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陈景润曾提3个要求,惊动邓小平,事后陈直言:我累死也心甘情愿

2022-12-23 17:05:07

1983年,北京。

在一间仅6平米的宿舍里,一位50岁的中年科学家考虑再三后,决定给组织写份报告。这名科学家,名叫陈景润。数年前,他已经扬名数学界。数年后,他的名字被写进了教科书。


陈景润

理科生,往往是不太擅长写这类材料的。认真琢磨遣词后,陈景润终于把报告交上去了。在报告里,他用工整的字迹,提出了3个具体要求。

此后,陈景润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他设想过很多种可能,被拒绝、被批准,他都是能接受的。但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居然惊动了邓小平。更让他料不到的是,在看完报告内容后,邓公还当即作出批示:一周之内解决。

如此批示,显然是不同寻常的。那么,邓小平和陈景润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邓小平会亲自作出批示?
一:来自福州的内向少年

和很多理科生一样,陈景润真不是一个外向的人。

1933年5月22日,他出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真要说起来,陈家在当地虽然算不得名门望族,但也算是小有名气。陈景润的大伯曾担任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曾担任省邮政视察室主任,父亲虽然不像两个哥哥那般出色,好歹也是当地一个邮局的局长。

所以,陈景润的童年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安稳的,这也给他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陈景润自小就不大喜欢和人说话,比如小时候玩捉迷藏,他总愿意当藏的那个人。而他藏的方式就是拿一本书,到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直接摊开书细细品读。有时候读得入迷了,他经常会忘记“捉迷藏”这回事。

或许也恰恰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后来能够深耕数学领域。

不过,和很多读者想象的不一样。陈景润虽然爱看书,但在小学、中学时,他的成绩并不拔尖,甚至数学方面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天赋异禀。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将目标锁定在攀登数学高峰呢?

这一切,都要从一位名叫沈元的老师说起。

沈元是我国着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和陈景润有交集前,沈元正在清华大学航空系担任主任。


沈元

1948年,由于父亲去世,沈元专门从北京赶回福州奔丧。但由于战乱频频,南北交通受阻,沈元奔完丧后一时之间竟回不去北京,只能滞留在福州。恰好,这一消息被沈元的母校英华中学得知。于是,英华中学便邀请沈元暂时到学校任职。结果,沈元就暂时成为了英华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

巧的是,陈景润正好也是英华的学生,而且是沈元任教的那个班的学生。沈元的教课方式和其他老师不同。其他老师经常是照本宣科,而沈元却喜欢旁征博引。除了课本中的知识,沈元经常会讲授一些完全脱离课本,但能引起学生好奇的内容。

有次讲课的时候,沈元突然就跟学生们讲起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个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冠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正是沈元的这次讲课,让陈景润对数学世界充满了向往,他不止一次地在心底问自己:我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毫无疑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加持下,陈景润此后的生活被旁人看似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填满,但对他来说却是乐此不疲。也正因如此,1950年的时候,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厦门大学数理系。

大学期间,陈景润继续如饥似渴地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直到1953年夏天,他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担任数学老师。


陈景润

前文我们也提到了,陈景润的性格是很内向的,专注于数学研究后的他更是变得有些“孤僻”。这也导致他不善言辞,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但陈景润本身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这种情况让陈景润是又急又累,一度病倒。

眼看教学质量上不去,北京第四中学的领导也开始对陈景润有意见,并将情况反映给了当时的厦大校长王亚南。王亚南是了解陈景润的,知道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陈景润,主要还是由于工作分配不当。

于是,王亚南想来想去,还是帮陈景润调回了厦大数学系担任资料管理员。这样,陈景润就能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自己的数学研究。

事实证明王亚南校长的决定很明智。回到厦大后,陈景润很快就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写出了推进华罗庚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

要知道,当时的华罗庚已经是数学领域的权威,陈景润在这个领域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透明”。在这种情况下,陈景润就敢改进华罗庚的成果,这其中需要的勇气和智慧可想而知。

当陈景润的老师李文清将论文寄给华罗庚以后,华罗庚并没有因为这个年轻人的“班门弄斧”而动怒,相反他看到了陈景润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天赋和能力。我们为什么说学术需要传承,原因就在此。


华罗庚

不久,华罗庚便将陈景润调到了北京数学所担任实习研究员。此后,陈景润就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上,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这座数学高峰发起冲锋。
二:失意中年终遇伯乐

1966年,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了“1+2”。但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深入研究“1+1”的时候,一顶大大的“帽子”戴在了他头上,他研究的“1+1”也成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口中的“白痴”、“伪科学”。

甚至,他都被剥夺了科研的权利,不能进办公室,只能住在锅炉烟囱旁仅6平米的小屋内,屋里桌子被抬走,电线也被掐断。

然而,这些都没有动摇陈景润继续研究的决心。在那仅6平米的小屋里,他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亮,趴在床板上,不断演算、思考,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这样的日子,陈景润一过就是好几年。可以说,此时已经中年的陈景润,过得很是失意。

好在,这一切都在1974年迎来了转折,中年失意的陈景润也终于遇到他的伯乐:邓小平。

1974年,邓小平复出,开始主持中央党政军日常工作。历经沉浮的邓小平,对国家的现状了解很深,所以他开始大刀阔斧对各条战线进行调整,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科学战线。

在听取了中国科学院的汇报后,邓小平对那些在困难情况下依旧坚持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是听说陈景润的事后,邓小平表示:

“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像这样一些世界上有水平的人(陈景润),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从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对陈景润的关心和支持。为此,邓小平还亲自过问了陈景润的情况,并指示有关部门帮助陈景润解决实际问题。


邓小平

很快,数学所就为陈景润调整了一间16平米的房间。说实话,这个房间虽然不大,但在当时来说也算很不错了。但陈景润得知情况后,却婉言谢绝道:“我现在的住房已经很好了,大家住房都很紧张。我只有一个人,这就够好啦!”

