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印度“婆罗门”:孩子出生就是贵族,拥有特权,杀人放火不判死刑

2023-10-19 17:05:04

在世界各地都在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时代,却仍旧有些地方,信奉出身论,觉得人生来就分高低贵贱,印度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

在这里不同种姓的人过得几乎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们之间很少通婚,甚至连从事的职业、吃饭的地方、交往的朋友、生活习惯等都大相径庭,泾渭分明。

虽然1947年印度建国之初就颁布法律废除种姓制度,但时至今日在,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无所不在,所谓的高种姓甚至还能享受令人匪夷所思的特权。


印度婆罗门种姓女孩儿

01 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一群雅利安人翻山越岭,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几处山口进入印度大陆。

这群人所自带的文化属性是赞美战争、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在到达印度前,他们就已经有了四处征战的经验。

因此这群人不但掌握了带金属尖头的武器,还能熟练地将马匹运用在战场上。当他们带着锐利的武器,驾驭着类似荷马时代希腊战车的车子,进入印度大陆。

由马匹所拉的战车上配备有一名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枪手,在战场上速度快,打击力度大,对原始的印度土着是发动了降维打击。


在击败了印度大陆的原住民后,他们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势力,在印度大陆上创造了吠陀文化和种姓制度。

根据《吠陀经》和英雄史诗的描述,雅利安人成了神勇的英雄,而被征服者则被说成“不信教”的贱民。

反正“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嗜血残忍可以变成高贵纯洁,就像今天的北美地区和大洋洲,还能看见多少原住民的影子和本土文化?

又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祖先原本不过是从本土流放过来的外来侵略者?


当雅利安人逐渐统治了印度地区后,种姓制度也被确立下来,源于征服者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是印度社会的顶端人物,地位不高的是吠舍、首陀罗。

除此之外,位列种姓之外的庞大群体叫“达利特”,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印度最底层的贱民。

为了让人们相信并安心地诚服于自己的命运,在文典《梨俱吠陀》中有这样的记载:创造之神梵天创造了原人普鲁沙,然后就用他的身体再次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

由他的嘴巴产生出的是第一等级的“婆罗门”,他们负责掌管宗教文化和祭祀,享有最崇高的地位和解释经典的权利;


普鲁沙的胳膊产生了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所以有他们负责军事、战争、管理国家以及忠诚地保护“婆罗门”;

有原人的大腿产生了第三等级的“吠舍”,他们一般是普通的平民,从事农、牧、工、商等职业,并承担各种赋税;

最后第四等级的“首陀罗”来源于普鲁沙的双足,他们是社会的底层,从事各种重体力劳动,不享有任何政治权利。

原先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当地原住民被视为是“不可接触者”,称为“达利特”,甚至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起初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


02 不同种姓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不同种姓的人在印度生活的差别之大,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婆罗门”在印度社会的特权无处不在,甚至连生孩子都享受保护,而这其中又包括三项核心特权:

一是永世免税,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不缴纳税款;

二是“解释古经”,拥有经典解释权,可以扮演“神的代言人”,理所当然地以披着神明旨意的外衣,从精神源头上把控整个印度的思想;

三是免除死刑,由于他们出生的神圣性,无论犯下何罪,纵然是杀人犯火,也不能被判处死刑。


当然并不是所有婆罗门都有那么多特权,婆罗门内部也有非常严格的等级。而低种姓的人生活得有多卑微呢?

除了很难得到平等的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以外,他们做最苦最累的活儿,住在最穷最脏的地方,缴纳高昂的赋税。

吃饭不能和别人同桌,小商店里卖水给低种姓的人会专门准备一次性陶杯,喝完就摔了,通婚不用想,就连死都不配在高种姓的地盘上火化。

《印度时报》曾报道过一个新闻,2020年7月在北方的邦塔库尔社区,一名因病死亡的女性在将被火化时,一群高种姓男子出来阻挠。


原因竟然是这个火葬堆靠近泰姬陵附近,是地位的象征,而死者是达利特人,他们没有土地权,也没资格使用这片土地。

当这些所谓“高贵”的人把尸体从火葬堆上移走的时候,该名去世女子的丈夫只能选择妥协,将遗体运送到4公里外的另一个火葬场进行火化。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每个种姓内部又衍生出很多亚种姓。

