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汉武帝破匈奴围城,胜败之间,天意难测,历史变局何以而生?

2024-02-19 17:05:02

文 | 喜盼晴

编辑 | 喜盼晴
前言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汉武帝时期的平城之围是一段战略博弈和历史谜团。

长城的边陲,匈奴的压力,以及汉朝雄心勃勃的抵御,构成了这场充满波澜的历史篇章,这段历史,记录了汉武帝聪明智慧的决策,以及匈奴领袖的智谋和反复。

在平城之围的背后,是汉武帝军事雄心的初现,也是匈奴与汉朝博弈的开端。

让我们穿越时光,走进这个古老的时代,一窥汉武帝如何面对逆境,匈奴又如何在千钧一发之际反转局势。

汉匈关系演变与战略决策

华夏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是农耕社会,而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一直备受紧张,早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战国时期的秦国、赵国、燕国都曾建造长城,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修建长城,并在边境驻扎大量军队,以对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

汉朝建立后,匈奴对中原王朝仍然构成威胁,当匈奴大兵压境,攻打太原,直逼晋阳,刘邦决定亲自出征,解决这一危机,这次出征却变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刘邦差点丧命,刘邦到达晋阳后得知,匈奴单于冒顿率军驻扎在代谷。

冒顿单于是一位极具智谋的领袖,匈奴在他的领导下变得异常强大,他精心策划,命令将军将精兵良马藏匿,只留下老弱病残,以欺骗汉使者,刘邦派遣十个使者去侦查,他们回报说:“匈奴可击。”刘邦听信情报,决定主动进攻。

当时正值寒冬,天寒地冻,刘邦率领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艰难,刘邦提前抵达平城,成为与匈奴对峙的前线,冒顿单于看到汉军到来,而且刘邦率先抵达,感到机会来临,便采取诱敌深入的计谋,四十万匈奴骑兵突然冲出,将刘邦困在距离平城几里的白登山,形成严密的包围。

刘邦陷入极为窘迫的困境,被匈奴骑兵围困,眼看刘邦岌岌可危,冒顿单于却做出了令人费解的决定,主动撤开包围圈,为刘邦开辟一条突围通道,为何冒顿要这么做,千古未解之谜。

据文献记载,刘邦接受谋士陈平的“秘计”,通过单于的夫人(匈奴称为阏氏)的劝说而获救,阏氏告诉冒顿,如果他杀了汉朝皇帝,那片土地是否适合匈奴居住,而且汉主也有神灵护佑,最好还是放过他,冒顿听从阏氏建议,放走了刘邦。

历史学家猜测,此事背后可能有重大交易,刘邦很可能向匈奴称臣,这场战役后,匈奴对汉朝形成了战略优势,汉朝主要通过和亲、财物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在吕后和汉文帝时期,匈奴对汉朝傲慢无礼,而汉朝对匈奴卑躬屈膝,频频送礼以求安宁。

匈奴单于在给吕后的信中,表达了多次到边境的愿望,实际上是一种威胁,吕后等人选择忍耐,通过送礼的方式维持和平,汉文帝时期,双方仍保持这种关系,匈奴单于的回信用纸稍大,语气更狂傲,压制汉朝。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面对匈奴的请和亲请求,朝廷上大多数大臣主张维持和亲政策,避免正面冲突,武帝虽然接受了这一意见,但并不打算长期维持,他计划采取实际行动,扭转局势。

这段历史是中国古代对抗游牧民族的一部分,反映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试图通过实际行动改变和亲政策,但却陷入了匈奴的计谋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与北方民族长期对峙的一个缩影,为后来的边疆治理和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对匈奴的初战

汉朝时期,北方边境有个地方叫雁门郡,处在与匈奴交界的要害位置。在雁门郡下面有个县叫马邑,地处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这个地方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叫聂壹的人展开,聂壹是当地的有钱人,经商头脑聪明。

因为雁门郡靠近匈奴,他经常偷偷跑到匈奴那边,把一些汉人的货物卖给匈奴人,算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外贸商人,聂壹通过一位叫王恢的官员给汉武帝献策,他说有办法引诱匈奴单于带兵进攻汉朝边境,然后汉朝可以设伏在几个关口,打一场伏击战,重创匈奴。

这个计划引起了朝廷内部的激烈争论,支持的人认为匈奴一直侵扰汉朝边境,应该让他们知道汉朝的威严;反对的人则担心匈奴不好对付,提到了刘邦曾经在平城被匈奴围困的例子,认为风险太大,最终汉武帝决定支持这个计划,开始了历史上着名的“马邑之谋”。

聂壹回到匈奴,诱使匈奴单于派兵攻打马邑,他在内部还有办法杀掉马邑的官员,使得计划更加顺利,汉武帝在边境准备了三十万大军,分成四路埋伏在马邑城外的山谷中,同时御史大夫韩安国被指定为护军将军,负责协调四支军队。

匈奴单于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攻打马邑,但在前方百里处,他发现奇怪的景象,大量的牲畜却没有人放牧,他怀疑有诈,先攻占了一个汉人亭哨,正好有一个雁门郡的官吏在亭哨里,被匈奴俘虏,这位官吏为了保命,将汉军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匈奴。

