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来到武冈当王爷: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以及九代世袭岷王

2023-10-27 17:05:04

朱元璋一共26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皆为马皇后所生,其他23个儿子皆为庶出;但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成功谋逆篡位之后,为了使自己的皇位更加名正言顺,他屡屡对外宣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高皇后就是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朱元璋对待儿子们以及延续朱家香火的子子孙孙非常看重,在他生前,他就把自己的所有儿子全部封为藩王,除了太子朱标和已经夭折的第二十六子,一共24个藩王;然后,所有藩王的嫡长子都是爵位继承人,其余诸子都是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朱元璋

更甚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在时间久远之后不至于名字重复、辈分混乱,朱元璋还亲自为自己的所有儿子每人制定了一套20个字的世系辈分家谱,每个字为一世,20个字为一轮。每当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朱元璋所制定的辈分,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

譬如,燕王朱棣,其子孙后代的辈分依次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其儿子们的辈分为“高”,其儿子们的双名中的后一个字必须以五行做偏旁,于是就有了: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譬如,岷王朱楩,其子孙后代的辈分依次为: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其儿子们的辈分为“徽”,其儿子们的双名中的后一个字必须以五行做偏旁,于是就有了:朱徽煣,朱徽煠、朱徽焟。

本文说的就是岷王朱楩,因为他和湖南省邵阳市的代管市武冈有关。

朱楩是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出生在洪武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79年,母亲为周妃。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12岁的他被封为岷王,建国于岷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岷州很穷,一直在皇宫里娇生惯养、骄横跋扈的朱楩哭闹着不愿意就藩,直到岷王宫殿都已经建好了,他才带着他的一班家眷和随处慢慢悠悠启程。

然而,朱楩刚刚走到岷州,朱元璋却突然改变主意,将朱楩改封云南,封号照旧。

岷王朱楩

云南于1382年被大明王朝征服,设置有云南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以及下属的府、州、县。云南的两股势力——忽必烈的孙子——云南梁王松山,在顽强抵抗后自杀;大理国段氏末代总管段世——《天龙八部》中段正淳的历史原型,则在顽强抵抗后被活捉。

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的义子沐英被留下来镇守云南,但他在1392年就已经去世,留下两个儿子沐春和沐晟。

得知朱楩要来云南,在云南已经盘踞十年的沐家当然不愿意分权,当即上奏朱元璋,表示:“云南左、右二卫官军久居云南,习于征战。若为护卫,则不可调遣,宜仍其旧。”朱元璋竟然准奏,改马隆卫为云南左护卫,另外在景东、蒙化二卫中挑了一卫为云南右护卫,导致最精锐的云南军队全部落到了沐春和沐晟手里。

朱楩到了云南以后,沐家不仅对他冷若冰霜,而且霸占了所有的好房子,朱楩堂堂一介皇子,竟然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无可奈何,朱楩只好求助父皇朱元璋,得到的答复却是:

云南土旷民稀,军饷转输,民力甚劳。若复加以兴造之役,非惟时力未可,于民情亦有所不欲······岷府姑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后民富力纾,作之未晚。

与此同时,沐家还继续玩手段,以云南境内姚安府荒田太多为理由,将朱楩的岷府护卫军立为中屯千户所,拉去开荒屯田,将朱楩的岷府护卫军也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朱楩当时年龄虽小,但也不是傻子,从此和沐家结下了梁子,明争暗斗,你死我活。

云南沐王府旧址

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沐英和朱标关系很好,朱标在1392年因风寒病逝,沐英哭得死去活来,导致悲伤过度,不久亦病逝于云南任所。两家大人英年早逝,但并不影响他们后代的感情,于是,沐家罗列了朱楩一大堆罪状,上奏给朱允炆。

当时,朱允炆正好在削藩,先后削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湘王朱柏,收到沐晟的参本,一看,朱允炆有了理由,大手一挥,将朱楩贬为庶人,相继软禁在漳州和南京。

然而,削藩带来的悲剧很快发生——1399年,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上书朝廷,声称,“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开始了一场历时四年的篡位之战。

