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以面“塑”龙,传递指尖上的“年味儿”

2024-03-13 17:05:04


翻开各地的“年味地图”,盘踞在花馍上的龙与凤、寿桃上的祥龙、龙形花糕、小“龙”包……五花八门的“龙”形面花成为了年夜饭里的主角。这些洋溢在春节里的中国“年味儿”,蕴含着面塑手艺人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用面粉、糯米粉等为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2019年,面塑传承人戚依平通过17年的坚守与传承,成功将江湾面花(面塑)申请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面塑艺术始于宋朝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言

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谓之果实花样

传统的面塑通过面粉发酵而来

以野生蜂蜜、油、盐等

纯天然食材为原料

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可食的图案

在面塑材料不断更新的今天

这一古老的发面技法在戚依平手里

仍在传承


巧手捏来废百工

在民间

每逢四时八节、生婚寿葬

农妇们就以针线、梳子、剪刀为工具

在白面上揉捏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戚依平不仅传承传统面塑花样

还创新出更多符合时代文化特征的

新式面塑造型

棒上公仔、微雕面塑、书法面塑

一次次创新让面塑成为

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

“指尖塑祥龙”

面塑造型不断推陈出新


为了迎接龙年的到来

戚依平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龙”

其中最“吸睛”的

还要属龙形的棒上公仔

一条条迷你、可爱的“小龙人”

手举平安、健康、幸运等手牌

盘踞在细细的竹签上

传递着新年的美好祝福



做龙形面塑对戚依平来说

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早在2008年

作品《童趣》就是以九龙壁

为背景制作而成

外圈围绕着以童年趣事呈现的

中国传统民俗十二生肖

灵感来自戚依平的童年

大到盘在朱红城墙上的龙

小到吃饼干的老鼠

皆是面塑


“棒上公仔可以说是面塑材料的一种创新。传统的面塑主要通过面粉发酵而来,制作时间有局限性。现在的面塑材料经过多代革新,里面加入了石蜡、甘油等元素防止粘手和氧化。面团也是先蒸熟再制作,这样可塑性会更高,能捏出更多面塑造型。”戚依平告诉记者。


从发酵到如今的冷加工,面塑材料的不断更新也让戚依平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捏龙难度在于如何把龙的神韵表现出来,龙身要做得形象生动、四肢要做得张弛有力,特别是眼睛要做得有神。”除了棒上公仔,她还特别创作了“福”字龙和可以“走”的龙形科技面塑。




近期

戚依平的面塑作品

被放在杨浦区学悦风咏书社展览

《微雕八仙过海》《贵妃醉酒》《貂蝉拜月》等

传统文化作品栩栩如生

不仅如此

以现代艺术为设计灵感的

雕塑面塑也广受居民的好评

注入时代特征的新式面塑

成为非遗面塑的崭新注脚


“加法艺术”

技法是面塑的核心

从一团小小的面团

到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

离不开技法的灵活应用

捏、搓、揉、压、掀……

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

每一步都十分关键



面塑技法中最难的

是塑脸和塑手

戚依平传承传统的开脸技法

根据三庭五眼

开眼睛、开嘴、塑眉形和颧骨

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在面团上

捏出人物的大致轮廓


“面塑是‘加法艺术’,它不是一次性创作,是要一点点加上去的。捏手的时候手势要怎么摆,捏脸的时候人物是什么表情,都需要提前想好。”戚依平告诉记者,为了做出古代侍女服饰上的飘逸感,她还特地远赴天津学习技法,长期不间断地学习,使得戚依平在面塑技法上能集百家之长。


面塑是非遗文化

更是一个载体

自2002年起

戚依平为了弘扬面塑技艺

担当起面塑课外辅导老师

学员从最初的20位

已经发展到了5万多人

其中既有三岁的娃娃

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戚依平看来,面塑除了是非遗文化,更是一个载体。在平时的授课中,她将二十四节气、成语故事等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面塑这个载体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面塑了解生活、了解文化。面塑也成为架接起学习与生活的另一座桥梁。




抟风塑雨抱阳光

故事揉来岁月长

扎根在中国文化沃土上的

面塑艺术

在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之间

即古老又年轻

在传承人戚依平的手里

面塑被赋予了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

成为灿烂文化艺术舞台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