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大汉第一功臣,被后世称千古名相,为何没有解决汉初的无为而治?

2022-05-16 17:05:01

西汉王朝的第一任宰相萧何是古代史上的明相,作为能够跟随刘邦打天下者,其最大的特长就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因此在开国功劳的评定中他始终位居第一。

当时有人不服,说我们身先士卒,冒死拼杀去攻城略地,凭什么萧何他的功劳最大?刘邦告诫大家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像打猎,最重要的是指示猎物方向的猎人,而不是追咬猎物的猎狗。


但作为如此优秀之人,为何没有能够将汉朝的无为而治解决?这与萧何有关还是同当时的时代相关,作为名相必然有过人之处。
典型的优秀相才

历史上评价政治人才有三个标准“将才、相才和经才”。将才是指军事方面的才能、相才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政治才能,经才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术才能。

比如诸葛亮,既能治国安邦又能领兵打仗,就属于将相之才;王阳明,理学大师又有军事建树,就属于经术和将略的综合性人才。萧何就是典型的相才,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时期,他都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战争胜负最重要的保障是稳固的后方与后勤,项羽军事能力上远远强过刘邦,可他背后却是韩信和彭越的不断袭扰,疲于奔命,本来江东是他很好的根据地,他却死也不肯依靠,有萧何这么一个人帮刘邦打理后勤,项羽的失败实属必然。

汉朝初年的“无为而治”

汉朝初年,出现了无为而治的局面,通俗点就是就是朝廷不去过多干预朝廷的政策。当时汉初经济萧条,刘邦刚当上皇帝找四匹样的马都找不到,很多当官的只能坐牛车,可见当时社会的困窘程度。萧何这样一个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优秀将才,却解决不了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局面,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从汉朝初年的“无为而治”产生的根源谈起,先从已经灭亡的秦王朝说起。秦朝是中央集权郡县制的草创时期,君权与相权如何平衡,各管什么,也没有明确的规章条文。赢政的个人性格不会容忍权力分散,李斯是法家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他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出谋划策者的位置上,而不是承担国家治理使命的人。

西汉的政治体制是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有集权又有分封,各种措施集一体者,中央集权的设计简单而粗暴,只是废除了法律苛酷的成分,其他方面不知道如何来治理就选择任由其发挥,进行出现了所谓的无为而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体现了一大优势,这种治国方式打着崇尚道家黄老之术的名义,实际上是在生产力大破坏之后急需与民休养生息,汉朝初年百姓一穷二白,已经完全失去了集中朝廷力量,能够继续支撑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思想。

那么,为什么在同项羽对抗的时候,屡次帮助刘邦出谋划策的萧何,在这时会无所作为?


萧何没有成熟的政治理念

萧何虽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却不是李斯这样的政治改革家,他们没有思想,也没有成熟的政治理念,面对秦末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详细的设计方案,如同一个大管家一样,只要百姓有活路即可,在现有情况下百姓不会造反,再者能够自保就万事大吉。

特别是在个人方面先图自保,凭着感觉小心翼地处理与皇帝的关系,有余力了再为朝廷百姓做点儿事,根本谈不上宰相与皇帝之间合理的权力分割与监督。


西汉初期萧何与刘邦的关系极为微妙,也映射出当时古代史上相权与皇权的制衡原则。一方面宰相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帝做的事都由宰相去颁布和具体落实。另一方面宰相的权力又非常有限,他是臣僚和下属,只有建议权,甚至经常会被皇帝猜疑。
皇权和相权难以平衡

萧何曾经三次用计避免刘邦对他的疑心,最终保全了自身。第一次还是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几次派人慰问萧何,萧何采纳部下的意见把自己的子弟都派上前线,打消了刘邦的疑虑。

第二次是刘邦平定陈谋反时,萧何帮助吕后设计杀了韩信,刘邦虽然表面上赞赏萧何,实际是害怕他也有二心,为此萧何用召平之言,不仅拒绝封赏,还把全部家财拿出来资助军队,又躲过了一劫。


第三次萧何不得不故意强买强卖土地,用污损自己名誉的方法来换取刘邦的信任,从而不再怀疑他刻意笼络民心。然而他还是被刘邦下了狱,最后还是有惊无险得以释放。

我们可以看到,宰相在皇帝面前除了战战兢兢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政治主张,人格上不能独立,政治的独立更谈不上。由于萧何的权力极为有限,相权没办法去制衡皇权,因此他没胆量给刘邦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务之急是明哲保身。


虽然萧何没有参与并解决汉初的“无为”,也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大方针者,但他的谋略水平还是很高,除了治国才能外,他不仅发现了韩信,还在弥留之际推荐了与己不睦的曹参接任相位。

他按照刘邦和自己的性格来处理君权与相权,他的这些处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下来,终其一生不去改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萧规曹随”是萧何处理政策的一种延续,虽然一成不变,但是却稳定了汉朝初年的局势,没有因为政权的更替造成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