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34年100多名红军失踪,中央调查无果,70年后偶然事件揭开真相

2022-09-22 17:05:04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顺利会师,宣告着红军长征的顺利结束,就在这个值得欢庆的日子里,却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萧克、王震向中央汇报,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在行军的途中神秘失踪,已经两年杳无音讯。

红六军团作为长征的先头部队来到贵州地区探路,在这里,他们与桂系军阀遭遇,进行了一系列战斗。

此后,第18师第52团的将士们在贵州石阡县附近作战后,突然离奇失踪,没有回归大部队,也没有与敌人交战后全部被歼灭的痕迹。

红六军团

这件事情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此后的十年间多次派人寻访这一团将士的下落,一查就是67年,然而一直没有结果。

直到2001年,这件事情才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揭开了迷雾。那么,红52团的将士到底是为何失踪的?其中发生了什么样曲折的故事?最后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今天,就请各位读者跟随笔者的步伐,走进神秘的红52团消失事件。

红六军团领导人群雕

一、开端:红六军团主动为长征探路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我党成员,破坏中国革命,由于准备不足,一时之间我党人员被杀害许多,革命形势异常严峻。

8月1日,我党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等人的领导下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又在毛泽东的引导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道路,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农村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

南昌起义油画

最终,在正确的路线指引和我党党员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面积不断扩大,各个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动农民力量,以促进革命发展,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看到这一景象的蒋介石大为恼火,在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指引下,他不顾日军对于中华民族的不断侵略,调集大量的部队,联合当地军阀一起围剿苏区,企图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根据地势力消灭在萌芽只哦中。

蒋介石先后对苏区发动了四次围剿,但我军将士在毛泽东正确的游击战术指引下,成功获得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将蒋介石的阴谋完全粉碎。

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行军

不甘心看到苏区力量不断壮大的蒋介石又亲自带兵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王明、博古等人的错误战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损失惨重,不少根据地都被蒋介石摧毁并占领。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中共中央决定实施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实际上早在7月份,中共中央就已经预料到了局势的恶化,毛主席提前派出了主动请缨的红六军团为长征大部队探路。

作为一个小小的团,在前有敌人,后有追兵的险要环境下,红六军团的将士们一马当先,克服了重重困难,踏上探路的征途。

红军长征

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艰难险阻,红六军团的将士们终于来到了贵州。就在此时,他们接到了朱德下发的命令,由于桂系军阀正在向南方前进,所以上级希望红六军团不能向西走,而要立刻掉头转向江口前进。

红六军团接到命令后立刻陷入两难之中,因为他们本来准备向西出发,甩掉敌军,然后短暂休息,但是按照中央的情报,桂系军阀正在向南前进,万一情报有误,我军将会面临桂系军阀的围追堵截,陷入险境。

桂系军阀

想到这一问题,红六军团的干部们立刻开展讨论,到底是按照最初的选择西进,还是按照中央的命令北上,最终,他们还是选择遵从中央的命令,掉头北上,认为这样可以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

然而,事情并没有向他们想的那样发展,本来敌军已经准备南下,可是探听到他们准备北上的消息后,也准备北上剿灭他们。经过研究,敌人决定集合三方势力,在石阡县集结重兵,伏击红六军团,准备彻底歼灭他们。

为了配合伏击计划,他们提前在贵州将当地的群众疏散,把粮食搬走,切断红军的后勤补给;且在当地的百姓中间大肆宣传红军的土匪形象,将红军妖魔化,抹黑红军;最后设下重重埋伏,等待红六军团的到来。

石阡县古城

不幸的是,红六军团并没有预料到此事的发生,当萧克将军率队来到石阡县时,战士们突然被敌军重重包围,我军奋力展开迎战,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我军毫无防备,局势变得十分艰难。

红六军团的干部们全都明白,只有组织大部队进行突围,才能从敌人的包围圈中跳出来。因此,几人商议后最终决定,大部队突围,52团作为掩护部队进行掩护,在如此险境之下,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是王道。

