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77年,徐立清邀张爱萍出山,三顾茅庐被拒,叶帅:不支持我工作

2022-08-29 17:05:03

有这样一位开国上将,他是极富理想,敢作敢当的性情中人,又是锋芒毕露,桀骜不驯的“代言人”,他自青年时期就被众人视为“共产党里的另类”,邓小平评价他:“军队中有为数不多的人惹不起,你就是其中一个!”叶剑英则评价道:“你浑身是刺!”

相信各位看官也已经猜到这位开国上将便是张爱萍,他一生有过多次大起大落,但他始终爱憎分明,永葆初心。

1977年7月,叶剑英想请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当个说客邀请张爱萍再次出山到国防科委工作,结果徐立清“三顾茅庐”均被婉拒,这下子叶剑英坐不住了,亲自登门邀请张爱萍,叶帅故作生气地说道:“你是怎么了,请你几次都请不过来,这么不支持我工作!”


图 | 徐立清

那么,张爱萍有怎样的传奇人生经历,他对国家做过哪些贡献,叶剑英为何执意邀请他出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张爱萍的“升迁记”!

张爱萍在晚年时对自己的人生作出这番总结:我这一生分为两个三十年,从1925年参加革命到1956年,我主要搞革命斗争和军事工作,从1956年到1987年退休,基本是狠抓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领域。

我们先对张爱萍的前三十年做个简单回顾。张爱萍生于内陆革命大省四川,自小就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年仅15岁的他就投身革命浪潮。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张爱萍毫不畏惧,仍然积极组织学生,群众从事革命活动,期间曾两次被外国巡警和国民党反动派保安队逮捕入狱,不过,张爱萍秉持革命党人的信仰,沉着冷静地与敌人周旋、对抗,保持了革命气节。

等他被营救出狱后来到了中央苏区,上级指派他从事红军管理工作,被分到红14军任小队长一职,在攻打老虎庄和泰州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吸引了敌人的大量火力,导致自身左臂负伤。

在长征途中,他担任过团政委,师团政委等职务,在先锋部队中突破国军设下的四道封锁线,参加了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等一系列战役,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爱萍受毛主席所托来到沪宁杭地区组织军民打游击战,随着斗争形势的需要,上级让张爱萍专门负责新四军方面工作,在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领导军民全歼2万余名日伪军。

1944年9月开始,张爱萍担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率部转战于津浦线的广大区域,连续作战,收复多处沦陷失地,为壮大我军力量,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图 | 张爱萍

原以为他在解放战争中能继续大展身手,然而天不遂人愿,解放战争爆发伊始,张爱萍在指挥部队破袭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鲜血直流,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来到苏联接受治疗,等他身体基本恢复归国已经是1948年底的事了,彼时的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他想谋个前线职位都不好安排。

渡江战役爆发前,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海空军部队,毛主席考虑到张爱萍曾在红军时期建设了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又在抗日战争时期指挥过洪泽湖战斗,就让他全权负责华东海军建设。

张爱萍是我军有名的“旱鸭子”,并且对舰艇知识一窍不通,但他顶着压力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团结教育原国军起义海军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无到有,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和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所,为我军后续的海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任何部队只有经过实战检验才得知战力究竟如何,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凭借海空军优势仍然牢牢占据着舟山群岛,大陈岛,一江山岛等一系列大陆近海岛屿,时刻有以海岛为跳板,威胁新中国政权的可能。

彼时的蒋介石仗着有美国撑腰,时常在近海岛屿向大陆地区开炮,给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带来巨大威胁,中央军委高层开完会议后决定尽快收复一江山岛等近海岛屿,给蒋介石点“颜色”瞧瞧。

大陈岛被称作台湾的门户,而一江山岛又是大陈岛的屏障,台湾高层俞大维形容:“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不保,台湾垂危!”可见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重要性,一江山岛上没有居民,只有1000余名国军士兵驻守在此,上面遍布美军和国军的火力点,组建起层层防御网。

张爱萍对战场经过仔细研判,得出重要结论: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已经领略了我军的厉害,现在朝鲜硝烟刚刚散尽,吃过苦头的美军绝不敢再与我军发生大规模冲突,我军趁势攻打一江山岛,不会有太大阻力。

张爱萍向上级请战,但华东军区忌惮美军实力,迟迟不肯批复,张爱萍直接越级将作战计划上报给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后者看完后觉得分析有理,转手呈送给毛主席批阅,毛主席不愧是一代伟人,权衡利弊后在报告上做出如下批示:“既然张爱萍同志这么有把握,那就放手去打!”


