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大禹九鼎,这个被无数人觊觎的国之重器,真的存在吗?

2020-12-07 08:56:37

导语

在中华大地上流传着古老而又传奇的故事,在众多的传说与流言中,流传着一个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国之重器——“大禹九鼎”的故事。几千年来无数帝王绞尽脑汁想要得到这个宝物,但它的下落却是成了一个未解之谜。那 “大禹九鼎”这个国之重器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九鼎

一、“大禹九鼎”的故事传说

5000多年前,有一位被人们尊称为大禹的人,率领民众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帝将帝位禅让给大禹。相传大禹继位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取九州所献之铜铸造九只大鼎,并在大鼎之上铸上九州之山川地貌、珍奇怪兽等,以供众人观赏。自此大禹九鼎成为整个天下的象征。

大禹

历代君王都想得到“大禹九鼎”以证实自己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据传,商成汤推翻夏桀后,得“大禹九鼎”迁到首都亳城;

周武王起兵推翻商朝之后,得“大禹九鼎”而示于天下;

周成王继位,得“大禹九鼎”而迁到陪都洛阳,以示天下牢牢掌握在周天子手中;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破洛阳,“大禹九鼎”落到秦王手中。次年秦昭王命人将“大禹九鼎”运到咸阳,半路其中一只落到彭城(今徐州附件泗水之中),久寻而未果。

泗水捞鼎

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久寻余八鼎而未果。

刘邦 剧照

从此大禹九鼎就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二、“大禹九鼎”下落何处?

虽然历代君王都想找到这“大禹九鼎”,以为自己掌握最高政权的依据和合法性,加强自己的权威,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么“大禹九鼎”去哪了呢,这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关于“大禹九鼎”的下落,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入秦说

之前说过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东周,将“大禹九鼎”运到咸阳。可是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因为据记载在运送过程中居然有一只落在了彭城(徐州泗水附近)。

秦昭王 剧照

但是从洛阳往咸阳的方向是西方,可彭城却是在洛阳的东边,无论怎么去运输都不可能将其中一只落到彭城,这个矛盾无法解释,这个说法也就很难成立。

说法二:沉没说

此说法是司马迁提出的。

“宋太丘而亡,而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之下”。——《史记·封禅书》

司马迁《史记》

意思是说宋国亡了以后,大禹九鼎同时被沉没到彭城泗水之中。可是要知道宋国是商朝天子后代的国度,一个代表着周天子权威的大禹九鼎怎么可能迁到代表前朝统治者后代的国度中呢?所以这个说法也很难成立。

说法三:销毁说

此说法认为在周王室衰微,眼看政权将要不保之际,担心“大禹九鼎”落到某大国手中,使其获得最高政权的合法性。为此周王室将“大禹九鼎”销毁了,变成钱花了,还解决了经济困难。

周赧王 剧照

这种说法更是荒唐,不管怎么说,再怎么经济困难,也不会把自己天子合法性象征的九鼎给化了吧。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以“大禹九鼎”真实存在为依据而做出的猜测。

三、“大禹九鼎”其实是虚构的?

长期找不到“大禹九鼎”后,人们开始怀疑,怀疑“大禹九鼎”存在的真实性,据专家学者分析考证,主要有两点依据:

《左传》

依据一:更古代的文献中没有相关记载。大禹九鼎最早的记载是在战国时期的《左传》,但在比《左传》更早的《尚书》《诗经》中都没有出现“大禹九鼎”的相关记载。要知道《尚书》是十分重要的典籍,它描述了夏商周三代的王权更迭,如果说“大禹九鼎”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没有道理在这本书中只字不提。

《尚书》

依据二:没有相关考古材料的证据。大禹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那个时代青铜制造工艺刚刚起步,在已发掘的夏王朝遗迹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制品就是“三件爵”,是在二里头发掘出土的。“三件爵”形制简单,工艺粗糙,离青铜大鼎的制造工艺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三件爵

依据三:关于“大禹九鼎”古代文献描述的真实性存在疑惑。

“铸鼎象物”——《左传》

在最早描述“大禹九鼎”的《左传》中记载“铸鼎象物”,之前我们也提过说“大禹取九州所献之铜铸造九只大鼎,并在大鼎之上铸上九州之山川地貌、珍奇怪兽等”,暂时发掘的遗迹中没有发现夏朝的大鼎,但是以商代的大鼎来看,即使是青铜制造工艺已经成熟的商代也无法制造出记载中的“山川地貌、珍奇怪兽”等内容,这种内容上的夸张恰恰证明了“大禹九鼎”的虚构性。

商代 大鼎

“大鼎方形三足”“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墨子》

还有《墨子》中记载“大鼎方形三足”“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不迁而自行”。就是说“大禹九鼎”是方形的,但是有三条腿,不烧火自己会做饭,不搬它自己就藏起来了,不动它自己也会跑。以及更夸张的《战国策》中记载的“周武王得九鼎,每个鼎需派九万人才能搬得动”。这根本就是神话传说了。

《战国策》

四、为什么要虚构呢?

如果说“大禹九鼎”极其有可能是虚构的,那么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大禹九鼎”,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据专家学者分析,之所以虚构“大禹九鼎”可能有以下几个目的:

九鼎八簋

第一:象征王权。直到商朝中期,鼎才开始作为专门用来祭祀的礼器。到了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定下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可以说直到周朝才用“九鼎”来代表天子的等级。之所以虚构大禹制造九鼎,极有可能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在百姓心中威信太高,虚构者想借助大禹在民众心中的威望来提高“九鼎”的神圣性与权威性。

第二:维护天子的合法地位。到了东周时期天子权威下降,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在争夺最高权力,而且开始使用九鼎八簋,所以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和权威,编造出“大禹九鼎”的故事。

刘邦斩白蛇起义

到了汉代关于“大禹九鼎”的故事就更加完备了,甚至是走向了神话。前文中说到有一只鼎落到彭城泗水之中,那为什么偏偏落到泗水之中呢?因为汉高祖刘邦曾担任过泗水亭亭长,这是在为刘邦当皇帝提供合理性的依据。汉代的建立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高祖刘邦一非周天子后裔,二非六国贵族后裔,一介布衣的他开始编造大量的神话,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加当皇帝的合法性。

后记

即使可能“大禹九鼎”是虚构的,但它却是永恒的。

时至今日,这个“国之重器”最重要的不是它是否真实,而是它所代表的“大一统”思想已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天下一旦一统就表示着和平时期的到来,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它代表着百姓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