那么52军团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呢?他们的掩护能否成功?您请接着往下看。

红军军团冲锋陷阵

二、中段:52军团拼死掩护突围

说起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在六军团中一直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虽然人数只有八百多人,但各个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历次反围剿战争中一直作为“排头兵”,给国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不仅如此,在为长征大部队探路的这一时期,52军团一直勇往直前,为大部队扫清着障碍,他们像一把尖刀一样,多次刺破敌人的心脏,在危难中带领大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对于52团来说,无论受到多大的攻击和伤害,哪怕只剩下一名战士,也要成功完成每次任务。也正因如此,萧克将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52团,十分放心。

红军军团战斗

负责指挥52团的18师师长龙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参加过我党组织的多次重要战斗,凭借血和汗一路上升为师长。在接到命令以后,龙云丝毫不敢懈怠,没过多久,他便带领着手下的战士们开始在朱家坝修筑防御工事,抵挡敌军。

战斗开始了,52团的战士们冲在最前面,抵挡着敌人的强烈攻势,成功地吸引了敌军火力,给予了红六军团最佳的突围时机。

敌军见到52军团的攻势如此猛烈,便以为52团的将士们就是红军主力,连忙继续发动猛烈攻势。趁着52军团吸引了敌军的大部分火力,红六军团大部队也从敌军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

红六军团在贵州合影

等到红六军团大部队突围成功,萧克便命人通知52团的将士们赶快向主力部队靠拢,经过将近一天的激烈战斗,52团成功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准备向前追赶大部队。

然而,在52团即将追赶到大部队的时候,南下的一个路口突然被国民党军占领,52团的战士们面临着重重困难,敌人如若穷追不舍,很快就会追赶上我军大部队,对我军造成严重威胁,这样他们的战斗任务将会彻底失败。

此时的52团将士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选择一边对抗敌军,一边追赶上红六军团的大部队,二是为了大部队的安全,他们向别的方向走,将敌军引过来,最终使得红军主力部队成功到达安全地区。

萧克像

很明显,第一个选择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们人数处于劣势,不一定能在路上消灭敌军,而且有暴露大部队的风险,因此,富有大局观和牺牲精神的红军将士们立刻决定转换方向,向困牛山出发,打算凭借一己之力甩掉后面的敌军,然后再追赶红军的主力部队。

困牛山顾名思义,能够困住一切活物,因为它山势陡峭,里面有两条狭长的山脉,底部还有河谷,周围都是悬崖峭壁,三面被高山环绕。最特别的是山上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堵住这个出口,山里面的人将无法生还。

很快,52团的将士来到了困牛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条绝路。敌人在看到他们进入困牛山后,放慢了追捕的脚步,因为敌人熟悉这里的地形,知道这里没有别的出口,所以并不着急前进。

困牛山

他们一边缓慢地追赶着红军,一边叫喊着希望红军投降,抱有志在必得的心态。由于当地的群众被国民党的宣传蒙蔽,以为红军是一群无恶不作的土匪,所以也加入到追赶红军和抓捕红军俘虏的队伍当中。

18师师长龙云看到群众们也在追捕的行列,立刻向手下的战士下令停止反击,不能误伤群众。敌人看到这种情况,抓住了红军将士的软肋,更加肆无忌惮,竟然逼迫群众在最前面当作靶子掩护自己,自己在后面和群众一起向红军战士发动进攻。

红军战士战斗中

这样的局面十分被动,无耻的敌军利用百姓挡在前面,让我军不能放手展开攻击,一波战斗下来,52团团长田海清不幸牺牲,周围的将士看到团长牺牲,纷纷大哭。

战士们都明白,如果这样下去势必要全军覆没,于是请求师长让部分将士率先突围出去,借以保存大部队力量,此时的红军战士全都不惧生死,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务,为革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战士的强烈请求下,18师师长龙云带领着200多名战士来到山底下的河谷,留下100多名战士牵制敌军的火力,掩护战友脱离险境。然而,时间渐渐流逝,他们身上的子弹也快要打光了,还被敌人逼迫到悬崖峭壁旁边。