图 | 毛主席

1954年8月25日,解放军成立了首个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指挥机构,张爱萍任司令,几十年来,我军苦于没有海空军部队,被国军无情“蹂躏”,现在我军出场即巅峰,牢牢把控制空权和制海权,我方航空兵共出动86架次飞机,击落10架敌机,海军出场后击沉击伤敌军5艘舰艇,一江山岛顿时失去了外援,我方军机立刻对一江山岛发动地毯式轰炸,摧毁了大量敌军防御工事,给敌人带来极大心理阴影。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一江山岛战役正式打响,在我军空前强大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打击下,岛上的防御分崩离析,只用了10个小时,我军就完全占领了一江山岛,歼敌1086人。

次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报了我军首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绩,震惊世界,蒋介石闻讯后吓得脸色苍白,没想到我军首次三军协同作战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大陈岛恐怕也保不住了,他遂乞求美军派出百余艘舰艇将驻守在大陈岛上的18000余名国军士兵和武器装备全部转移到台湾,加强台湾地区守备力量。

1955年,全军首次大授衔时,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凭借他多年的战绩,这个军衔实至名归。

这么看来张爱萍的前三十年已经足够辉煌了,但纵观他的后半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他是我国国防科技和“两弹一星”事业的领军人物,正是有他的参与,才能为国防事业保驾护航。

1955年12月,张爱萍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定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自此迈入国防建设大门。刚刚参会的张爱萍心中没有底气,毕竟自己完全不懂科学技术,怎么能参加这种重要会议呢?

陈毅则解释道:“我和彭老总商量了很久,才定下来由你参会,你既管装备,又常年在前线带兵,只有你是最适合的,就这么定了!”

张爱萍参加完会议后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争取后者在原子弹,弹道和航空航天领域给予我国大力支持,在众人不懈努力下,苏联答应提供我方技术援助。

可好景不长,正当一切工作进入到关键时刻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协议,撤回所有在华专家和装备,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的张爱萍一时陷入了迷茫,众人也不知道原子弹事业该何去何从,凭借中国人的力量真能完成这一壮举吗?


图 | 陈毅

陈毅当着众人的面说道:“中国人就算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随后,陈毅单独找到张爱萍说道:“先不忙着下结论,将原子能工业的进度和基本情况调查清楚!”

张爱萍无奈地说道:“我只知道山茶蛋,不懂什么原子弹!”

陈毅听完这话气得大骂道:“你不懂难道不会学?谁一出生下来就会?”

张爱萍听完后惭愧低头,回到家中专门学习元素周期表,恶补物理,化学知识,当然只有他一人自学是毫无用处的,就算学到猴年马月也造不出原子弹。他专门拜师核物理学专家朱光亚,谦虚求学,朱光亚虽然是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但非常年轻,只有37岁,他看到身为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亲自上门请教,内心自然大感震动。

他赶忙给张爱萍端茶倒水,并准备汇报工作进展,张爱萍听完后笑着回答:“我可不是来听你汇报工作的,我特意前来向你请教!”

看着朱光亚难以置信的表情,张爱萍接着说道:“是真的,请你给我讲讲原子弹原理吧,我只知道山茶蛋,鸡蛋,对原子弹却知之甚少,不懂的话难以摆弄啊!”

朱光亚对张爱萍这份学习劲感到敬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为后者仔细讲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朱光亚还会拿实物举例子,往后的日子里,张爱萍的理论水平大涨,他深知原子弹研制的艰辛程度,对所有参加研制的专家们说道:“你们大胆地去工作,不要有顾忌,成功了,成绩就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是我的!”

茫茫戈壁滩上,条件非常艰苦,气候恶劣,物资匮乏,水资源稀少,往往一场风沙过后,专家们的饭碗里堆了沙子,他们过滤掉一些沙子后,不得不混着饭菜一并吃下。

为了给众人补充营养,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经常斥资让人寄来一些水果蔬菜,张爱萍对妻子的善举感到欣慰,但他自己没有留下一点蔬果,全部分给了基地里的专家们。


图 | 李又兰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们的积极性,张爱萍建立了“两条指挥线”制度,行政指挥线主要负责做好组织保障工作,技术指挥线由专家们“挑大梁”。

经过几年努力,原子弹研制进展顺利,并在1964年9月进入试爆准备工作,试验前,周总理专门将陈毅,贺龙,张爱萍等专门负责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同志们叫到北京专门召开一次专委会议。

周总理一脸严肃,缓缓说道:“同志们,原子弹研制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在要到最关键的试爆阶段了,毛主席已经同意10月份进行核试爆,时间在一点点流逝,保密问题非同小可,提早说出去了,别人就会来轰炸我们,那我们前期所有工作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希望你们回去后不要兴奋地说出去,邓颖超同志虽然是我的妻子,是中央委员,但不该说的事情我也没说,她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在搞核试验,我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任何不应该知道秘密的人都不能知道!”

专委会议结束后,所有相关人员相继离场,只有张爱萍留下,有事向周总理汇报:“总理,希望你给我批个假,外交部临时给我安排了一场外事活动,就在今晚!我现在准备去参加!”

周总理问道:“你身上带了原子弹试验的文件吗?”

张爱萍坦白回答:“没有!”

周总理“不依不饶”地说道:“请你把衣服兜里掏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纸条!”

张爱萍只好照做,只掏出一张外事活动流程的小纸条,周总理说道:“爱萍同志,这个流程你背熟了就直接处理掉吧,从现在起,身上最好不能带有字的纸!还有,你提醒一下别的参与研制核武器的同志们,近期就别参加外事活动了!”