1978年,在邓小平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无数国人的努力下,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3月18日,中国科学界的精英齐聚一堂,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陈景润作为数学领域的权威,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大会,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邓小平。

邓小平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目光,早已洞察科学技术在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在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不仅提出了: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同时,他也对那些始终坚持搞科研的同志,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

当然,邓小平很清楚,搞科学研究很重要,但为这些科技工作者解决后勤保障同样重要。毕竟只有让这些科技工作者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在科学研究上心无旁骛。

讲到动情处,邓小平大声给台下的科技工作者给出了承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这句话,让在场的科技工作者无不感动。说实话,这些年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也曾让他们迷茫不已。但现在邓小平这样的首长,亲口承诺当大家的“后勤部长”,这让他们感叹于邓小平的胸襟之余,也很清晰地感觉到:科学研究的春天,真的来了!

讲完话后,邓小平还专门接见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这其中就有在数学领域取得极大成果的陈景润。

陈景润对邓小平仰慕已久,从未想过自己竟能见到本人。当邓小平来到身前,陈景润紧紧握着他的手,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和陈景润握手

邓小平亲切地询问了陈景润的身体情况。说实话,由于长年伏案研究,陈景润身体并不好。但在邓小平的关心下,陈景润就像是忘却了所有病痛,只一个劲儿地说:“好,我很好!”

邓小平一边嘱咐陈景润注意身体健康,一边给跟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安排:要给陈景润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陈景润闻听此言,向邓小平深深鞠了一躬,嘴里止不住地说着:“谢谢邓副主席,谢谢……”

这“谢谢”中,既有陈景润对邓小平关怀的感动,更有对当年邓小平知遇之恩的感激。
三:“后勤部长”说到做到

“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邓小平说到做到!全国科学大会结束后,为了让科学研究人员们能够专心搞科研,邓小平还真就当起了大家的“后勤部长”。他不仅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同时也做出了很多细致的安排。

很多同志都以为所谓“后勤”,主要就是给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的资料、仪器、设备、场地等。但邓小平却想得更多,他还专门过问了食堂、托儿所等情况。因为他知道,这些也是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

具体邓小平是怎么当好“后勤部长”的,我们可以从他对陈景润的关怀中发现。

全国科学大会结束后,心系陈景润健康的邓小平,专门交代有关部门要给陈景润做一次全面的体检。结果,检查结果很不理想,由于长期超负荷研究,陈景润身患多种疾病。

为此,邓小平特地安排陈景润住进了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也是在这里,陈景润遇到了一生所爱: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实习的医生由昆。

住院期间,陈景润和由昆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并确定了恋爱关系。1980年8月,47岁的陈景润和31岁的由昆举办了婚礼。


陈景润和由昆

可以说,至此陈景润的事业和生活都走上了正轨。然而很快,这个新组建的家庭就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一,陈景润是在北京工作,由昆是在武汉工作,两人长期异地,没孩子前还好一点,有孩子以后这种情况就很麻烦;

其二,生了孩子后,由昆很想到北京来,但家里只有几平米,工作调动也很麻烦;

其三,此时的陈景润不仅科研任务重,而且还有很多的社会活动,各种琐事压在他一人身上实在是有心无力。

所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再三考虑,陈景润和妻子认为这些问题不得不解决。

于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陈景润向组织打报告的事情,他希望组织能够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夫妻长期分开;住房问题;配一位秘书。

当报告呈送上去以后,邓小平很快就知道了这份报告的内容。这位“后勤部长”说到做到,当即作出批示: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调动,配备一位秘书。

仅仅一周的时间,陈景润遇到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他的妻子从武汉调到了北京309医院,秘书也配了,同时一家人也搬进了四房一厅的专家楼。要知道,当时的专家楼是非常少的。

和妻子久别重逢,陈景润感动之余,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你调来是小平批示的。我一定拼命干,累死了也心甘情愿!”

陈景润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此后在工作岗位上,他真的是拼了命地在干。


陈景润

但不幸的是,由于早年专注于研究,废寝忘食,陈景润过多的透支了身体和健康。1984年,他被确诊为帕金森氏综合征。

为此,妻子由昆一度想要放弃工作,好好在家照顾陈景润。但陈景润知道后,却怎么也不同意,他是这么说的:“我已经不能为党做什么了,你一定要工作下去。”

然而,事实上,即便卧病在床,陈景润依旧没有放弃工作。那段时间,他一边思考着各种数学问题,一边还带着一些学生给他们授课。

1996年3月19日,63岁的陈景润病逝。而在逝世前两个月,他依旧在拼命工作。

就在陈景润去世的第2年,邓小平也走完了他的一生。陈景润的妻子由昆闻此噩耗,悲伤之余,说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景润在世,当他听到小平逝世的消息,他会随小平一起去的,他会这样的。”

从邓小平和陈景润的往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公的高瞻远瞩,这也才有了我们今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谨以此文,纪念邓公和陈景润先生。

参考文献:

“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和陈景润的故事——《文史春秋》2008-11-10期

邓小平关怀陈景润纪事——《党史博览》2014-08-05期

邓小平愿做陈景润的“后勤部长”——《福建党史月刊》2014-0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