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明朝传位16帝,将他们名字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2021-08-09 17:05:05

1644年,大明末帝朱由检步履蹒跚走上煤山,看着陷入战火的京城,面色决然,脱下蓝色袍服,手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自缢在歪脖树上,留下了大明最后的悲壮。


崇祯帝即位后,殚精竭虑,在位17年就发布了六次“罪己诏”,他勤政廉政,大力改革,他的勤政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末清初的张岱评价道: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崇祯继位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内有宦官、东林党蚕食朝政,腐朽不堪,外有后金入侵,加上连年天灾,流民剧增,闯王李自成一呼百应,浩浩荡荡又拉起了一支起义军,朱由检所接手的本就是一个烂摊子,又如何留得住大明。


明朝起于朱元璋,他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减免赋税;为了尽快恢复北方的经济,采取了大移民政策,朱棣夺位后,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更是亲征漠北,稳定了边疆地区。

郑和下西洋时,又大量了引入外资,明朝出现了短暂的商业集贸和资本主义萌芽,朱棣去世后,其长子朱高炽继位,偏时年龄颇大,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朱瞻基因此继位,他采取德政治国,继续派郑和下西洋。

明仁宗、明宣宗时期息兵养民,经济富强,此时的明朝也步入了极盛时期,最能体现盛世就是人口,后世学者估计仁、宣时期人口已经达到为两亿。


在历史上明仁宗、明宣宗也常常被比作汉朝的汉文帝、汉景帝;不过汉朝还有汉武帝、光武帝;明朝在这之后,就由盛开始转衰,传到朱祁镇这一代先后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虽说后世明帝也有功绩,但都难以恢复以往的盛世局面,万历帝更是怠惰朝政;努尔哈赤也发布了“七大恨”开始伐明……历朝历代祸端根植已久,到朱由检继位,所有的冲突和矛盾接二连三的爆发,而朱由检在位17年换了17个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导致缺官,他又不得不起用大批太监,扶持私人势力,从根本上,朱由检也没有解决这些弊端。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


明朝传位16帝,除太祖朱元璋外,将另外十五个人的名字连起来,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古代的封建王朝有“五德说”,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明朝为火德说。

我们来看看明朝皇帝名字当中的一个单字:炆、棣、炽、基、镇、钰、深、樘、照、熜、坖、钧、洛、校、检。

从正常的继位顺序来看应该是朱棣那一代,然而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就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从朱棣往后看,会发现一个五行相生的现象: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如此这般循环不止,生生不息。

不仅是这些皇帝的名字,皇室成员的名字都带着“金木水火土”,但是带着这些偏旁的字十分有限,明皇室就只能自己造字,庞大的皇室成员,也出现了各种类型奇奇怪怪的名字。

朱元璋规定的起名方式,除了有自己的特殊寓意外,还为后世的人创造了一张元素周期表。


清末年间,徐寿接触了西方的化学,学化学肯定要先学元素周期表,不过元素表上都是俄文,没有对应了汉字,徐寿只能将它们翻译成同音字,最好这些同音字能够代表这些元素的常态。

徐寿仔细一想,相当了明皇室成员的名字,于是就用他们的名字对应化学元素,就这样创造出了一张汉化版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