1402年6月17日,朱棣在南京即位,同时恢复了所有被废藩王的爵位,其中朱楩更是得到朱棣的大力支持,希望他回到云南有效牵制沐家。

可是,当朱楩兴高采烈地回到云南,以为可以大仇得报,却沮丧地发现,在云南经营三十年的沐家已经根深蒂固,坚不可摧,而且沐家在云南治理有方,一旦动了沐家,云南势必陷入动乱。

沐英

无可奈何,朱楩只能就此罢手,然后在苦闷中彻底放飞自我,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斗不赢沐家,还斗不赢平民吗?于是一时之间,云南民间怨声载道,状告朱楩的参本就像雪片一样涌向了朱棣的案头。

朱棣大怒,当即下旨,削去朱楩的全部护卫,罢免朱楩的全部官职,朱楩一下子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1424年8月12日,朱棣驾崩,朱高炽即位。

朱楩知道自己在云南混不下去了,于是再三请求朱高炽将自己调离云南,终于,朱高炽经过慎重考虑,放弃了依靠朱楩牵制沐家的管理策略,颁发圣旨:遣中卫官送氓王楩父子居武岗州,命户部岁给禄米千石、钞二万贯。

1425年,46岁的朱楩拖家带口,千里迢迢,从云南迁往武冈。

武冈古称都梁,在宋朝时一度升为武冈军,管辖武冈、绥宁、临刚(现在的新宁)三县;到了明朝时,又改为武冈府、武冈州,辖区时有变化,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武冈、新宁、绥宁、洞口以及隆回的一部分。

那时的武冈,可谓大武冈。

但武冈毕竟属于湖南西南的偏远地带,距离当时的南京、北平两个政治中心,可谓天高地远,穷,那是理所当然。

朱楩到了武冈后,和他当初到了云南一样,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没有办法,只好挤在年久失修的武冈州府。

但是,堂堂一介王爷总是住在官府里委实不合适,朱楩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上奏,请求侄皇帝朱高炽能给自己盖个王府,不想朱高炽爱搭不理,总是敷衍了事:国库拮据,还请十八叔以江山社稷为重,等等,再等等。

可是,王府可以等,安全却不能等。朱楩虽然贵为王爷,但军事力量早在第二次进驻云南时,被四哥朱棣削成了一个光杆司令,手头上仅剩一百余个老弱病残的军士和仪仗。而当时的武冈,苗族百姓和明朝政府闹得很僵,双方经常意见不合就大打出手。

这可怎么办?

朱楩只能再次上书,请求迁移。

朱高炽没有纵容朱楩,严厉的斥责了他一顿,叫他老老实实在武冈待着,不准胡作非为,否则严惩。

审时度势,自此以后,朱楩反倒安分了起来,一时之间,名声好转。

朱高炽十分纳闷,于是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武冈的老百姓对于岷王朱楩竟然非常陌生,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武冈城里住着一位王爷。

朱高炽十分满意,作为一位藩王,能够低调到让自己封地的百姓忽视自己的存在,说明这位藩王深居简出、安分守己,于是大笔一挥,下旨:即刻给岷王盖座王府。

岷王王府武冈宣风楼

岷王王府以南京故宫为蓝本,缩小规制,建造时,严格地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王府建造原则。

但朱高炽毕竟小气,只是给朱楩建了一套小规模的王府,直到100余年以后的1548年,朱楩的六世孙——第六代岷王朱誉荣,才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了大王城、小王城与外城三环相扣、十三道城门以及多座城楼、总周长5874米的岷王王城。

如今,从武冈广乐路下川正街,最能体会到当时岷王王府高低错落的层次感。这条北高南低的古街,曾是岷王王府往南经小南门(瞻云楼)通往外城最便捷的通道。和同样连接内外城的西直街、合和街相比,川正街依然留存着青石板路面,是武冈保存王府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

岷王王府地势很高,站在王府,可直接看到远处的云山,也能对川正街一览无遗。200米长的川正街,有三级阶梯,人走在其中,如同翻山越岭。古街中间青条石铺路,两边鹅卵石镶嵌。

