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美国老兵谈志愿军战俘:军官普遍意志坚定,还会杀死与美军合作者

2023-03-06 17:05:02


今天笔者要为大家介绍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并且在战俘营工作过的美国老兵是如何评价志愿军战俘的。

朝鲜战争的彩色照片

为什么想要聊这个话题呢?

这是因为国内学者很少有机会采访到在朝鲜战争时期负责战俘营工作的美国老兵,更少听到志愿军的敌人是如何评价志愿军的。

正好笔者今天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刘磊在美国堪萨斯大学留学期间采访到一位负责战俘营的美国老兵,这篇口述史虽然是美国老兵的口述,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中发现许多国内朝鲜战争史研究中很少触及的地方。

所以,笔者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刘磊博士这篇口述史论文。

这样也会让大家对朝鲜战争的理解更为立体。

朝鲜战争的彩色照片

举一个例子,这位名叫巴德的美国老兵是在1952年夏天被派往首尔附近的一个负责关押志愿军战俘的美军基地的。

根据他的讲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朝鲜战争并没有妨碍解放军整体的正规化,因为根据巴德老人的说法,到了1952年,被俘的志愿军军官普遍受教育程度已经很高了,而且志愿军中已经很少出现“解放兵”了(在解放战争时期补充进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士兵)。

在1952年,被俘的志愿军士兵主要以朴实的青年农民以及少量的具有初高中学历的青年学生。

巴德老人在首尔这个美国基地待了一年时间,没有遇到一个“解放兵“。

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位名叫巴德的美国老兵眼中的志愿军战俘是个什么样子。

河北张家口市
01、

巴德是1952年在美国本土参军的,先是在美国通讯兵学校进行了短暂的培训,之后他就被分配到了日本。

那么,巴德为什么会从日本被派往首尔呢?

这是因为巴德在日本时期的上级军官发现自己面前这个年轻士兵竟然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于是就把巴德派往了首尔,负责看守志愿军战俘,也负责最初的问讯工作。

为什么巴德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呢?

这是因为巴德原本就出生于中国。

巴德,1932年出生于中国河北张家口市,巴德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他一直和父母生活在北京,一直到1948年才回到美国老家。

也就是说巴德老人是在中国一直待到初中毕业才和父母回到美国的。

要是搁到现在,巴德老人是有资格申请中国国籍的。

巴德不仅做过看守,还曾经做过美方谈判代表的翻译,他一直在朝鲜待到1953年年底,之后就退伍了。

根据巴德的说法,当时(1952年夏天)朝鲜战场上的战斗烈度和规模已经大大降低了,这让他负责看守和问询的志愿军军官的级别都很低,他说他询问过级别最高的志愿军军官也只是一名“少校”(营长)。

志愿军战俘

同时,因为战斗的烈度和规模的下降,美国对志愿军战俘的态度比朝鲜战争爆发初期要好很多,基本上不会出现虐待和打骂的情况。

还是按照巴德老人的说法,当时他们这些在朝美军都知道两边在谈判,大规模的战争基本上不太可能爆发了,所以不管是巴德的上级,还是巴德本人,对于问询志愿军战俘的兴趣都不大,颇有点“混日子”的意思。

当然,这也可能和巴德所在的美军基地俘虏的志愿军军官级别太低有关系。

那么,在巴德眼中,他是怎么评价他负责看守的志愿军战俘的呢?

美军正在搜查韩国民众
02、

巴德在采访中告诉刘磊博士,在1952年的时候,美军关于如何询问志愿军战俘已经有了一套标准流程。

最初志愿军战俘都表现的很紧张,巴德的作用就是用中文让这些战俘先放松下来,然后再询问他们是否有受伤、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帮助;之后再提供饮食,给他们分配住所。

等这一套流程走下来,99%的战俘精神已经放松了,这个时候巴德才会开始进行正式问询。

巴德会在正式问询中询问志愿军战俘的姓名、籍贯、家庭情况、在军队中的身份(是否是军官)、所在部队的位置和兵种、部队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将要去到的地方。

巴德发现,在1952年这个时间点上,志愿军部队里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至少他询问过的战俘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被俘,所以大多数战俘都无法回答“部队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将要去到的地方”这两个问题,因为他们对朝鲜的地理情况完全不熟悉。

而且巴德还提供了很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志愿军战俘里,出身于农村的士兵战俘在平静下来后是很愿意与巴德这个会说一口流利中国话的“洋鬼子”聊天的。

不少第一次参军就被俘虏的农村战士和巴德熟悉后还告诉他,自己觉得美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在美军的基地里还能吃到肉(主要是午餐肉),而且还不用打仗了。

志愿军伤兵

其实看到这儿,我觉得对于第一次参军被俘的志愿军战士来说,他们有这种看法也不奇怪,毕竟求生欲是人的本能,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只是初次上战场的质朴的青年人。

我觉得没必要过分苛责。

不过巴德老人紧接着表示,相比普遍像一张白纸的士兵,志愿军军官的意志就要坚强的多。

巴德告诉刘磊,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尝试和待在美军基地里的志愿军军官“交朋友”,但是一直到他离开朝鲜都没能做到。

志愿军军官的态度普遍很“强硬”,除了最简单的问题,军官们清一色的拒绝回答更多的问题以及和巴德交谈。

而且这些军官还会在美军基地里用一切手段和美军做斗争,并且还会阻止一切愿意和美国合作的士兵去和美国合作。

根据巴德的回忆,他表示在他任期即将结束时,基地里一名志愿军军官在另外两名志愿军士兵的配合下,处决了两名主动与美军合作的志愿军士兵。

朝鲜战争时期的韩国民众

因为出了人命,巴德的上级决定把这位志愿军军官和另外两名志愿军士兵送上了美军的军事法庭。

而这位志愿军军官就是巴德提到的,他询问过军衔最高的志愿军军官:一位“少校”(营长)。

巴德一年的看守生涯里询问了大概300多名志愿军战俘,而且巴德所在的首尔边上的这个美军基地更像是一个中转站,志愿军战俘进一步的安置和其他事情都发生在美军设在济州岛的基地,而关于济州岛战俘营,巴德就一无所知了。

巴德于1953年年底回到美国并且选择了退役,之后巴德就在美国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打工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作为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的巴德一直想找机会回到张家口去看一看,可惜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