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主席向美国记者介绍胡耀邦:别看个子小,可是红军大秀才!

2023-09-09 17:05:02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土地革命时期,我军有很多名声在外的“红小鬼”。

“红小鬼”,通常是指工农红军中对年龄小于16岁的小战士的昵称。上世纪30年代,各个根据地扩红的规模和力度都比较大,红军战士中出现了一些年龄很小的“红小鬼”。


我军军史上比较着名的红小鬼,红二方面军有向轩(贺老总外甥),参加长征时只有9岁;红四方面军有李耀宇,参加长征时14岁;还有一个女兵王新兰,长征时只有11岁。

在江西苏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红小鬼。1933年9月还在宁都成立了1万余人的少共国际师,全师平均年龄不满18岁,最小的13岁,师长陈光时年26岁,政委萧华仅17岁。

江西苏区最有名的“四大红小鬼”,都曾得到过主席的“真传”,也都从一个红军时期的娃娃兵,成长为解放战争中兵团级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就是谭启龙、胡耀邦、萧华和陈丕显。

四大红小鬼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主席的悉心呵护和亲自调教。但是,1955年大授衔时只有萧华被授予开国上将,谭启龙、胡耀邦和陈丕显均与军衔无缘,这是为什么呢?


谭启龙

自古英雄出少年,四大红小鬼都是少年得志的典范。

四人之中,年龄最大的是谭启龙,1913年1月出生于江西永新。15岁时,谭启龙就加入了共青团,16岁任永新西北特区书记,17岁成为永新县少年先锋队总队长。

20岁时,谭启龙加入了组织,并第一次见到了主席。

瑞金17县贫农团代表会议期间,主席和谭启龙拉家常。当得知谭启龙父母双亡、11岁就给富农放牛,主席勉励他在革命队伍好好学习,将来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

这一次偶遇,让谭启龙更加发奋努力,19年后再见主席时,已是浙江副书记。

四大红小鬼年龄第二大的,是开国上将杨勇的姨表弟胡耀邦。

胡耀邦,1915年11月出生于湖南浏阳。小时候一边干农活一边读完高小,在校长陈世乔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9月20日,胡耀邦和杨勇在文家市里仁学校聆听了毛委员的讲话,从此和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胡耀邦和主席第一次面对面,足足等了9年。

1936年5月,主席在瓦窑堡东征总结大会,从李富春口中得知12个工作队中,数胡耀邦搞得最好,马上点名让胡耀邦站出来,并风趣地称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同志。


1938年,胡耀邦在抗大

在胡耀邦的成长过程中,多次得到主席的提点。

土地革命时期,胡耀邦就以地方工作、宣传工作出名,是有名的“红小鬼”。先后担任过湘东南特委技术书记、湘赣省儿童局书记、少共秘书长、团党总支书记。

第一次面对面,精干、机敏的胡耀邦,给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1937年3月,胡耀邦被选送到抗大二期学习,并在陈赓任大队长的一大队任俱乐部主任。由于个子较矮,胡耀邦坐在前排,而主席讲课时总喜欢第一个向他提问。

10月,主席提名22岁的胡耀邦担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5月,主席再次提名胡耀邦任总政组织部代部长。24岁的胡耀邦少年老成,和陈赓、王树声、萧克等老资格的名将谈话,代表组织分配干部,一点也不怯场。

在延安10年,主席的呵护与提携让胡耀邦受益匪浅。

主席对年轻干部的爱护溢于言表,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介绍胡耀邦时,一边拍着胡耀邦的肩膀,一边自豪地说:别看他个子小,可是我们红军培养出来的大秀才。


1938年,陈光、萧华在山东

四大红小鬼中,萧华和陈丕显得到主席的提点最多。

江西兴国人萧华和福建上杭人陈丕显,都是1916年生人,也是苏区红小鬼和主席认识最早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萧华的父母都是优秀干部,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萧华12岁就参加了兴国暴动,带领儿童团送情报、搜捕落网的敌人。小小年纪就成了“红小鬼”。13岁时,萧华已经是兴国共青团委书记。

1930年3月,第二次到兴国的主席点名召见萧华,听了红小鬼的工作汇报后,主席非常高兴,还请萧华吃了一顿饺子。不久,萧华被调入红4军做宣传工作。


红军小战士在读报

在红4军政委罗荣桓的调教下,萧华从连指导员做起,16岁升任团政委,17岁出任少共国际师政委。抗战时期,萧华带领东进纵队挺进冀鲁边,成为有名的“娃娃司令”。

和萧华同岁的陈丕显,早在苏区时期就和主席熟悉。

陈丕显13岁在苏区共青团工作,17岁就担任共青团儿童局书记,和主席的办公地点离得很近。主席也经常和陈丕显等红小鬼聊天,谈论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

主席、朱老总、周公、叶参座等领导人,都称陈丕显为“阿丕”。


抗战时期的陈丕显

四大红小鬼,为何最终只有萧华被授予开国上将?

从资历和战功来看,四位将领都具备开国中将以上的资历,但新中国成立后,四个人的特长和工作重点有所区别。所以,谭启龙、胡耀邦和陈丕显都没有参加评衔。

从抗战时期开始,当年的四大红小鬼都已经独当一面。

萧华在山东根据地,协助罗荣桓整合抗日武装。抗战胜利后,协助罗荣桓组织6万老八路进军东北。后来任辽东军区政委、东野一兵团政委、四野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建国后,萧华任总政副主任,以正兵团级被授予上将军衔。

胡耀邦早期的工作重心在地方,抗战时期则一直在延安后方。

抗战胜利后,胡耀邦进入冀热辽军区,任政治部代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四纵政委(司令员陈正湘),三纵政委(司令员郑维山),华北军区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司令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

建国后,胡耀邦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党团工作,因此没有评衔。


洪学智、萧华、粟裕、陈赓

苏区四大红小鬼中,谭启龙和陈丕显也无缘军衔。

谭启龙和陈丕显留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抗战初期,谭启龙在湘鄂赣、赣东北、苏皖区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抗战后期,任浙东游击纵队政委、苏浙军区2纵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谭启龙担任过山东野战军1纵副政委、华野1纵政委(司令员是开国上将叶飞)、三野渡江先遣纵队政委、三野7兵团政委(司令员是开国上将王建安)。

如果参与授衔,被定为行政六级的谭启龙大概率是中将。


1954年,主席和谭启龙在浙江

由于谭启龙主政浙江、山东,因此没有评衔。但谭启龙实际上没有完全脱离军队,大授衔以后还兼任了浙江、青海、成都等军区的第一政委。

陈丕显和谭启龙相似,抗战尾声担任过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

1948年3月,华野重组为四大兵团,军政主官分别是粟裕、许谭、陈唐、韦陈。其中第四兵团(苏北兵团)司令员是开国上将韦国清,政委就是32岁的陈丕显。

1952年评级时,陈丕显任上海市第四书记,行政六级。

谭启龙和陈丕显无缘军衔,主要是因为工作重心转入地方,一直没有脱离军队的谭启龙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先后主政鲁、浙、闽、青、川等地,也是另一种特殊的荣誉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