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学贯中西的民国大师辜鸿铭,为何一直争议不断?

2022-07-27 17:05:02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第一人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的辜鸿铭(1857~1928),1857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清末怪杰辜鸿铭

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辜鸿铭凭着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学贯中西,被称为中国近代博古通今的第一人。他在14年的留学生涯里,先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名校;获文、哲、理、工、神等13种博士学位;精通英、德、法、意、拉丁、马来和希腊、日、俄等9国语言文字,成为一位精通西方文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能言善辩、笔走飞鸿、大器早成的青年学者。


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林语堂

后来,中国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1895~1976)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着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之中曾提及到辜鸿铭。
逆势而为,独力支撑将倾人文

就辜鸿铭先生所处的时代大潮而言,以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为羽翼的西方文化,正处在朝气蓬勃势不可挡的快速成长期,即太极四象的少阳阶段,其弊端和隐患还没有开始显现出来。反观当时还处在农耕时代的中国,观念守旧,思想禁锢,经济萧条,民不聊生……

辜鸿铭学贯中西,本世纪之初,当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精英们,都在大力宣讲西方文明的时候,他却用西方人的语言倡扬古老的东方精神,创造性地用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着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自译为《春秋大义》)等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中国的文化和精神。


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兰芳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鸿铭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已经成为当时访问中国的外国作家、政治家、记者的口头禅。


民国大教育家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时,提出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用人主张,创中国大学昙花一现的鼎盛时代。辜鸿铭被邀请教授英国文学。在北大,辜鸿铭受蔡元培、着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1886~1935),以及洋教授们的青睐,但却是西化分子们的死对头。

辜鸿铭,作为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们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和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愚蠢。


辜鸿铭

当整个中国文化阶层一面倒向西方之际,辜鸿铭坚持称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思想的代表,“复古向后退”的怪物,“老顽固”,“老古董”,“腐儒”,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过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世界赞誉,国人早应更加尊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思想精髓就在文言文之中。辜鸿铭对于胡适(1891~1962)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曾经早有预见,但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之中废除了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清末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在《在德不在辫》一文之中指出:“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装,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辜鸿铭不遗余力地颂扬中华文明,肯定中华文明,甚至到了言必赞中华的地步。在他看来,中华文明高于一切文明。因此,一心要把中华文明推向全世界,并声称要用中华文明改造世界。他坚信,未来的世界,必是儒教的天下。这种民族骨气和不凡的气度,在旧中国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当属凤毛麟角。也正因为如此,辜鸿铭的精神颇得时人的钦佩,就连外国人也向他投以赞扬的目光。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因为受了辜鸿铭的影响,欧洲一些学者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刮目相看。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就曾写信向辜鸿铭请教问题。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

就着作在欧美的阅读范围和产生过的轰动效应而言,辜鸿铭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人。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说:“辜鸿铭在欧洲是很着名的。”


英国大文豪毛姆

英国文豪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认为辜鸿铭是一个“声高望重的哲学家”、“中国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毛姆还曾不远万里专程前去拜见辜鸿铭。


印度国父甘地

辜鸿铭毕生逆西学东渐之潮,不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人中独立完整地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极具世界效应。现代印度的国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竟也称辜鸿铭为“尊贵的中国人之一”。


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在北京拜会辜鸿铭

印度文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1924年的中国之旅,也特别向辜鸿铭请教。而辜鸿铭却认为泰戈尔不通易经,没有资格讲演“惟精惟一”那种高深的真理,劝他回印度整理诗集去,不要再讲演东方文化了。


近现代中国法学奠基人王宠惠

民国外交家、近现代中国法学奠基人之一、曾任国民党政府代理行政院长的法学博士王宠惠(1881~1958)曾说辜鸿铭:“为国增光,驰誉国际,旷古未有……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甚伟!


民国学者、中共创始人李大钊

着名学者、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1889~1927)尝言:“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辜鸿铭说“爱国,就是要爱其文明,爱其文化”。辜鸿铭先生以一己之力逆势而为,力挺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其志可嘉,其情可赞,其气可鼓,其行可颂,其意可歌,但个人的力量在时代潮流面前是弱小的。

从太极四象来看,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农耕文明的老阳期,国贫民弱,而西方则处在工业文明的少阳期,国富民强。而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处于少阳期,欧美反而到了少阴期。


道家始祖老子

辜先生受2000多年来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影响,自以为儒家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所在,显然也没有找到华夏文明的最高思想成就,没有感悟到老子“道生一”和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哲学命题的价值所在。

深层挖掘,传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华夏人文!


版权声明

本文为自由文化学者郭文喜的原创作品,版权归郭文喜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部分内容和图片取自于网络媒体,特此感谢!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专着《中国根基:通向文化大国之路》(150万字)。

作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学者

郭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