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既不识字,也不会带兵,他为何能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2024-03-08 17:05:04

他既不识字,也不会带兵打仗,就是这样普通的一个人,为何能被授予“开国少将”的军衔呢?

他就是赵章成,作为开国少将中特殊的存在,他凭借一项特殊的技能成为我军的一张王牌,多次在战斗中立下奇功!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技能,让赵章成从普通士兵一路走到开国少将呢?
一、赵章成是如何成为神炮手的

1905年,赵章成出生在河南洛阳,虽然他天资聪慧,但是因为家境贫穷的缘故,赵章成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也导致他的文化程度不高,除了自己的名字几乎不认识什么字。

赵章成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为了生计他每天都要和父亲贩肉,生活过得非常拮据,有时候温饱都没办法得到保障。

北伐时期,冯玉祥带领西北军来到了洛阳,并在入城后开始向当地的百姓分发粮食。

看到这一幕后,赵章成认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只有参军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他追随冯玉祥加入了西北军,开始了自己传奇一生的军旅生涯。

当时的西北军正在挑选士兵开展技能培训,聪明的赵章成幸运地被选中,开始被作为一名炮兵来培养。

当时冯玉祥和苏联方面的关系不错,苏联还专门派出了一名炮兵教官来到西北进行支援训练。

有了高人的指点,再加上自己肯下功夫,赵章成技术很快便有了提高,并且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在一次训练中,苏联教官正在给大家讲解理论知识,但赵章成大字不识一个根本听不进去,索性开起了小差。

苏联教官发现后,要求赵章成对着两百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如果两发内不能命中今晚就不能吃饭!

只见赵章成不紧不慢地走到了炮前,蹲下去闭上眼左瞄右看,在确定了目标方位后,将炮弹装入了迫击炮中。

随后炮弹划出了一道精美的抛物线,精准的落到了距离木匾不足半米的地方,成功地将目标掀翻。

看到眼前的一幕,教官直接惊呆了,连忙问赵章成之前在哪里学习的打炮。

在得知这是他第一次打炮后,教官更是不敢相信一个新人竟然能做到首发命中,但他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伙,其实是一个天赋异禀的炮兵天才!

1931年宁都起义后,赵章成加入了红军,并凭借自己高超的炮兵技能成为了红三军的炮兵连长。

恰逢红军在反围剿战斗中从敌人手中缴获了大量的各型火炮,决定对炮兵和工兵进行整编组建炮工营。

红军当时十分缺乏技术人才,对于赵章成这样有深厚炮兵功底的人才自然非常重视,于是赵章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红一团炮工营的营长。

虽然成为了营长,但因为当时弹药匮乏的限制,红军在战斗中能用的炮弹都屈指可数,平日更是没有多余的炮弹用来训练。

但这并难不倒赵章成,通过摸索他发明了一种无实物的训练方法,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充当训练器械,甚至就连扫把都被他当作炮筒来训练士兵。

就这样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坚持后,赵章成成功地让新兵们掌握了开炮的基本技能。

除了训练新兵,赵章成对待自己更是“心狠手辣”。

平日无论是行军还是休息的时候,赵章成总会随便找一个物体当作参照物,然后对着这个物体一瞄就是半天。

在如此魔鬼式的训练下,赵章成对于开炮中需要的技术动作形成了深刻的肌肉记忆,即便没有测距仪或者标尺,他只需要用眼一看就能测算出相关参数,极大地缩短了开炮所需的准备时间。

此时的赵章成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神炮手!而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随后的战斗中屡次立下奇功,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赵章成化身神炮手,屡次在战斗中立下奇功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军被逼至乌江,此时能否成功渡江成为红军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

1935年1月,红四团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抵达乌江,准备对河对面的国民党阵地进行佯攻,以此吸引国军的注意力,从而掩护大部队过江。

随后红四团组织了十八名壮士,由后来的开国中将孙继先亲自带队,准备搭乘两艘小木船在夜色的掩护下强行抢占敌人的阵地,从而为大部队渡江提供掩护。

就在突击队前行至一半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意外,国民党察觉到了靠近的红军小队并立即对其开火,这也让红军的偷袭计划落空。

为了掩护这十八名壮士,刘伯承作为前线总指挥,命令我军机枪阵地开火,对敌人进行压制从而为突击队登岸做准备。

单纯依靠有限的几挺机枪并不能起到压制敌人的效果,于是刘伯承又紧急调来了炮兵进行支援。

但此时炮工营因为长期激烈的战斗,消耗已经过半,只剩下了一个连的人员。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无法得到补给,赵章成手中也只剩下最后的五发炮弹!

