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甲午战争中,2258名被俘的清军将士,经历了怎样的结局?

2023-07-15 17:00:28

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到1895年4月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在近一年的战争中,清军共有24456人伤亡,2258人被俘;日军共有9775人伤亡,11人被俘。

这些被俘虏的清军将士,他们经历了什么?又有怎样的结局呢?

第一批被俘清军72人

在甲午战争第一战的丰岛海战中,满载军械的“操江”号炮船,在日本军舰的逼迫下投降。

舰长王永发等72名清军海军官兵被俘,他们也是甲午战争中最早被俘的清军将士。

丰岛海战结束后,日军把这72名清军战俘,连同“操江”舰一起带回了日本。

他们在日本经历过游街示众和各种凌辱后,被囚禁在了佐世保海军监狱中。

第二批被俘清军608人

清军在平壤会战中大败,撤退回国的路上又遭到日军伏击,伤亡惨重。

战斗中清军被俘683人,其中25人因为患病得不到治疗死亡;47人企图逃跑被日军杀死;3人在临时关押期间死去;余下的608人被运往日本。

第三批被俘清军1110人

在辽东战场,以及威海卫保卫战中,陆续又有1100名清军将士被俘。

至此,被俘并被送到日本关押的清军人数,达到了1790人。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战俘,导致日本的军事监狱都不够用了。

这些可怜的清军战俘,只能被分散关押在寺庙以及租来的场所中。

第四批被俘清军568人

后续在辽东半岛的战争中,清军屡战屡败,又有568名清军被俘。

因为日本国内没有地方关押,日军就把他们送往辽宁海城关押。

他们算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俘里比较幸运的一批人了。

1790名清军战俘被送往日本

在日本的清军战俘中,有一部分被日军用于“宣传”,待遇相对会“好一些”。

那些在寺庙和租赁厂房里的战俘,就没有那么的好运气了,许多人经不住传染病以及各种折磨,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等到《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双方就开始交换战俘了。

1895年8月18日,关押在日本的1790名清军战俘中,有976人被遣送至天津。

8月26日,关押在辽宁海城的568名清军战俘,被日军直接就地释放。

这些经过九死一生返回祖国的战俘,却遭到了清政府各种责难。

军官一律被革职遣返,有的还被追究责任;士兵全部就地解散,甚至连遣散费都没有。

相比之下,那11名回到日本的日军战俘,反而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814名清军战俘下落不明

双方交换完俘虏后,还剩下814名清军战俘下落不明。

当时,日本人不承认有那么多清军战俘,其实他们大多在日本人的刑讯和虐待中死亡了。

也有一些人,由于受伤和生病,加上在日期间的非人对待,也都客死异乡。

刘汉中、西方诊、吕文凤、杨永宽、刘起得、李金福,葬于大阪真田山旧陆军墓地。

王殿清、张文盛、徐万得、郑贵,葬于广岛比治山陆军墓地。

……

这些人大多是普通的清军士兵,官阶最高的是“清军马队五品顶戴”刘汉中。

刘汉中因为腹部负伤,失血过多昏迷后被俘的,日军从死人堆里将其拖出来带回国。

刘汉中苏醒后,一度拒绝接受日方治疗,没过几天他就死于伤口感染,年仅23岁。

临死前,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在墓碑刻上自己的“官职”,维护军人的最后尊严;同时要求把墓碑朝向西方,这样就可以遥望祖国大陆。

后来,日本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最后愿望,清军战俘的墓碑也全都朝着中国的方向。

但即便如此,日本人也不忘羞辱这些被俘的清军将士,在他们的墓碑上刻了“俘虏”二字。

等待着能够魂归故里

50年后,不可一世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日本投降后,一位中国将军奉命前往日本,索还侵华战争中日本掠夺的文物。

日本政府担心,中国工作团看见清军将士墓碑上文字会发怒,于是赶紧将碑上“俘虏”二字凿去。

不过,那位将军在日本期间,并没有出现在已经故去的清军被俘将士墓前,那时的国人也无暇记起这些历史。

直到2003年,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无意间在荒草中发现了清军被俘将士的坟冢。

透过墓碑上斑驳的文字,可以认出这些将士的名字,中间被凿去的“俘虏”二字也依稀可见。

如今,120多年过去了,这些当初为抵御外辱而埋骨他乡的将士,依旧未能魂归故里。

他们的墓碑集体朝西,仿佛在遥望着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的那个国家!

曾经属于他们的历史功绩,我们一刻也不能忘记。

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抗日将士们都能够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