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1年彭德怀硬闯毛泽东卧室,在周恩来面前怒拍桌,究竟发生了啥

2022-09-09 17:05:02

1951年2月,北京西郊机场一架飞机降落了。

几个人急匆匆走下飞机,坐上汽车就直奔中南海而去。

车里坐的正是彭德怀,抗美援朝的兵马大元帅。这时,朝鲜战场战事正吃紧,彭老总为何暗中回国,步履匆匆?


得知毛主席不在中南海,而在玉泉山的静明园里休息,彭德怀二话不说,直接让司机开到北京的西郊去。

车一停下,彭德怀立马从后座下来,准备进去找毛主席。

那时是午后一点钟,毛泽东同志正在午休,秘书和警卫心想:有什么事情也不急在一时半刻啊!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他们就把彭德怀拦下了,委婉劝道:“彭老总,毛主席正在午休,您先去吃饭吧,等到主席醒了,我们再叫您!”

彭老总一贯快人快语,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我有急事需要见主席,向他汇报!”

至于啥事,他闭口不谈,涉及朝鲜战场军情,不可轻易泄露。

眼看,警卫员还挡在门口想要阻拦。彭德怀心中焦急,没时间周旋一番,他打算硬闯!

他快步走进毛泽东的卧室,就看见毛泽东正在穿衣准备起床。


图|毛泽东的卧房

彭老总的性子,毛泽东同志怎么会不晓得?午休被打扰,他也没恼,还对着彭德怀调侃一番:“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硬闯进来提意见。”他想到以彭德怀的性子,应该午饭没吃就赶来了,继续威胁道:“你老不吃饭,我就不听汇报。”

彭德怀只好跑到食堂去,火急火燎地填饱肚子,再去见毛泽东了。

彭德怀本应在朝鲜战场指挥战役,突然回国,想必发生了什么。毛主席心中有一种预感,果然,彭德怀接下来的话,直接让现场气氛紧绷起来。

彭德怀说:“我冒险回国,因为国内对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面对的严重困难不够清楚,想要亲自告知。问题很严重,如果不尽快解决,甚至会影响到朝鲜战场的成败。”


图|朝鲜战场

他直接告诉毛泽东,志愿军对敌的战斗力自然没话说。但是,将士们在国外的其他情况都不容乐观。实事求是地来说,如果不加以改善,想要迅速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对战美军的长津湖战役,这一役志愿军伤亡很重,伤亡人数居然达到了3万多人。除了美军,志愿军最大的敌人就是十分寒冷的天气了。

朝鲜半岛纬度很高,到了冬天,河水都是刺骨的。遇上大雪天气,路面上甚至会结一层厚厚的冰,再加上没有厚衣物御寒,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充饥来补充热量,很多将士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得很辛苦。可悲的是,很多战士赴朝作战,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活活冻死的!

听到这里,毛主席眉头紧紧皱起,勃然大怒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图|长津湖战役

原来,志愿军出国作战和在国内作战自然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很大。

朝鲜冬天的气候远比中国寒冷,志愿军的很多将士甚至没有在北方严寒天气里作战的经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样的景色自然十分赏心悦目。但是只可远观,如果真的要身处其间,那样可是很折磨人的!

当时的志愿军就是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当时国内对这消息不够通畅,在彭德怀的口中,几十万志愿军在朝鲜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在战斗的第一线,无怨无悔,保家卫国,这样的精神让人钦佩!


在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之后,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解朝鲜半岛地形条件的都知道,半岛东西两面都临海,海风卷着寒气侵袭到内陆地区,尤其是靠近东面沿海的地区,冬天的气候条件更加恶劣了。天气很冷,但是战士们的衣服就是普通的单衣,根本起不到什么抵御风寒的作用,有些战士连脚上的鞋袜都没有,只能硬生生地冻伤!

战士们不仅穿不暖,吃也吃不饱!士兵们的口粮只能勉强充饥,屯粮快要见底了,志愿军的大后方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里。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一些士兵只能吃一把炒面,再就着一把雪吃下去,就这样凑活一顿。这么贫乏的条件,战士们的体力怎么跟得上消耗?