武冈城墙

川正街南端西接新街,东连迴龙街,三条街汇集在一起,成为明朝武冈最繁华的地方,同时也是王公贵族、商贾绅士、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烟花之地。

很快就到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临危即位。此时,70岁的朱楩成了朱元璋唯一活着的儿子,可谓宗室之中资格最老,连朱祁钰都得叫他一声十八太爷。当上皇帝后,朱祁钰第一时间就给朱楩发来了通报,而且送来了礼品,向他解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朱祁钰希望朱楩能够帮他压制对自己即位不满的朱家小辈,这也成了朱楩一生当中唯一的高光时刻。

1450年5月10日,71岁的朱楩在武冈去世。

朱楩死后,他的第二个嫡子朱徽煣世袭岷王。

来到武冈当王爷,说起来好听,但事实上,大明朝廷给的待遇极其有限,就算是一代王爷朱楩,也只有“岁给禄米千石,钞二万贯”,和朱元璋亲自乾定的“每年食禄五万石(后改为一万石),大明宝钞25000贯”,相差十万八千里,勉强与第三级的镇国将军持平。

于是,朱徽煣以及他的继任们——儿子朱音垽,孙子朱音埑,曾孙朱膺鉟,玄孙朱彦汰,来孙朱誉荣,等等,等等,就是在一代接一代的哭穷中度过。

终于熬到了1643年,这时候的大明王朝义军四起,摇摇欲坠。张献忠更是剑指湖南,攻下衡阳,火烧衡阳荣王府——也就是后来的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的父亲——桂端王朱常瀛的王府。

消息传到武冈,为了城防安全,武冈的第九代岷王朱企崟赶紧加高增厚武冈城墙。

大美武冈

但是,因为在加固城墙的过程中暴虐民工,武冈百姓尹子奇(现洞口黄桥镇人)、袁有志(现洞口黄桥镇人)等人忍无可忍,秘密联系岷王王府护军指挥使邓之沛及其部下马老牛,在黄桥铺(现洞口黄桥镇)率领一万余人举行起义,一举攻下武冈州城,杀掉朱企崟,烧了岷王王府。

随后,尹子奇被尊为王,封官造印,改年号为“天顺”,与张献忠的起义军遥相呼应。

然而,百密一疏,武冈知州谭文佑偷偷跑出了武冈城,然后召集数千乡勇,于1644年3月6日攻入武冈城。起义军防备不严,战斗失利,伤亡惨重,首领邓之沛等人不幸战死,尹子奇下落不明。

不过,袁有志率领残部逃出了武冈城,再次在城外聚集起起义军进攻武冈城,但谭文佑关闭城门坚守不出,起义军久攻不破,只好退回黄桥铺。


很快,宝庆卫守备李日仪得知消息,迅速派兵增援武冈,但是到达黄桥铺后因为军心不稳,反而被起义军全部消灭。

紧接着,黎靖副总兵刘承允和宝庆同知田国华兵带领数万官兵,从杉木桥(现洞口大水乡杉木村)、阴山铺(现洞口县石背乡清风村)、金龙岩(现洞口县石背乡双竹村)、巽江(现洞口县黄桥镇龙潭村)、蒋家洲(现洞口县黄桥镇柏树村)、袁家垄(现洞口县金田乡大铺村)等地围攻起义军。

因为兵力相差太大,起义军绝大部分阵亡,袁有志被俘,车裂而亡。

也就是在这时候,1664年4月25日,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

朱由检

自杀之前,朱由检在他的蓝色袍服上悲愤地留下了几句话:“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消息传到武冈时,岷王朱楩的“禋”字辈和“雍”字辈孙子早已在多年战乱中死的死逃的逃,但也有小部分人仍然居住在武冈,想起朱元璋,想起大明王朝,想起朱由检,不禁悲从心来······

264年以后,1928年10月,岷王朱楩的一个“镕”字辈孙子在长沙出生,非常受人尊敬,大家猜猜,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