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俄乌战争给中国提了个醒:红旗17备弹量太少,实战可能吃大亏

2022-06-22 17:05:02

红旗-17防空系统最早在2014年被首次公开,目前已经与红旗-7B、红旗-16组成了陆军的“三层”野战防空系统,并且还实现了出口。但可能有不少人还不知道红旗-17在俄罗斯还有一个“亲戚”,它就是“道尔-M1”防空系统。作为一款为陆军作战执行伴随防空任务的防空利器,“道尔-M1”也被俄军投入了目前正在乌克兰进行的特别军事行动中。那么我国红旗-17与俄制“道尔-M1”相比,有哪些先进之处呢?

中俄两国的野战防空体系都是由“远中近”三层构成,而红旗-17与道尔-M1都属于最内圈的“近程”防空系统。红旗-17之所以和道尔-M1长得如此相似,是因为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俄罗斯引进道尔-M1防空系统后,就对其进行了国产化仿制,仿制成果就是红旗-17。与道尔-M1在俄军与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组成近程防空网相似,我军也为红旗-17配套了PGZ09式双管35毫米自行高炮作为“搭档”,为陆军撑起了严密的野战防空网。

当然,与我军从俄罗斯引进的其他武器装备一样,我们对道尔-M1的机动性、反应速度和垂发无死角等特性十分满意。但也发现其操作不便捷、底盘效能不足、雷达和电子系统比较落后等缺点。因此在我们进行国产化仿制时,也“顺手”将这些不足弥补了一下。比如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将搜索距离扩大到了45公里,可监视48个目标,并跟踪其中的24个,一次可同时攻击2个目标。而换装雷达后,也大幅提高了红旗-17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跟踪与拦截能力。

由于红旗-17自身就集成了目标搜索雷达、制导站、导弹发射模块等于一身,因此可以做到伴随陆军装甲部队快速行军,并随时可停车展开雷达进行搜索警戒,具备在最短十多秒内,完成对威胁目标的锁定和发射导弹拦截的能力。红旗-17的拦截弹针对俄制原版9M331型导弹进行了较大的性能提升,最大有效射程为12千米,在面对“阿帕奇”这样的武装直升机目标时,红旗-17的拦截弹可以在其“地狱火”导弹射程外发射。

而根据之前的公开报道可知,我军重型旅防空营地导连是由4部红旗-17型防空导弹发射车、1部采用ZSD-89型装甲输送车底盘的连指挥车、2部采用NG-80型卡车底盘的弹药输送车、2部采用NG-80底盘的装填车以及3部保障车组成。而每一辆发射车拥有2个发射模块,每个发射模块可装填4枚导弹,因此一个地导连最多具有32枚待发弹,而如果按照2枚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可具备同时对16个不同来袭方向的巡航导弹、飞机、无人机等拦截的能力。

当然,如果仅从纸面参数来看,我军重型合成旅配属的红旗-17战斗力已经十分强悍了。但如果从现在俄乌冲突的实战结果分析,地面部队所面对的最大威胁可能已经从武装直升机、攻击机变为各种具备察打一体能力的无人机等等,此时一辆红旗-17的8枚拦截弹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参考一下俄罗斯升级道尔M1的做法,为红旗-17研制出体积更巧、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的新型导弹,从而使每辆发射车具备可装填16枚、全连可达64枚防空导弹的能力。这样一来,红旗-17针对多目标拦截的能力和火力持续性将会有很大提高。这样的升级很有必要,毕竟保护好陆军地面装甲集群,可比节省几枚防空导弹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