都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让人生存的必备品。放在军队里也是一样的道理,军队的粮草可以说,就是战场上的生命补给线啊!


抗美援朝战争带给彭德怀一个最大的经验之谈:“现代战争如果没有后方充分的物资保证,是不可能进行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当时志愿军的“粮仓”却迟迟没有运送到战斗前线去,其中有怎样的原因呢?

志愿军战士在胜利凯旋后,曾经笑着自我调侃:“自己不怕打仗,就怕没饭吃、没子弹打、负伤后抬不下来。”他们吃过的苦,受到的罪,只有他们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同身受吧!

彭德怀长话短说,道尽了内情,毛泽东听完就是一阵沉默。他的心中其实已经有数了,志愿军的后勤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原因导致的。


当时,中国志愿军的空军建设比较滞后,军队里对空袭的防御经验也很空白。志愿军在美空军的袭击下,可是吃了大亏的。

美军打出了所谓“快速结束战斗”的旗号,在武器装备上可以说是花了血本。这么说吧,美方一共调了1100多架飞机投入朝鲜战场,其中有各种类型的作战飞机,驾驶员也都是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他们的飞行时间都可以达到1000个小时,绝对算得上是老空军了。


相比之下,志愿军入朝之后,人民空军是新组建起来的,包括2个歼击航空兵师、1个轰炸机团还有一个强击机团,各种类型的飞机加在一起不足200架。驾驶员只经过东北航校的短暂训练。

由此可见,双方在空军上的装备上有比较大的差距。

但事实证明,战备上更胜一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战场上论英雄,永远都只看真章!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再将话题转回来。面对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中国志愿军是如何化解的?

“敌人的武器装备很好,轰炸机一直不停地盘旋在我们头顶上空,对我们的铁路线肆无忌惮地进行狂轰滥炸,很多战友都牺牲在我们身边。”曹香贵是一名普通的铁道兵战士,他今年已经91岁了。1950年,他就在运输粮草的生命线上执勤。


当年,他跟随部队是第一批奔赴朝鲜战场的。几十年过去了,美空军在头顶盘旋的螺旋桨声好像还在他耳畔,久久没有散去。

志愿军们在战场上再英勇,也是肉体凡胎,怎么敌得过空军突如其来的轰炸?

“我们一无空军掩护,二无足够的高射火炮,运输车辆大部分被中途炸毁。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军就损失了780多辆的汽车,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真正能够送到前线的粮草物资少得可怜,根本不够前线战士们饱腹的。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长期作战是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去的!”连一向乐观的彭老总都倍感焦急地说道。

他的一番汇报和分析,让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军情十万火急,粮草的事情一刻也耽误不得。


彭德怀的话,他很赞同:“中央对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困难处境很关心,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胜。”

要知道,毛泽东同志最初在朝鲜战场上制定战略是:“迅速消灭敌军,把美国人赶出朝鲜半岛。”既然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自然要顺势而为。在毛主席的心里,他始终将战士们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回到北京的第三天,一大早,彭德怀心事重重,索性早起,来到了中南海居仁堂。当时,这里是总参谋部指挥前线的所在地。


图|中南海

彭德怀和当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中央军委的各总部负责人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是为志愿军的物资供应出谋划策。

彭德怀作为军队的总司令,又刚从前线战场回来,他在会议上开门见山地介绍了前线的严峻情况,他开诚布公地说道:“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前线的作战计划,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为了支援前线,现在在此呼吁:全国各行各业、各军队和地方可以出一份力,特别是空军和高射武器应该尽可能入朝,投入到掩护后方运输线的战斗中!”

