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洪学智当过志愿军副司令,为何1955年只被授予“副兵团级”上将?

2022-05-16 17:05:05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54期。1955年评出的开国上将,大部分由正兵团级和副兵团级两级干部组成。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洪学智,他是副兵团级的上将,要知道1952年朝鲜战场激战正酣,洪学智的职务是志愿军第二副司令,而且此时彭总已经回国治病,所以除了邓华之外,洪学智就是实际上的志愿军二号人物。既然职务这么高,为何洪学智还只是副兵团级将领呢?看似有点太低了。


图片模式

如果熟悉洪学智的晋升历程和干部定级规则,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首先看一下抗美援朝时我军的部队构成情况。1950年入朝的首批部队是以东北边防军为主,而所谓的东北边防军,其主力部队就是四野的第13兵团。13兵团各个军的配属,较1949年时有所调整,一些将领也进行了轮换。比如用原15兵团司令员邓华替代了黄永胜将军,洪学智之前也是15兵团的副司令员,被调到了13兵团,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准备。


图片模式

也就是说,志愿军入朝之前并不是后来我们看到的百万大军规模,而是只有一个第13兵团,仅为兵团级别的作战部队。当时的司令员是邓华,两个副司令则分别是洪学智和韩先楚。在这支部队入朝后,志愿军司令部也宣告成立。尽管志愿军实力强劲、规模庞大,但在早期只有一个兵团部,所有的高级干部基本上也是由13兵团部直接平移过来。


图片模式

兵团副司令洪学智成了整个志愿军的副司令,由于他的资历比韩先楚略高,因此排在邓华之后,担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不包括朝鲜方面派来的朴一禹)。换句话说,洪学智虽然是志愿军副司令,但实质上还是一个副兵团级的干部,邓华则是正兵团级。


图片模式

而1955年授衔时,将领们的评衔依据主要是之前的干部定级结果。干部定级,还不是紧挨着1955年评衔进行的,而是在1952年就基本完成了。在这个时候洪学智仍然担任志愿军的副司令、后勤司令员,评级的时候只获得了副兵团级的定位。而一些名气与他相当的将领如杨勇、杨得志等,由于是实打实的正职兵团司令,因此都被评为了正兵团级,比洪学智要高半级。


图片模式

这可能就是许多朋友的疑惑所在了。洪学智在解放战争后期、抗美援朝之前,确实只是兵团副司令员,而且他从来也没有当过正牌的兵团司令。而像杨得志、杨勇,早在解放战争期间就分别在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成为了有实职的兵团司令。这一类将领1952年基本都被定为了正兵团级,参加授衔时获得了上将军衔。那么洪学智既然是副兵团级将领,评为上将有没有问题呢?


图片模式

虽然评级结果是副兵团级,但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是绰绰有余的。洪学智在东北野战军时期,就已经是主力六纵司令员,六纵是和一纵、二纵、三纵齐名的东野“四大天王”之一,所有的东野王牌纵队司令,后来全部成了上将,洪学智也不例外。其他三位分别是李天佑、刘震和韩先楚。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人也都是副兵团级将领,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四野(东北野战军)实力之强、将才之广。


图片模式

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打赢了建国后的立国之战。但在战争过程中,1952年仗还没有打完,国内并没有对志愿军这一级部队的建制,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严格来讲,志愿军既不是大军区级别,也不算野战军级别,没有这方面的定义。尤其是志愿军并不直接以解放军的名义赴朝参战,将领们在评级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志愿军副司令员,理论上足够评正兵团级了,但受限于历史条件,洪学智只被评为副兵团级。


图片模式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