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雅克萨之战中,为什么装备先进火枪、有先进战术的俄国没打过清朝

2021-10-10 17:05:11

欧洲使用火枪“排队抢毙”的战术,在17世纪开始逐渐被各国接纳,“排队抢毙”正式名叫线列步兵战术,士兵手持枪械排成线列齐射,一条线列有二到四排士兵,由于火枪精度低,加上装弹速度的缓慢,所以,只有密集阵型的齐射才能最大限度地造成敌军伤亡。线列以发挥最猛火力为目的排列。极其重视军事的俄国自然也不会在这方面落下。

16、17世纪的俄国积极东扩,一路畅通无阻大片无人区轻松拿下,稍微有点人的地方都是极其落后的文明,抵挡不住强大的俄国,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全被俄国纳入国土,一直到了中国东北地区,才遇到一个有能力与之抗衡的国家。

1645年,俄国开始侵入黑龙江流域,遭到当地人的抵抗,俄国以雅库次克作为后方一直向黑龙江内部推进。此时的清国,关注重心则是中原王朝明朝,清和明之间战争已经进入高潮期,对于俄国的骚扰自然不能有重兵回击,于是要求已经归顺清朝的朝鲜和清组成联军向俄国反击,这在朝鲜历史上成为“罗禅征伐”,朝鲜派出的所有兵都是火枪兵,清兵有大炮和骑兵。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历史,我们能了解到当时东方的武器已经小幅度的落后于西方了,但是俄国史料对这次的记载则不同,1654年俄军与联军主力相遇,被联军火力压制,又被骑兵近距离屠杀,联军阵法娴熟,井然有序,俄军大败。但是黑龙江流域附近人烟稀少,清朝一撤军,俄国就卷土重来,于是清再次与朝鲜联军开启“第二次罗禅征伐”,虽然把俄军打回去,还是和之前一样,只要一撤军,俄国人就会打回来。

来来回回这么几次,一直到了1685年,清朝政权基本稳定下来,能腾出手来收拾俄国侵略军了,清朝发兵3000人围攻已经被俄国侵占的雅克萨,据俄国的记载清朝是出动了15000人,而俄国正规军只有450人,虽然在兵力上已经被碾压,但是清军的进攻并不顺利,清军只有少量的火枪兵,面对全员火枪守城,且作战经验丰富的俄军,迟迟不能破城。

但是俄军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缺乏重武器,等到清军推出来大炮之后,才攻下城池,俄军投降以后,清朝记载有700人投降,这和俄国记载的只有450人的史料是相抵的,在得到俄国将领保证不再侵犯清朝领土以后,将其遣送回尼布楚,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有少部分俄国人不愿意再回到俄国,随后被清朝接纳,编为俄裔近卫军。

随后再次和之前一样,清朝一撤军,俄国人就回来,再次占下雅克萨,并向莫斯科求援,从俄国的记载,到尼布楚和雅克萨的俄国人一共有826人,在17世纪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能派出几百人远征就已经是很尽力了。

在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和第一次差别不大,清朝出兵2100人,俄国记载清朝出兵8000人,俄国的火枪优势让清军只能依靠大炮攻城,俄国人又缺重武器,最后被清军攻破城池,随后两国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确定了清俄两国的边境线,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清朝,岭北属于俄国。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清朝,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尼布楚条约算是平等条约,但是俄国人是侵略者,清朝还和俄国人签平等条约,多少是有点“不平等”的。而俄国人认为失去了大片领土以及出海口,同样认为是不平等条约。

但两国接下来都没有再出兵交战,一方面清朝入关不久,多次镇压起义,南明也才消灭不久,平定三番也才刚过没多长时间,需要休养生息,战略重点也一直是盘踞在台湾的明郑政权。另一方面的俄国,17、18世纪的欧洲战乱不断,是绝对不能对远东有大规模远征的,今天组织几万人远征,明天莫斯科老家就能被偷,派小规模部队无异于送人头。

两国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后来清政府腐败才让俄国再次侵占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