匈奴单于得知后,大感惊险,迅速撤退,他甚至将这个汉朝官吏封为“天王”,认为是老天保佑他才得以幸免于难,汉军只能放弃原计划,改为追击匈奴,由于匈奴撤得太快,汉军未能追上,最终也只能作罢,这次采取对匈奴的主动行动,兴师动众,却最终无功而返。

这次失败对汉武帝来说是一次教训,但他并没有轻率处置,这次战役的经验为后来对匈奴的战争奠定了基础,虽然起初面临挫折,但汉朝在这次失败中学到了很多,为未来的外交和军事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邑之谋与匈奴战略失误分析

古代的事情有时候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实际上就是一群人在搞政治游戏,争权夺利。我们先来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汉朝政府对付匈奴这帮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很头疼。有一天,有个叫聂壹的商人想了个主意,说我们先设个陷阱,引匈奴的单于上套,然后大家一起出击,把匈奴打个措手不及。

聂壹找了个叫王恢的官员,把这主意传达给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可是,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

汉武帝听了这个主意,觉得挺好的,就集结了大军,准备出发,结果,王恢领着一支军队去追击匈奴的单于,可一点战果都没打着,反而被匈奴人躲过去了。汉武帝生气了,觉得这次行动一点用都没有,于是找了个替罪羊,就是王恢。

汉武帝责问王恢为什么没有追上去,王恢怎么劝也没用,最后被定了死罪,可怜的王恢只能拿出重金贿赂当时的大臣田蚡,希望能救自己一命,田蚡想了想,找了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商量,说杀了王恢未免太冤枉了,王太后觉得有理,就跟汉武帝说服他不要杀王恢。于是,王恢得以保住一条命。

不过,汉武帝生气归生气,对王恢的态度可不怎么样,对于汉武帝来说,如果不杀了王恢,我怎么向天下百姓交代呢?这句话传到了王恢的耳朵里,他知道自己没法活了,于是选择了自杀。

对于王恢的死,史学家班固觉得挺可惜的,可是另一位史学家司马迁对王恢的死却不同情,他觉得王恢是个庸才,一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为了理解这两位史学家的不同态度,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他们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司马迁觉得汉武帝雇了一帮不靠谱的人,都是些只图谄媚取宠,不懂军事战略的家伙,所以才会搞出这么个乌龙。而班固则认为这次行动的失败主要是汉武帝的责任,因为最终的决策者是他,应该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总的来说,王恢的死其实是一个政治斗争的结果。他提出了一个主意,结果失败了,被当成替罪羊。这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中的权谋和尔虞我诈。

汉武帝马邑之谋

汉武帝对王恢为何如此气愤,非要他以死谢罪?这其中究竟有何原因?我们回溯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汉武帝决定出兵马邑,实际上是一场针对匈奴的军事行动。然而,这次战役却被匈奴单于聪明应对,最终以失败告终。汉武帝面对失败,并不是一味责备王恢,而是思考着整个战局。

在这场战争中,汉武帝并没有明确指定一个统领全局的主帅,而是分别由四位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其中包括了李广、公孙贺、李息等着名将领。此外,韩安国被任命为护军将军,负责协调和督导四位将军。但奇怪的是,在史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对于这次行动的主帅却没有明确的记载,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一种可能是当时并没有另设主帅,而由韩安国负责前线的协调。然而,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当时的主帅实际上就是汉武帝自己。

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同,因为如果有其他人担任主帅,按理说是可以记录的,而汉武帝自己亲自指挥的情况,可能会因为触犯某些忌讳而未被明确记载。

在历史学者刘向的着作《新序·善谋篇》中,有一段记录明确记载了汉武帝亲自带兵在马邑设伏,试图围攻匈奴单于,但由于谋划还不够周密,最终未能达成目标。

为什么汉武帝对王恢如此气愤,非要他以死谢罪?从刘向的记载来看,这次战役的失败使得汉武帝深感扫兴,因为他亲自出征,率领大军,结果却一无所获,空手而回。这层怒气肯定比汉武帝委托别人出征来得更大,对于王恢,他不仅是失败的代表,更是让汉武帝颜面扫地的象征。

而对于为何没有明确指定一个主帅,或者为何汉武帝自己没有亲自记录这次战役的情况,这可能涉及到当时的政治风险和忌讳,或许汉武帝认为,个人的亲自出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威严,但由于失败,可能也有担心面子上挂不住的顾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于这段历史,一方面明确的记录缺失,另一方面对于王恢的惩罚更显尖锐。

汉武帝对王恢的气愤和追求谢罪,实际上是他个人面对战役失败的一种表达。而没有明确记录主帅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政治和面子的考虑。

结语

在“马邑之谋”的战略举措中,汉武帝雄心勃勃,企图通过伏击匈奴实现对其的重创,计划最终因泄密而告失败,匈奴单于聪明应对,汉军无功而返。

这一军事行动虽未达预期目标,但却标志着汉朝开始采取主动对抗匈奴,奠定了后来对外扩张的基础。

汉武帝在面对失利时,没有轻率处置,而是反思战略,为后续更为成功的对匈奴战争奠定基础,历史总能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在挫折中寻找新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