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唯美

重庆大学生画了一幅画,被国家收藏,获400元奖励,如今价值3亿,成镇馆之宝

2023-09-17 17:05:03

 

当年,32岁的大三学生罗中立画了一幅画,立刻被国家收藏,给了他400元。

可如今这幅画已经价值3亿,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相信大家都看过《父亲》这幅画,这是一幅满脸皱纹的老人的富有同情心的肖像,它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进了国家的教材。

那么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罗中立。

罗中立从小就爱画画,父亲虽然是个工人但也是业余画者,经常带着他到处画画,罗中立也是家里面画画最好的孩子。

1964年,罗中立如愿以偿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画画。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专业的艺术家,但没想到命运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

高中毕业他被分配到了钢铁厂当工人,整整十年。

他觉得这些师傅技术好、工资高,一辈子干到头,工资能涨到六七十元,那是他当时的想象力能达到的天花板数目。

看着强壮的工人们用体力养活自己,他作为一个艺术份子也难免羡慕。也正是这种艺术家的灵魂,驱使着想让他继续走画画这条路。

罗中立珍惜画画的机会,他经常接一些小人书插画的工作,每个月的稿费差不多是工资的三倍。

1977年,罗中立的对象和他正打算结婚,对象的母亲是个知识分子,她强烈建议罗中立去考大学。

他心里盘算着,要是大学毕业了,工资就能涨十几块,生活肯定能变得不错。

于是他赶紧走了十几里路,报名了高考。而《父亲》就是他在大学期间创作的。

那一年,他读大三,常常穿着工装,戴着粗大的黑框眼镜,已经33岁,是全班年纪最大的学生。

他起早贪黑,每天除了画画基本不干别的,他的画稿里面基本都是展现乡土气息的角色,要么是正在劳作的农民,要么是挑山的,或者是空巢老人。

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画想要在潮流中不被淹没,必须另辟蹊径。

他开始思考,他要画什么样的人物,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他们。

他回想起自己的父亲,一个纺织厂工人,也是一个业余画家,一个对艺术有着无限热爱和追求的人。

他想起父亲教他画画的情景,想起父亲带他到处写生的经历,对他的鼓励和支持。

他想起父亲那张满是皱纹和沧桑的脸,深邃而温暖的眼睛,干裂而坚毅的嘴唇。

他决定画一幅父亲的肖像,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也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所有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

他觉得这样的题材既能体现自己的个人情感,又能反映社会现实,最主要的是可以磨炼自己的绘画技巧,传达和当时所流行的不一样艺术理念。

他开始寻找合适的模特,但是没有一个能让他满意。他觉得这些人生活都太美好了,没有经历过苦难和磨难,没有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和艰辛。


他想要画一个有着深刻生命印记和丰富人生阅历的老人。

于是他回到了大巴山,在那里他曾经下过乡,在那里他曾经结识过许多朴实善良、默默无闻的农民。

在那里,他找到了两个合适的模特:一个是守粪的农民,一个是老赤卫队员。

守粪的农民是罗中立在重庆沙坪坝公厕旁见到的一位老人。当时罗中立正在附近写生,突然看到一位老农端着一碗水从公厕里走出来。

老农满脸皱纹,干裂嘴唇,只剩一颗门牙。罗中立被这位老人深深地打动了,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有着无尽的苦难和无奈。

老赤卫队员是罗中立在大巴山下乡时寄住过的房主邓开选。

邓开选是一个为革命奋斗一生的老党员。罗中立将这两个模特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父亲》这幅作品。

罗中立的这幅画采用了超写实主义风格来表现老农形象。

他的画笔精准而细致,没有一丝一毫的模糊,将老农的每一个皱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张照片。

他没有画出老农的全身,而是只画出了老农的上半身和手中的碗,这样做既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在老农的脸上,又能暗示出老农的贫困和艰辛。

《父亲》在全国青年美展上引起了轰动,被人民日报评为金奖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这幅画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和评论,有人赞扬它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

有人批评它是“伤痕文学”的延续,有人质疑它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

无论如何,这幅画都成为了罗中立的成名作,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志。

罗中立是一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艺术家,他用自己敏锐而深刻的眼光观察社会和历史。

用自己精湛而多样的技法表现人性和情感,用自己坚持而开放的态度对待艺术和教育。

他说:“我认为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