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被志愿军20分钟打崩溃的荷兰,60年未公布伤亡,直到2013年才公布

2024-01-04 17:05:04

这是一桩被人遗忘的历史。1951年1月,当志愿军决定启动第四次战役,对恒城发起进攻,一支不超千人的军队却阻拦在了这条前进线上。

他们长得像欧洲人,但英文却说得极差。千人的队伍不到20分钟就被志愿军击溃,四散而逃。


直到战役结束大家才知道,这支队伍原来就是不可一世的荷兰军队。最有趣的是,战争结束后60年里,荷兰军队选择对此役缄口不言,直到2013年才公布了真正的伤亡情况。

那么,中国与荷兰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呢?荷兰军队又为何20分钟就被击溃了呢?

渊源

所谓“兵不厌诈、出奇制胜、兵行诡道”,这些词其实讲得就是一个用兵巧妙,以少胜多的办法。

但荷兰这个曾经被称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弹丸之地,却从不把我们五千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当一回事。

早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我国还在经历帝王统治时期,荷兰就已经能与“日不落帝国”比肩,足以证明其当时的军事实力。


所以,荷兰虽觊觎我国的财富,想要与中国互通海上贸易,但他们暗地里却对我国台湾进行了侵占。

和所有侵略者一样,荷兰在台湾烧杀抢掠,当他们拿着枪支扫射的时候,台湾民众却只能举起石头、棍棒还击。因此,在他们心里,中国似乎会永远保持弱者的形象。

直到民族英雄郑成功横空出世,派卧底潜伏刺探敌情,又以数百艘船围攻荷兰,最终竟打败了以海军闻名的“海上强国”荷兰,这才结束了荷兰对台湾长达三十年的侵占。

然而,荷兰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一直未有变改,即便当初被郑成功打败,他们也只认为郑成功险胜。


所以,当美国以“联合国”之名要求所有联合国成员务必援助南朝鲜军队的时候,荷兰也站了出来。

只不过,荷兰的体积还比不上我国的河南省,所以荷兰能派出的士兵也少得可怜,连一千人都不到。然而,对于美国来说,只要有人当炮灰就可以了,不管数量有多少。

对于荷兰来说,在他们眼里,联合国出动打击中国,一定是势在必行,只要成功,荷兰也就能分到一杯羹。

只是荷兰人从一开始就想错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中国人尚能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将他们赶出国土。更何况现在来的志愿军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又岂会有败北的道理?

出奇制胜

1951年1月,志愿军总部在连续击溃了英国和土耳其两支军队后,决定启动第四次战役,对恒城发起进攻。此时,美国手上仅剩荷兰这一张牌,所以面对志愿军猛烈的攻势,美国选择了把这支千人小队丢了出去充当炮灰。

荷兰军队并不知道此战的凶险,亦不了解志愿军的果敢,所以当他们坐着装甲车,带着大炮跟在美军屁股后面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


殊不知,一支7000余人的队伍早就趁着夜色沿着荷兰军队前进的山谷摸黑行进,黎明破晓之时,这7000人也已经整齐划一得超到了荷兰军队的前方。

然而,打仗讲究得是有勇有谋,志愿军队伍里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无比珍贵。所以,在详细的计划下,一部分志愿军披着南朝鲜军队士兵的衣服走在了队伍的前方。

迎面走来的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以及南朝鲜军队,见到披着南朝鲜军衣服的志愿军,他们果然被迷惑,以为是友军。

于是,志愿军一步步逼近,等到他们发现不对劲时,志愿军已经率先开火,打响了第一枪。


紧接着,这支队伍被打得四分五裂,在最后方的荷兰军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见一支南朝鲜军朝他们跑来。

荷兰军队指挥官奥登还以为他们是被志愿军击溃的南朝鲜军,正打算嘲笑他们软弱无能,谁料这支队伍其实就是志愿军,奥登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得死了。

荷兰军队的最高指挥一招毙命,主心骨没了,军队自然也就散了。不过二十分钟,荷兰军队就被志愿军全数击溃。

后来,这场着名的朝鲜战争也以我方胜利圆满收尾。不过,当年20分钟就被击溃的军队到底死了多少人,我方一直不得而知,因为在后面长达60年的时间里,荷兰一直没有公布。

直到2013年,荷兰才终于表达了那一战对中国的歉意,并公布了当年的伤亡情况。


荷兰当年一共派遣的士兵只有819人,那一战中就有120人牺牲,645人受伤,还有不少人被俘虏。所以,荷兰军队可以算是全军覆没。

而这也是荷兰后来迟迟没有公布结果的原因,因为荷兰军队一直是荷兰人民心中的骄傲,倘若将真相公布,这或将影响国内民心。同时,荷兰自身也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搞清楚自己会输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绝不止步于此

其实既不是《孙子兵法》的妙用,也不是《三十六计》的精巧,而是志愿军的勇猛无畏,打败了那些贪心、傲慢的敌人。

一位当年参加过战争的荷兰军官回忆说:“我们去到那个鬼地方,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谁愿意在这里丧命呢?”

一句话道出了他们失败的真相。战争不是儿戏,我国战士从来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守卫祖国,所以才有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结果。


正所谓“峡谷相逢,勇者胜”,志愿军之所以能够以一挡百打响新中国在世界地位上的第一枪,靠得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还记得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们只能吃冻得像石头一般的土豆,为了伏击而成为冰雕,零下几十度的天气穿着单衣,不分昼夜得奇袭杀敌......

那电影中的一幕幕,仿佛真的将我们拉回了那个先辈们流血牺牲的场景。如果不是真的身临其境,谁又能感慨今天的来之不易?


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过去我们不能忘记,但最值得我们传承的其实是他们的精神。

无惧列强,不畏牺牲,保家卫国,守护人民。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百年中崛起,靠得不是先进的武器,也不是富有的国库,靠得是全国人民的上下一心,和老祖宗传下来的千年智慧结晶。

当然,荷兰人民能够正视起自己的失败,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1954年,中荷两国建立起代办级外交关系。

1963年,我外交部翻译员卢秋田被选派陪同新上任的中国驻荷兰代办李恩求一同赴任。

卢秋田深深地记得,第一次造访的荷兰官员对他说的话:“今天讲什么语言?英语、德语、法语都可以,你选一个,荷兰语你肯定不懂。”

作为一名中国人,卢秋田自豪我们在战场上赢了荷兰,但同时,他也不愿在文化上输了荷兰。

不过一年,他再次遇到那位荷兰官员,不等对方开口,就用一口纯熟的荷兰语说:“先生,今天讲什么语言?英语、德语、荷兰语你选一个,汉语你肯定不会。”

卢秋田再次用强而有力的方式回击了荷兰,也用实力证明了中国绝不会止步于此。

如今,中荷人民已经建交51周年,过去的风风雨雨都已经成为历史。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荷兰也寄希望与我国友好交流。当然只要对方能够正视历史,风雨后的彩虹也值得一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