红军战士猛烈战斗

这一时刻,敌人又开始逼迫人民群众向52团的将士发起攻击,心存百姓的红军战士不忍心看到贫苦人民遭受炮火的洗礼,不忍心动手,最终也没有对人民群众拿起武器。

在这生死关头,无奈之下,一位连长吩咐手下,吹响冲锋号,他怒吼着:“我们绝对不能死在敌人手上,也绝对不能暴露大部队的踪迹!”说着便折断手中的枪支,头也不回地跳下了悬崖。

在他的带领下,瞬间,将士们纷纷砸断手中的枪支,毅然决然地跳下了几十米的悬崖峭壁,悲壮地为了集体牺牲了个人的生命。

红军跳崖殉难处

敌人听到冲锋号,以为我军要展开反攻,立刻隐藏起来,想要将冲出来的我军一网打尽,然而时间过去很久很久,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他们无奈出来,一点一点地来到悬崖峭壁跟前,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峭壁面前一个将士也没有,战士们离奇“失踪”。

本以为这一百余名将士们的牺牲能换来大部队的安全突围,然而令人哀婉的是,18师师长云龙带出去的部队也遭遇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展并不顺利。

当时云龙率领二百余名将士突围后,一路上面临着敌人的穷追不舍,然而他们长途跋涉,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再加上一路上还要应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连续坚持了几天战斗,体力不支,战士们的人数越打越少,部队的力量越来越小,最终,龙云与一部分人被敌军俘虏。

红军将士与敌人搏斗

一开始龙云被俘,坚决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只一口咬定自己是一名连长,不知道红军大部队的具体情况。无奈最后被叛徒指认,龙云只能被迫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随后被送往其他地方严密看守。

在监狱里,龙云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加上长期从事战斗,体力不支,身体又有疾病困扰,最终病情恶化。然而敌人依旧不肯放过他,对他严加审问、严刑拷打,龙云宁死不从,最后也没有透露出红军的一点机密,被活活虐待至死,其余被俘的将士也大多是这个结果。

红军战士宁死不屈

就这样,红六军团第18师52军团全部牺牲,在战争激烈的革命年代,他们很快被淹没在历史的车轮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里,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不幸无人能够书写。

然而,我党并没有忘记他们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建国以后,寻找52团的旅程才刚刚开启,下面,就请各位读者跟随着笔者的步伐,进入建国后探秘52团踪迹的故事。

红军将士浴血奋战

三、结局:偶然事件揭开消失迷雾

时间久了,红六兵团的干部和战士们发现52团的战士们许久未归,心中十分惦记他们。只是革命任务艰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事频发,让他们没有闲暇时间回头寻找这支兄弟部队。

其实这种事情在战争年代是十分常见的,战争中,一旦遇上敌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的情况,其中一支部队出去吸引火力是常有的事情,且激烈的战斗中,部队被打散也十分常见,再加上当时的通讯条件很不发达,一支部队失去联系的现象时常发生。

红军战士与敌人激烈厮杀

然而党组织并没有忘记这群为了集体而消失的战士们。在建国后,相关部门曾经多次派人前往贵州寻找这支部队遗存的痕迹。

为了解决这件事情,组织上专门派遣专家来到贵州开始大规模地搜寻,根据当时参与过战斗遗留下来的少数将士回忆,专家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困牛山。

有关专家立刻来到当地的村子,巡查相关信息,可惜问遍了当地民众都一无所获。事实上,当地民众也知道红军部队在他们这里曾经和国民党军队交手过,但关于52军团的事情则是丝毫没有听过。更令人们惊讶的是,他们连困牛山都没有听说过。