而印度大陆也曾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入侵者,他们也曾带来一些变化,例如印度的穆斯林就不属于种姓制度中的任何一个种姓。


印度穆斯林

现代社会许多新出现的职业则根本无法划分到种姓制度中的任何一种,因此现在的印度,一个外来者从表面上很难真正了解种姓制度。

但种姓制仍然作为印度社会的潜规则而被许多人默认,甚至影响到移民海外的印度人。

比如,一个低种姓的人坐在飞机上,如果遇到高种姓空乘,那他会不敢接受对方的服务。

即使移民海外,种姓制度和它带来的歧视也在影响着异国他乡的印度人,连《纽约时报》都曾刊登过一篇题为“硅谷中的种姓幽灵”的文章。


在自由、民主和高科技的代表硅谷,随着印度员工的增加,这样一个种姓文化依然渗透了那里的社会。

去年思科公司一位印度工程师控诉,他的两名印度裔上司对他实行了种姓歧视,而公司HR居然表示“种姓歧视不犯法”。

并任由他的上司剥夺了他的2项技术领导职务,并在此后2年间对他持续打压。

而各大高科技硅谷公司则有多达200余名印度“贱民”表示自己正遭受着一样的困境。


03 种姓制度面临巨大冲击

当然,现代社会,“婆罗门”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了。

前面我们提过,1947年印度建国时就把废除种姓制度写进了宪法,在第15条宪法中规定:“禁止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的歧视,所有公民不因其种姓而在进入和使用商店、餐馆和公共水井等方面受到限制。”

因为种姓制度的存在给印度造成的弊端和整个印度社会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为了消除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印度政府甚至以法律形式强制要求在议员席位、招收公务员以及大学录取比例当中必须给予低种姓民众一些照顾,现在这种照顾还在不断加强。


而如今印度的总理莫迪的父亲是开小卖店的,不算是什么背景人士。并且,印度总统考文德也是出身农民家庭。现在印度两位当权人,都不是所谓的高贵出身。

可见印度政府的这一努力还是对社会带来了一些改变。

可是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彻底改变的,而且要撬动一个阶层的利益,切除社会痼疾又谈何容易呢?

不过,在印度也一直有人为消除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而努力着。

20世纪30年代,圣雄甘地就提出应该提高贱民地位,把他们改名为“哈里真”,意思是“上帝所爱的人”。


莫迪

知名演员阿米尔汗也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他曾勇敢地通过电影和在现实社会中的呼吁民众来公开的反对种姓制度,也制作了为女性说话和对不公平制度发声的良心节目——《真相访谈》。

他把印度的一切问题都搬到了大荧幕上,让人可以直面这些血淋淋的现实,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唤醒更多人来和他一起努力消除这些弊端。

他曾经对媒体说:"我出生在这个国家是我的无奈,如果我的子孙后代出生后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个样子,就是我们的无能了"。

他的努力也让更多人加入了反对种姓制度和印度社会各种歧视的浪潮。


阿米尔汉的真相访谈节目

2019年,印度导演安布哈雅·辛哈所拍摄的高分电影《第十五条》,就通过一名高种姓、刚入职的热血警探阿杨调查三个未成年女孩失踪和被杀案的过程,揭露了印度某个下等村庄的罪行,以及深入骨髓的种姓制度带来的黑暗、冷血和无耻。

在电影中他没有选择顺从传统的种姓制度,而是听从内心本能的呼唤,为正义而战,电影的最后,阿杨带着警察和低种姓的穷人坐在一起,吃着一样的食物喝着一样的水。

虽然我们知道这只是导演的良好心愿,但我们也愿意相信这一天在印度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种姓制度对当代印度的影响》

《种姓与印度教社会》

前瞻网:《印度将种姓制度输出到美国硅谷,科技巨头称种姓歧视不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