日,上海地下党员王孝和被国民党法庭宣判死刑,听到这个消息,他竟然流露出坦然的笑意。

当时,《大公报》记者抓拍下他的照片,成为王孝和给妻子和两个女儿的最后留念。

王孝和的妻子叫忻玉英,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两人结婚后感情很好。直到被捕入狱,他才知道另一个女儿也来到了世上。


1924年,王孝和出生于上海虹口一个海员家庭中,虽然算不上贫穷,但是至少还能吃饱饭,王孝和在幼年的时候还被父亲送去读书,父亲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因此一定要让儿子读书长本事。

王孝和也不负众望,在16岁的时候考入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当时上海已经是沦陷区,王孝和在校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积极靠拢中共地下组织,并于1941年5月4日这一特殊日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孝和所在的电力公司是整个上海的动力控制部门,在必要时刻还能成为党工作的重要武器。所以王孝和就一直待在电力公司秘密工作,王孝和热爱学习,经常找老员工问操作问题,过一段时间王孝和就和工人们打成一片。

在工厂工作期间王孝和还带领工人们一起建立了读书会,在休息期间就和工人们一起读书,带他们接触新的思想,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工友有几位也成为地下党员。

1946年,为了增加工人工资,上电力党支部决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活动。作为工厂的中坚力量,王孝和当夜就收拾好铺盖,意欲搬到厂里去,和敌人抗争到底!

其母亲诧异地问:“这都要过年了,工厂里还有啥要紧事?”

王孝和一脸激动地说:“我们和反动派干上了!”


说完话,他就带着铺盖去了厂里。这一去,就是九天八夜。靠着工友们的坚持、党支部的领导,这场罢工行动取得了最终胜利。

而在这场罢工行动中,不遗余力、与工友同吃同住的王孝和,彻底赢得了工友们的信任和拥护。年纪轻轻的他,被推选为支会干事,主要负责工会的文化、组织和文书等工作。

1947年秋,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尤其是北方战场相继溃败,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深知稳定后方是有多么的重要。

上海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和经济城市,在战争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只要上海“不出乱子”就会有大量的军需品供应到战场上。

因此蒋介石频频下令,指示上海当局一定要“确保上海应有的经济地位和工业优势”,为此,国民党决定肃清中共在上海发展多年的地下党组织。

当局深知想要确保上海的工厂能够大量生产战争必需品,就必须有电力作为支撑,而当时上海电力公司是由中共地下党掌握的工会控制的。


为此,国民党当局于1947年9月直接查封了工会,随即宣布将工会解散,然后准备成立由敌特担任核心领导的新工会。

一旦失去了维护工人权益的工会,那么工人阶级必然处于更严重的剥削中,为此,王孝和等工人领袖秘密发动群众,终于迫使当局不得不同意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公开选举工会领导。

1948年1月,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7500多名工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进行罢工。

结果1000多名特务涌入工厂,用棍棒、砖头、桌椅打死了3名工人,又重伤并逮捕了数百名工人,这些人在监狱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

面对轰动一时的杀人案,王孝和和工友们怒不可遏。

他们成立了“申九惨案后援会”,佩戴黑纱走上街头,为无辜惨死的工人喊冤,揭露国民党的冷血残暴,要求他们必须立刻释放被捕的工人。

“申九罢工”事件


国民党迫于压力,只好答应了王孝和等人的条件。

至此罢工风潮才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王孝和在罢工活动中的表现,让特务们对他格外注意,甚至连蒋介石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于是一场邪恶的秘密抓捕开始了。


1948年4月21日,国军逮捕了王孝和,随即便开始了一段惨无人道的审讯。面对那些目露凶光的特务,王孝和只是微笑着盯着他们,不管受到了怎么样难以承受的酷刑,他就是坐在那里一个字都没有说。那些特务看着这个硬骨头也是没有办法,最后也是只能按照流程进行“审判”。王孝和在法庭上不止一次解开自己的衣服,向那些记者揭露敌人对他实施的酷刑。面对那些咄咄逼人的法官,他也是毫不慌张地与之斡旋,也是把他们搞得无话可说。由于敌人认为在王孝和身上,已经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了,最终在9月24日,法官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判处了王孝和死刑。而他听到这最终的判决时也只是微微一笑,笑容里满是对这些敌人的蔑视。


《大公报》记者冯文冈被派往上海国民党特刑法庭,进行案件记录采访。

要接受审判的人叫做王孝和,据说是个地下党。冯文冈对这个人实在不了解,他按部就班地挤进了法庭,找到自己定好的位子,拿出摄像机,准备拍下头条新闻。

审判进行得非常快,王孝和很快就以“通共”、“叛国”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并且法官宣布:“立即将其押赴刑场!”

法庭警察冲了上去,王孝和脸上并没有慌乱,反而面带微笑,回头寻找着什么,冯文冈意识到,这将是个很好的镜头。


记者的职业素养让冯文冈举起相机,飞速按下了快门,正好记录下了王孝和这转头一瞬间的微笑。这时候冯文冈顺着王孝和的视线才注意到,王孝和是在用眼睛寻找他的妻子祁玉瑛,他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

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原本可以和妻子一起,安静地等待他们的孩子降生。但是他为了革命,不得不割舍这一切,在面临死亡的这一瞬间,他并没有害怕或者后悔。

两行泪忽然从冯文冈眼中流下来,他认为自己相比于眼前这个“死刑犯”,实在太过渺小,他恳求主编把这张照片刊登在了头版头条。

从此之后,烈士临终前的微笑便随着这张报纸上的黑白照片,永远保留了下来。

面对死刑,王孝和毫无惧色,并坚定地说:从我被捕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同敌人斗争。

之后,王孝和写下了三封信,分别给父母、妻儿、狱中难友。


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父母养我之恩,恐难以报答,请父母谅解。然而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

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你要挺住,活下去,将我们的孩子养大,告知他的父亲是被何人杀死,教育他要秉承我志。你已然尽了妻子责任,我很感激。

对狱中难友的信中写道:你们是正义的人,祝你们身体健康,请你们为正义继续奋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只待大家奋斗努力!

三封信,无不表达自己强烈的革命决心。尤其是这封给狱中难友的信,经各位难友传阅之后,更加鼓舞人心。本深受折磨的工友们,此时燃起了熊熊斗志,纷纷表示要完成其未完成之事业。

心愿已了,王孝和面对死亡毫无畏惧,若说唯一遗憾,恐怕就是不能同工友们继续革命。但想着身后依旧有万千人在努力,也无憾!


9月27日上午,王孝和被押往刑场执行死刑,怀有身孕的妻子和家人赶到现场,哭喊着痛斥反动政府滥杀无辜,现场围观的老百姓也纷纷抗议,面对这么多人的压力,反动派当局只好对王孝和改期执行。

1948年9月30日,蛮不讲理的反动派象征性地提审王孝和,他知道最后时刻到了,随着一声枪响,王孝和英勇就义,享年24岁。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


1949年11月5日,上海各界人民一万余人在逸园为王孝和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并将灵柩安葬于虹桥公墓(后迁往上海烈士陵园)。

建国后,上海地区的群众,因为怀念王孝和,专门为他举办了一场烈士追悼会,还在杨树浦发电厂,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雕像。

王孝和是工农阶级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代表,值得我们尊敬和牢记。

致敬革命先烈,致敬中国军魂!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