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90年,年近90岁的张学良接受了日本NHK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2023-07-12 17:00:35

在采访中,他承认自己在 1931 年判断错误了。

张学良,这个曾经声威显赫的名字在漫长的幽居中成为历史。

一切故事都开始在辽宁省盘山县大荒村。

“我在车上出生,你看我头上都有疤。我们那个时候正在逃难嘛,我母亲生我在车上。”张学良朝旁边看着他的护工说。

他小时候身体就虚弱,老了以后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原本打算学医,到现在还在想。我父亲没说不行,也没说行。”说完,张学良停了很久,像是陷入了什么回忆,此时张作霖已经去世很久了。

“你知道我这人性格适合干什么吗?”他也不要护工回答,又接着说,“我愿意干自由职业,赤脚医生啦,街头画师啦,随随便便的一些行当。我还喜欢女人,我喜欢和女人待在一起。”

“当然,我当了军人,你也知道,这和我父亲有关系,和东北有关系,和整个世界的变化都有关系。”

“你说,要是当初不是我当军人,我爸不是张作霖,不是我管东北,是不是没有那么多事呢?”

护工觉得张学良老的有些糊涂了,这些话每天反反复复的在说,看张学良喃喃的不知道又在咕哝些什么。护工瞧着今天晒太阳的日子也够了,就唤他进屋待着。

张学良充耳不闻,他早就陷进了1930年的回忆里。

吴佩孚、孙传芳的部队早就被国民革命家打得落花流水,军阀专权日薄西山,唯留下张作霖一支部队未被清退。

在北洋军阀行将没落之际,张作霖终于实现多年夙愿,自封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从辽河畔最贫困的浪荡子一跃而为万乘之尊。

在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时,日本提出一系列不合理条约,诸如签订中日合资修筑吉会铁路合同等。

如果张作霖答应,日方便可设法阻止北伐军过渡黄河,但付出的代价基本等同于把国土卖出去。

张作霖怒不可遏,直接从谈判桌上站了起来“我家里的事情不劳邻居费心,这臭皮囊咱不要了!也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叫我的子子孙孙抬不起头来!”说完甩袖而去。

那会是1928年6月,张学良正处于国民革命军的三面包围之中,形势对他十分不利。如果继续在奉天逗留,统帅们的下场只有被俘,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便是让张作霖携奉军第3、第4方面军撤出关外。

张学良怎么也不会想到,父亲会在送别翌日的专列上中雷身亡。

甚至他本人过了一个多月才知道这个消息,来不及悲伤,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张学良只得打起精神就任奉军督办。

可不过十多天,革命军就打进了北京城,两方军队僵持在这小小的城邑之间。

僵持了一个多月,革命军在那边举戈相向,日方也对张学良极尽威逼利诱。

国仇家恨面前,张学良向蒋介石发去电报表示了国家统一大有必要,此后东北易帜。

日本对东三省觊觎已久,张学良此举破坏了日本的战略部署。日方再也坐不住,以悼念张作霖为由派人密谈。

双方就东三省事宜一阵拉扯后不欢而散。

过了几个月日本还不甘心,又派人说服张学良出任“满洲国皇帝”,张学良始终不为所动。软的不行来硬的,在1929上旬日方改变了策略。

见张学良这边行不通,日本转换思路,向吉林省主席张作相要求修筑铁路,并以曾和张作霖签订合约为借口责成张学良履行承诺。

张学良收到张作相的电报回应道,“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合约,若日方有真实凭据,请向南京政府交涉。”

日本借口不承认南京政府,要求张学良解决,张学良不予理睬。

半年过去,日方再次催促,给张学良扣上一拖再拖毫无诚意的帽子,声称再不重视他们的诉求就要用武力膺征张学良。

张学良却以为这不过是小打小闹,依旧不作回应。

直至1931年7月,再也按耐不住的日军在吉林宝山区以以保护韩侨为名开枪击杀三名中国人。

这次试探并没有引起张学良的重视,8月,日军驻朝鲜两个师团在中朝边境举行水陆大演习。9月,演习扩散到沈阳城北。

此时张学良已经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向蒋介石强调日方对东三省野心后,得到回应,“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张学良随即做出表态,“我们既已听命于中央,即听候指示,依赖国联裁决。”

就是这么一个判断,东北军遵照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一夜之间奉天被占。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日本关东军声势逼人,占领东三省大片土地。

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坐在亭中的张学良前几天刚刚被日本NHK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承认了自己在1931年战场上判断失误,回忆这段往事他实在悔不当初。

如果重来一次,想必张学良肯定不会再当一次“不抵抗将军”,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参考文献

《张学良口述自传》;张学良

《民国演讲第二编:战斗的可能》;张学良

《张学良幽禁秘史》;王爱飞
#走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