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能上能下的典型:原是总理,后却成县长,受毛主席称赞

2023-10-05 17:05:07

最近经常听到“能上能下”这个词,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毛主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1957年1月18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说道:“旧社会的一个内阁总理可以去当县长,为什么我们的部长倒不能去当县长?”毛主席肯定了这位民国总理的能上能下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一、清朝代表

此人名叫唐绍仪,是广州府香山县人,与孙中山是同乡。1874年,唐绍仪迎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成为第三批的留美幼童,在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学习。1881年,唐绍仪回国,在袁世凯麾下担任英文秘书、商务委员等职,当时他在朝鲜的地位仅次于袁世凯。甲午战争结束后,唐绍仪又成为驻韩总领事。

唐绍仪在美国学习长达七年的时间,不仅眼界开阔,而且英文很好,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因此受到了清朝以及袁世凯的重用,先后担任天津海关道、外务部右侍郎、邮传部尚书等职。在与外国谈判时,唐绍仪竭力为中国争取权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唐绍仪作为清朝的代表,参与了南北议和,最终达成了协定。


二、民国总理

唐绍仪毕竟是留美归来的新派人物,在南北议和期间,经过与孙中山等人的接触,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开始倾向于民主共和。经过南北的协商,双方同意由唐绍仪出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912年3月31日,经黄兴、蔡元培的介绍,唐绍仪在南京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入会仪式由孙中山亲自主持。当场,孙中山与唐绍仪彻夜长谈。

在袁世凯看来,唐绍仪是自己的亲信,从1881年开始,一直在自己的身边任职,是他培养起来的。可是此时,唐绍仪已经与袁世凯在政治上分道扬镳了。首先,唐绍仪与袁世凯在“比国借款案”上发生了争执。接着,双方又因“王芝祥督直案”而决裂。1912年,任职不到三个月的唐绍仪被迫辞职。


三、香山县长

此后,唐绍仪反对袁世凯称帝,拒绝出任段祺瑞政府的外交总长,并跟随孙中山南下,参加护法运动。不过,唐绍仪在一些政策方面,也与孙中山存在分歧,于是他在1921年回到了老家香山县唐家湾,逐渐淡出政坛。1929年,国民政府打算以中山县作为模范县,于是委任唐绍仪指导当地的工作。

1931年3月,唐绍仪正式就任中山县的县长。他在任三年的时间,期间还是颇有作为,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推动中山县的发展。但是后来由于陈济棠捣鬼,他愤而辞职,之后来到上海居住。抗战爆发后,唐绍仪与日伪有所往来,关系颇有暧昧。于是在1938年9月,军统特务奉命将唐绍仪刺死,终年76岁。

参考资料:1.《毛泽东选集》;2.《唐绍仪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