不仅如此,带来的两门迫击炮也十分破旧,就连发射所需的底托早就不见了。

面对危急的战场形势,刘伯承还是命令赵章成向敌人的两个碉堡进行打击。

因为没有底托的缘故,赵章成只能一只手抬起炮管,在经过短暂地瞄准后用另一只手将炮弹放入了炮管中。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枚炮弹竟然打偏了!正当所有人都焦急万分的时候,赵章成却显得十分淡定,随后经过重新测绘,他快速将剩余的四枚炮弹全部打了出去。

这四枚炮弹准确地落在了最应该落到的地方,将敌人的两个碉堡和两处重火力点悉数摧毁!

我军的十八名勇士趁着敌人火力的空窗期抢占了滩头阵地,并以此作为支撑掩护大部队渡江。

最终大部队成功渡江,倘若不是赵章成神奇的四炮,那么红军想要成功渡江绝非易事,一旦渡江失败,历史都恐将被改写!

经此一战,赵章成在红军的名号也被打响,毛主席亲自授予了他“神炮手”的称号!

在抗日战争中,赵章成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日军的冈崎大队在关家垴被八路军包围,但是因为火力差距我军始终没能攻下敌人的阵地,还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久攻不下之际,赵章成再次显示他的威力,只见他带领着七名战士和三门迫击炮来到了提前预设好的发射阵地。

随后训练有素的战士们快速做好发射准备,赵章成则依次将三门炮进行瞄准击发。

就这样在一众人的默契配合下,赵章成硬是在不到十分钟里发射了240枚炮弹!

只见敌人的阵地瞬间就被火光所覆盖,十几处火力点都被成功拔出,惊慌失措的敌人瞬间乱了阵脚,我军也乘胜出击一举拿下了敌军阵地。

在被我军俘获后,幸存的日军军官还坚称这种火力至少需要一个炮兵排才能做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此宏伟的炮击竟然只是一名炮长带着七名炮兵完成的。
三、赵章成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解放战争后期,赵章成成为我军炮兵师师长,为了表彰他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邓小平还亲自为他签发了一张嘉奖令,并表示他的无产阶级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军火力的不足。

随着解放战争的局势日渐明朗,赵章成被中央从前线调到了后方,专攻火炮和弹药的改良工作。

在退居二线之后,赵章成并没有闲下来,身为师长的他仍然坚持深入基层,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亲自指导训练,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高了我军炮兵整体的水平。

虽然赵章成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相比于带兵打仗,他更加善于亲赴一线用自己出神入化的炮术克敌,赵章成可以说是我军当中最像士兵的师长了。

即便如此,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部队首长都对赵章成赞不绝口,最终在1955年我国的第一次授勋仪式中,赵章成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对他的高度肯定。

成为少将后,赵章成依旧没有放弃对创新的追求。

当时军队高层提出了想要一款可以用于近距离火力支援的便携式火炮,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关,赵章成以迫击炮为基础,成功研制出一款可以平射的直射炮。

同时,他还根据这款火炮的用途发明出了一款高粱杆炮弹,这款炮弹不仅射程更远,同时还拥有着更高的精度,配合直射炮使用可以完美地契合我军的火力需求。

即便到了晚年,赵章成依旧积极投身一线工作,在1965年进行的全军大比武中,赵章成凭借自己扎实的炮兵基础,取得了许多成绩,神炮手称号名不虚传!

林总甚至将赵章成的炮术直接称之为艺术,为了将他绝妙的技术记录下来,八一制片厂还专门为他拍摄了一部教学片,并在全军播放。

1969年,赵章成少将因病去世,享年64岁。

葬礼上,赵章成的灵前赫然摆放着两门迫击炮模型,这正是对他将一生奉献给共和国的火炮事业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