困牛山地形

这件事情一下便让专家组陷入困境。按常理而言,一支几百人的部队曾经在这里展开战斗,无论如何都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但现实却没有任何消息,甚至连战斗的那座大山都找不到,这样的事实让专家组们只能无功而返。

时间来到七十年代,依旧有存活的将士在惦念着他们的老战友,于是中央便又派出一支由专家构成的考察组来到石阡县,寻找52团将士的踪迹,然而结果还是一样的,无奈之下,这件事情便成了一桩迷案。

2001年,38岁的杨又铸担任了石阡县党史研究室的副主任,这支在当地消失的部队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找到事情的真相。

杨又铸像

在他上任的第二年,杨又铸便来到石阡县进行调查,可惜经过一系列调查,他也只是查到了一点点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资料中队这支部队的记载寥寥无几。

后来,杨又铸又想到既然资料当中没有记载,或许当地的老人应该有些印象,于是,他便开始不停地寻找当地的老人,了解相关信息。最终,在他的不断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在一个老人口中得知困牛山好像在龙塘镇。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杨又铸马上赶往龙塘镇,他在当地住下,走访镇子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户居民,花费了两年时间,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困牛山红军壮举》书影

一次,他来到了当地一个叫甘溪槽村的村子,这个村子地处偏僻,像世外桃源一样,极少有人涉足,村里面的群众和外面的人联络也十分稀少。

村里面的人大多靠耕种为生,自给自足。杨又铸有一种直觉,这个村子一定跟52团的战士们有关,于是就在村子里住了下来。

这个村庄的生活与其他普通村子一样,唯一不同的便是在重阳节这天,村民们会向一座大山烧纸焚香,虔诚祭拜,杨又铸又向村民一打听,才听说这个习俗已经保持了有几十年,毫不动摇。

杨又铸探寻历史踪迹

杨又铸对这一传统习俗十分感兴趣,但又不知道村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他便继续追问村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经过一番考察,杨又铸才知道,村民们拜的不是大山,而是红军。

听说了这件事,杨又铸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他立刻带着一帮干部去挨家挨户地拜访村子里的村民,希望能探听到更多的消息。一番打听过后,他终于得知村民们祭拜的就是当年跳崖的52团战士。

从村民那里还得知,当初跳崖的战士,有少数人活了下来。杨又铸又经过一番打听,终于找到了当年52团战士中存活的一位——陈世荣老人,当初他跳崖以后,很幸运地被挂在一根藤蔓上,于是便存活下来。

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

在从困牛山中出来以后,陈世荣便开始赶路寻找大部队,但不幸在路上遇上了土匪,幸好得到一位地主搭救,将他收养。于是他便改名唤醒,随地主长期定居在地主居住的村子,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除他以外,还有几名战士也是当初跳崖的幸存者,由于身体受伤,他们便留在这个村子养伤,后来便索性在这里居住。

建国以后,由于事迹突出,思想觉悟高,陈世荣当上了这个村子的村支书,换了一种方式为我们党做贡献。也正是在他的倡导下,这个村子每年会在重阳节举行活动,祭拜当年牺牲的他的战友们。

困牛山壮举

至此,52团战士消失的迷团终于要被揭开。杨又铸在这个村子住下,向陈世荣等人搜集了大量口述资料,又将这个村子保留的大量有关52团战士事迹的资料找出来,交给了上级党组织,从此,这支部队消失的真相公诸于众,轰动一时。

在从各种渠道了解到52团战士的事迹后,人们纷纷为这个团在生死关头,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愿意将枪口对准人民群众的光辉事迹而感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对党的信仰和对人民群众的忠诚,他们的事迹也将永远留在听过这个故事的人们心中。

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

得知此事后,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不仅派来许多电视媒体来采访陈世荣等人,还在石阡县当地修建了困牛山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以此来纪念这些一心为民的红军战士们。

以上就是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战士们消失的历史真相,你对52团战士们的历史事迹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地方,或者说还有什么想要知道的红军烈士历史故事,请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真知灼见,与笔者和各位读者进行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