由此可见,周总理谨慎细微,在国家秘密面前始终恪守原则,不触碰红色底线,让人由衷敬佩!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张爱萍等人举手相庆,平复情绪后,张爱萍给周总理打电话:“总理,我们成了,蘑菇云已经升起,原子弹成功爆炸了!”


图 | 原子弹爆炸

周总理兴奋地说道:“党和国家为你们感到骄傲,人民感谢你们,我代表党中央祝贺所有科研工作者!”

现在看来原子弹爆炸用时很短,震慑作用明显,但是张爱萍在这期间遇到不少挫折,在他看来,原子弹工程是个底盘很大,很多东西需要依附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此希望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出面,统一协调,打好这场攻坚战。

不过军事工业和军事科研由军队,国防工业部门和国防科研所三部分组成,受到军队和国务院两大系统管辖,分别由贺龙,罗瑞卿和聂荣臻领导。

机构过多难免会降低工作效率,于是这三人分别任命张爱萍为三个部门的副主任,以便更好协调工作,邓小平还特意嘱咐张爱萍:“你可要注意哦,别让贺老总和聂老总两位老帅掐架哦!”

张爱萍认为虽然自己是三个部门副主任,但始终没有一个独立的主管部门,不足以牵头,统率全局。于是他在和几位老帅商量后向毛主席提议成立中央专门委员会,毛主席觉得此建议甚好,专门下发文件,此后的工作才进展神速。

后来由于外在原因,他从台前“走下来”,1974年国庆节期间,他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专门邀请张爱萍来自家做客,缓缓说道:“我听叶帅说军委已经决定让你重新出来工作了,我第一个指名要你!”

过了几日,叶剑英亲自来看望张爱萍,后者感到莫大荣幸,叶剑英问道:“宋时轮已经向我点名要你去军事科学院了,我想要你重回国防科委,你怎么想的?”

张爱萍指着左腿说道:“我这条腿还在治疗,目前还是不工作的好!”

叶剑英拍了拍他肩膀说道:“爱萍同志,不单是腿的原因吧,我知道你这几年受了很大委屈,但希望你考虑国家情况吧,你还是尽早出来工作吧,国防科委需要你!”

张爱萍还是推诿不去,叶剑英低声说道:“希望你再考虑一下吧,如果腿部确实不便,你每天上半天班甚至一两个小时也行,实不相瞒,这段时间试射一枚返回式卫星,但仅仅起飞几十秒就坠毁了!”

张爱萍瞪大眼睛问道:“是什么原因?”

叶剑英说道:“他们说是一根导线没有接好!”


图 | 叶剑英

张爱萍气愤地说道:“这可真是胡闹!”

叶剑英握着他的双手说道:“不只是我,还有小平同志,我们都在等你!”

一直到1975年3月,张爱萍等身体稍有恢复后才再次复出,担任国防科委主任,在环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

他上任第一件事不是去国防科委报到,而是来到七机部,找到相关负责人后说道:“为什么我们要抢时间,这意味着我们之前失去了太多宝贵时间,需要花费大力气去追赶,一定要在几年内拼命干,大家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拿出有效成绩!”

回到国防科委后,张爱萍对众人提出“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领导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几个月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成功发射。

该枚卫星发射成功意义非凡,日本的《朝日新闻》就专门在头版位置撰文道:“‘尖兵’卫星的发射意义是深远持久的,它标志着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和进行的实战化部署日益临近,同时在向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发声,即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同往日,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1977年3月,叶剑英让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请张爱萍回到国防科委继续支持工作,但是毫无悬念三次被拒。

叶剑英急不可耐地再次上门找到张爱萍,提高音量喊道:“你这是怎么了,多次请你主持工作,你都不来,这么不支持我的工作?”

张爱萍说了句情绪话:“我身体越来越不好,不适合再工作了,叶帅,并非我不支持你工作啊!”

叶剑英安抚他情绪:“爱萍同志,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从来不会半途而废,只要你想干的事,没有一件是干不成的,想当初你这个旱鸭子还组建了海军部队,你对国防工业一无所知也搞出了原子弹,这么有能力的人怎会轻言放弃,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整顿期,抓紧建设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这还需要你出马!”


图 | 张爱萍

张爱萍看到叶帅言语如此真挚诚恳,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谈及了自己对未来战争走向的看法:“未来战争不似过去,将是一场空前的立体战,我们已经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20、30年,在当今社会,没有一支现代化军队,没有三位一体核反击力量,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叶帅听了止不住地点头,并专门安排张爱萍的老朋友李耀文担任国防科委政治委员,有了李耀文的配合,张爱萍工作起来如虎添翼,他首先提出到80年代前期完成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等一系列重点任务,打好国防领域的歼灭战。

1980年5月,他成功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大大提高了我国核战略威慑力,引得不少国家主动向我国示好。9月,张爱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防科委,国防工办,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1982年,我国首次潜艇导弹核试验成功,进一步补齐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同年11月,他担任国防部长,由此他成为首位担任国防部长的开国上将。

张爱萍同志确实是“共产党里的另类”,他在十三大退休后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的一生为中国的和平事业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