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长沙会战三战三捷,可为什么第四次长沙会战,却三天失守?

2022-10-26 17:05:02

方先觉第十军差点被调来“二守长沙”,如果薛岳这道命令得到执行的话,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一定会让日本人尸横遍野和血流成河,长沙城也不至于让鬼子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攻陷,当然,那也就没有了后面惨烈的衡阳保卫战。



先弄清楚,第四次长沙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之“长衡会战”的一部分,之所以没有称为“第四次长沙会战”,是因为长沙快速沦陷,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守城作战,反倒是南边的衡阳成为了主战场,守军和援军跟日本人杀得天昏地暗。

自1942年1月初“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大捷以后,日军两年多未敢南犯,薛岳有点飘是难免的,军事生涯和声誉达到顶峰状态嘛。而且在抗战相持阶段,日军大本营并没有长期占领长沙的计划,既然三次没拿下,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个念想,中日两军继续在岳阳以南形成对峙。

然而1944年5月打响的豫湘桂战役,形势却有根本的不同,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挽救快饿死了的南方军,同时摧毁西南地区的中美航空基地群,日本人那是下了血本的,是一次回光返照式的大规模进攻。

换句话说,河南的平汉铁路沿线城市,以及湘桂段的长沙、衡阳、桂林是日本人所谓“一号作战”必须攻占的城市,因为它们是粤汉铁路、湘桂铁路的要点,不攻陷这些城市并占领之,怎么让火车从东北经过华北开到越北?


为此,侵华日军唯一的野战兵团“第11军”,期间猛烈扩充到十个师团和若干独立混成旅团,以及大量的特种兵部队。去除必要的守备兵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可以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达到七个师团以上。
根据相关资料,日军集结在第九战区当面的部队,多达265000余人,稍微有些抗战知识,也能知道未来战局的凶险:以中日两军的战斗力差距,薛岳没有70万到80万的大军,这仗是打不赢的。



我们不妨回顾下前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出动的兵力基本在10万人左右(三个师团为基干)。而第九战区的正规部队平均每次保持在30到40万人的规模,以四倍于敌的兵力,还需要指挥官运筹得当,以及前线将士用命,才有击败敌人的机会,这是抗日战争残酷的事实。

然而到长衡会战期间,薛岳手中40万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因为组建远征军抽调部队略有削弱。至战役爆发前,第九战区可以立即投入作战的一线兵力仅为20个师60个团,合算为七到八个军的样子,几乎跟日军的师团数对等。

除了个别像第十军这样的部队,否则一个军哪里抗得住鬼子的一个师团?战争是军队综合实力的对抗,只有在两军兵力对比相对合理的情况下,通过指挥官的发挥和官兵的努力,才能够击败凶悍的鬼子,因此很显然,第四次长沙保卫战,薛岳几乎是没有胜算的。

另外一点,横山勇这个家伙绝对是个大敌,这厮对前任阿南惟几曾经惨败长沙,研究得非常透彻,对薛岳的“天炉战法”,也早已了然于胸,制订了极有针对性的作战方案。包括之前的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都证明,横山勇确实非常狡猾。

日军凭借其空前富裕的兵力,将攻击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左右两路共三个师团附一个支队,专门负责截击在“天炉战法”中,在湘北节节阻击然后转入两翼山地的中国军队。

而中路日军的四个师团,又分为前后两个梯队实施“滚桶攻击”,使“天炉战法”中准备留在敌后的部队,也突然遭遇日军第二梯队的打击,如此,第九战区的左、右、后三路部队开战后全线溃败,再也不能形成合围“炉膛”长沙的态势了。



其严重后果就是,在横山勇有预谋的猛烈进攻下,第九战区企图在湘北逐次抵抗、然后跳到外线的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纷纷溃不成军,这些部队想自保都难,再也无力跟在日军屁股后面,增援或者合围长沙了,那也就没有了长沙城下的“会战”。

长衡会战1944年5月27日爆发,仅仅半个月时间,湘北四道水系被日军全部突破,鬼子的先头部队直扑长沙,“天炉战法”事实上流产,长沙瞬间成为一座危城。薛岳这才慌了手脚,开始考虑用哪个军守城的问题。

他手头尚未投入战斗建制完整的精锐军,只剩下张德能的第四军和方先觉的第十军,前者是战役预备队置于长沙,后者正在衡阳整补。至于很能打的王耀武第24集团军,理论上已经脱离了九战区作战序列,奉命单独在湘江以西御敌。

要说派系私心还是有的,薛岳在了解到日军真正兵力规模后,知道长沙沦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在长沙城下决战的计划已经破产,现在无论哪个军来守城,都只能是拖延日军的南进速度,而不可能再全面逐退日军了。


粤系的第四军是薛岳的亲信部队,他当然不愿意填进长沙守城作战而损失掉,因此决定调用方先觉第十军北上,担负长沙守备任务。应该说,以“泰山军”的防御能力,就算不能像衡阳那般坚持47天,守上个十天半个月肯定没问题。
不过委员长的一封电令,彻底断了薛岳的这个念想,作战计划第九战区是必须随时呈报的,中央军的使用委员长也是必须插手的,要不怎么叫“微操大师”咧?重庆的命令是:第十军将担负衡阳守备,不得用于长沙方向。

薛岳无奈,只好率司令长官部撤往耒阳,而以第四军坚守长沙,军长张德能倒也不算菜鸟,但是跟方先觉相比,显然还差着一个档次。第四军匆匆完成布防时,6月16日下午日军前锋第58师团、第68师团到达长沙城外,随即于黄昏时分发动猛攻。

横山勇还吸取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教训,当时岳麓山上的重炮给攻城日军以重大杀伤,所以鬼子第34师团早就沿着湘江西岸而来,目标直指岳麓山。张德能顾此失彼,手中的三个半师(附暂编第54师)根本不敷分配。

张军长起初是以两个半师守长沙城区,一个师加炮兵第3团守岳麓山,如果抱定必死决心就地硬撑,估计守上五六天应该没有问题。结果张德能临敌变阵,他眼见日军势大,至6月17日的夜里,又想在城区只留下一团,军主力西渡湘江坚守岳麓山,这就乱套了。


由于组织不力和缺乏船只,第四军的两个多师在渡江过程中,遭遇日军飞机和重炮的火力急袭,官兵伤亡惨重,各级部队长根本掌握不住部队了,已经渡江的部队在混乱中并没有上岳麓山,而是纷纷向南撤退了。

至6月18日凌晨,张德能发现部队已失去掌握,只好也跟着溃军南逃了,于是在日军三个师团的围攻下,长沙城区和岳麓山相继失守,战至6月18日的下午,坚守六年多的长沙城终告沦陷,这哪里是三天失守?真正的作战时间连48小时都不到。

张德能后来在重庆给毙了,冤或者不冤都不重要,第四次长沙保卫战打得很窝囊是真的。总体而言,在薛岳无法复制“天炉战法”之后,长沙失守是肯定的,但是第四军不应该败得如此丢人,哪怕顶上一周再突围,也能给衡阳的方先觉再多一点准备时间。

1944年6月22日的深夜,也就是长沙失守四天以后,日军前锋第68师团接近衡阳远郊,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