周恩来紧接着表明态度:“彭总讲的前线的困难,我已经向毛主席汇报过了,毛主席对这个情况很关心,我们国内一定要尽力支援朝鲜战场。”


图|周恩来

但是问题牵扯到很多方面,在一时半刻立马解决也不现实。

在会议上,有人就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内机构才刚刚建立,起步都走得很缓慢,想要立马投入使用,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他说的就是国内的空军建设,前景很好,但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话一出,会议上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一时间,大家都没有发言,面上都是凝重的神色。

彭德怀想到前线还在挨饿受冻的战士们,他的“暴脾气”又忍不住了。他坐不住,在周恩来面前怒拍桌,直接开吼:“这么说大家都没办法了!这也困难,那也困难,当然是困难,所以要找你们想办法了。你们是没有看见前线的战士们都在吃什么,穿什么!赴朝士兵,他们的艰苦程度甚至超过了长征时期,每天那么多战士伤亡,他们是为谁牺牲?在为谁流血?”


说得太急,他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现在既没有飞机,高射炮又很少,后方的物资供应没办法保障的话,武器、弹药、吃的、穿的,经常在途中被敌机炸毁。在战场上,死的、伤的、饿死的,还有冻死的,那些都是年轻可爱的娃娃呀!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彭德怀说完了,会议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大家心里也很不好受。

领教了彭德怀的直性子,也没人敢出声。

但现在不是伤怀的时候,把问题解决才是王道。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周恩来,指望见过大场面的周总理出声,打破会议的僵局。

周恩来何等聪慧的人,他开口劝道:“彭老总不要着急,这些困难我们一定能解决,让你满意地重返朝鲜战场。”


图|周总理

会议上,大家讨论出来几条解决方案:
国内各部队轮番赴朝鲜作战,这样军队不会过于疲惫,可以得到及时休整,各部队也可以得到锻炼。将国内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进行改装,然后再开赴朝鲜北部掩护铁路线和公路线,同时向苏联购买几十个师使用的武器装备。国内各大生产线优先向朝鲜战场提供物资。调动全国各个大城市,为前线的志愿军生产口粮,以炒面和罐头食品为主。

办法有了,如何执行也是个大问题。

会议只能先解散了,周恩来让彭德怀宽心:“我会向主席汇报成果,也会继续召开会议,一定会在后方解决你们前线的困难,请彭老总一定放心!”


图|朝鲜战场

前线战事不能没了指挥官,彭德怀心中一直挂念着朝鲜战场。彭德怀直接告诉周恩来同志:“前线的情况很紧张,敌人又要开始进攻我军的阵地了,大战在即,我得抓紧时间回去!可……”

周恩来一看彭老总神色犹豫,就明白他心中所想,直接宽他的心:“你先去朝鲜,这里我来解决!”

彭德怀心一松:“谢谢总理!”国内有了周总理的监督,总理为人刚毅公正,不会有失偏颇,做事又很周全,自然没啥好担心的了。

能让彭老总正儿八经道个谢,可真是太不容易了。周恩来闻言,直接笑着感慨道:“咱们应该感谢你啊!你才是一直待在前线的人啊!来回奔走的人也是你。还要感谢前方的将士,是你们顶住了美军,援助了朝鲜,也保卫了祖国。”


彭德怀返回战场后,周恩来就开始号召全国的大城市为志愿军赶制急需物资。北京等城市的人民群众,对入朝作战的年轻士兵们都十分钦佩。大家积极响应号召,不仅一些中小型工厂加班加点赶制炒面,每家每户都捐赠了不少物资,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了物资来源,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战场上的运输问题。

志愿军仓促入朝,加上两军相接,战线就在鸭绿江附近拉开,物资运输基本上都依靠汽车。

用夜色做掩护,车队一般选在晚上运送。但是敌军狡诈,有时志愿军会遇上敌机在夜间偷袭。为了隐蔽出行,后勤的运输车队在大路上行驶,一律禁止开车灯。


但是朝鲜北部山脉众多,地势崎岖不平,就算躲过了飞机的轰炸,在陡峭的山区摸黑行驶,也十分容易引发意外,造成的损失不小。

情况如此艰难,物资在路上就损害了不少。能够送到志愿军手里的也不会超过70%,粮食就更少得可怜了,连一开始的40%都不到。

毫不夸张地说,保证物资运输的路线就是前线战士补给的生命线,只有源源不断地向志愿军后方运送大量粮草、御寒大衣,几十万士兵才能在冰天雪地的北国有一个基本的温饱,在朝的持久作战才有了可能性。


