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败局已定的1944,为何德军死战不退,拒绝投降,背后有三大原因

2021-01-29 09:08:18

战争打到没有办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时候,或者出现绝对的劣势,一般来说和谈甚至投降会是最后的选择。然而,二战中的德国可谓是打到了最后,直到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自杀身亡,柏林实际被苏军用蛮力攻克的情况下才终于放弃抵抗。从作战的角度看,德军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投降的。


从当年的情况看,其实到了1944年,甚至1943年下旬,任何人都看得出来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决定性地不利于德国,单纯按照参战国的综合工业能力和人口规模来算,德国就像一只苍蝇一样会被拍死。

战场上的情况同样如此,尽管德军在很多基层的战斗中展示了较强大的战斗力,都却输掉了几乎全部会战。在东西两线都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按理说,1944年那些德国指挥官就应该发现必败无疑,并选择投降才对。

但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德军坚持战斗到了1945年4月,德军真正的崩溃发生在1945年4月下旬,即使是在1945年的春季,苏军仍然在柏林战役中付出血的代价,美军同样在莱茵河周边出现过万的阵亡人数,足见德军即使在那个时刻仍然继续战斗。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撑了德国人继续战斗呢。单纯说他们都被希特勒洗脑才战至最后一刻,是不恰当的,可能有以下三个因素,促成了德军战斗到最后。


首先,德国的军事文化中,就强调以寡击众,腓特烈大帝时期的德军就是靠着少数人马一再获得胜利,一战期间的德军同样用少量军队对抗数量更多的对手。德国军队实际上早就习惯了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战斗,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仍然不打算放弃。即使在1944年中旬,德军中不少人仍然没有失去希望,部分指挥官认为还有可能促成逼和的局面。

在1945年初,德国大约还有250万部队,其中100万是精锐王牌,拱卫首都的有80万人,德国在盟军库尔兰包围圈中还有大约30万人,在捷克斯洛伐克有大约40万到50万,南欧的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有30万人左右,此外,匈牙利还有德国最强的党卫军装甲部队驻扎。

德军主张坚持打下去的群体数量不会少,且并不是缺乏能力的人,德军第一名将曼施坦因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曼施坦因直到1944年仍然认为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卓越指挥,大规模地给苏联军队放血,达到让苏军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从而实现东线逼和的目的。这样的想法今天看起来可能很荒谬,但是从诸多德军将领的回忆录看,曼施坦因的观点不无市场。


除去认为仍然存在以战逼和可能性的因素外,盟军方面的最后通牒,本身也让德国有继续战斗下去的意愿。在1943年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同盟国集团首次提出要求轴心国集团无条件投降,而且这一点后来再三得到了盟军方面的确认。这就从根本上断绝了和谈的可能性,德国只可能无条件投降,或者继续战斗下去。

显然,无条件投降的选项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德国军队中即使很多人知道战争难以打赢,但是比起无条件投降,他们宁可继续战斗下去,因此雅尔塔协议中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的这一条,后来也被批评为反而为轴心国集团将民众和政府捆绑在一起提供了便利。

最后,还有一个特定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仇恨。欧洲的反苏情绪一直非常浓重,德国内部也是如此。由于德国的入侵,苏联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战后统计约有2600万苏联人因为苏德战争和死亡,相比之下苏联人对德国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东线的血腥厮杀,德国和苏联之间更是有了不共戴天之仇,无论是苏军还是德军,落到对方手里基本没有好下场。


苏军攻入德国之后,即使客气地说,苏军也没有对德国平民保持多少友好。因此,德军在东线的抵抗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即使是明知必败也要继续打下去,甚至是为了西部盟军能够占领更多土地,掩护民众逃到西部,这是战争最后阶段很多德军战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