美军仗着空军优势,肆无忌惮地销毁我军的运输线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传统,志愿军战士也是在这样的精神源流下滋养长大的!敢于上场厮杀的战士们绝对不会遇事退缩!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机在白天轰炸铁路,到了晚上铁道兵们就会彻夜地拼命修……

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上过正面战场,但在前线战士们的身后默默守卫着大后方。

1951年6月,一位名叫黄星奎的青年人,和他的12位老乡一起参军入伍。他们在河北廊坊参加了四个月的集训后,就随部队渡过鸭绿江,往朝鲜战场去了。


他是铁道兵团的一名普通士兵,需要保证部队铁路时刻通行无阻,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在朝鲜半岛,有一个“三角地区”是铁路运输的咽喉要地。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角地区”是由新安州、西浦和价川三个地点围成的一片区域。朝鲜的很多条铁路线都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其中铁路线就有南北走向的京义线、满浦线和东西走向的平元线、价新线。平元线尤其重要,因为它是连接半岛东西海岸的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

敌军自然不会放过这片区域。他们派出了大量的战机,断断续续地炮轰了10个月的时间,投下了3.8万枚炸弹,每半米的铁路线上就曾经落下过一颗炸弹。


“铁路线是前方战士的生命线。美军白天拼命地炸,我们就趁着晚上拼命地修,要确保每天晚上都能让部队通车!”这是黄星奎和他的战友们每天的任务,一边低头专注修补被炸坏的轨道,一边抬头留意头顶有没有飞机的轰鸣声,他们是“在刀刃跳舞”,每天都要咬牙度过惊险的一刻。

除了“三角地区”,还有一个地方也被敌军轰炸过无数次。这就是百岭川大桥,它重要就重要在是向前线志愿军供给弹药粮食的必经之处。

桥梁一断,车辆就会掉进冬天刺骨的河水中,物资尽毁不讲,车上的人都得丢了性命,敌人用心真是险恶至极!

“运输线上斗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前线作战。有时你会觉得,铁路永远也修不完。刚修好,敌机就会来把它炸坏。炸了我们接着修。”黄星奎在他老年的时候回忆道。当时和敌军的较量,更像是一场心理战,谁能够一遍一遍地继续下去,谁就赢了。


为了对付空军轰炸,除了苦战,自然还要用谋略。

有时候,桥梁被炸弹炸断了,要把桥梁彻底修好,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志愿军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顶牛过河。就是在桥的一头用车头把车厢顶到桥面上,然后再桥的另一头,用新的车头连接车厢,这样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桥梁”了。

这样的做法自然比较巧妙,但是过程是极度艰难又危险的。

志愿军还有一个片面运输的法子,就是同时让很多辆火车向着同一个方向发车,到了终点后再同时返回,物资量很大的时候,志愿军还尝试过让47列单向火车齐头并进地行驶,并且成功了!当时是怎样的盛况,似乎很难想象!


就是这么一群顽强坚韧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保住了前方战场的生命线!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前前后后一共派出了大量铁道兵,为前线战士的物资保驾护航。

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中记录着这样一组数字:志愿军铁道兵和铁路抗美援朝职工,抢修与新建桥梁2294座。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铁路运输达到了800万吨,包括了志愿军后勤部队从国内运往前线的560多万吨。

通往前线的后方补给线终于顺利运转起来,前方战士也势如破竹,打了一个个胜仗。

后来,当朝鲜战场终于大获全胜后,军队的司令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彭德怀恍然想起1951年2月,他风尘仆仆回国,闯入毛泽东卧房,两人进行的一番长谈。他不禁感慨道:“这次主席给了抗美援朝战争一个明确的指示,那就是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这成为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段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