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反复易手的哈尔科夫,苏军终于又夺回了它,这一次是永久的

2021-07-15 17:05:03


已关注


X

着:罗伯特·M.奇蒂诺(Robert M. Citino)

译:胡毅秉


争夺乌克兰的战斗应该是属于曼斯坦因个人的战争,他终于能够在他一直声称的理想战场上迎战“俄国人”了。他们是进攻方,进入了毫无掩护的空旷地带,正适合他运用他那着名的反击手段。然而,尽管曼斯坦因拥有无可争议的优秀作战技巧,1943 年秋季却依然将会成为南方集团军群的又一个灾难季节。

战斗是在遥远的南方打响的。7 月17 日,当库尔斯克的战斗刚刚平息,苏联红军就对米乌斯河沿岸的德国第6 集团军发动了进攻。

在其他任何战争中,这样一场强大的攻势都会被视作这个交战季节的主要事件。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它却被完全埋没了。发起进攻的是托尔布欣将军(General F. I. Tolbukhin)指挥的南方面军,从右到左依次是第51 集团军、第5 突击集团军、第28 集团军和第44 集团军,而第五支部队(近卫第2 集团军)则用来组成第二梯队。中路的第5 突击集团军和第28 集团军将会在宽度只有19 千米左右的狭窄正面上进攻,一旦它们砸开了德军前沿阵地,近卫第2 集团军就会通过缺口深入。虽然德国第6 集团军在人数上处于严重劣势,但隔河布阵的它拥有地利,而且士兵们已经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来加固阵地。德国第6 集团军在前线部署了三个军,从右到左依次是第29 军、第17 军和米特军[ 这又是一支支援力量不足的暂编部队,得名于其指挥官弗里德里希·米特将军(General Friedrich Mieth)]。此外,还有一个机动师(第16 装甲掷弹兵师)在前线后方担任集团军预备队。

战局的发展遵循着此时大家都开始熟悉的套路,苏联红军最初的进攻在指定攻击地段撕开了德军防线,在防线中央的古比雪夫(Kuibyshev)北郊渡过了米乌斯河。德军转到预设阵地上继续战斗,他们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小型的摩托化战斗群迅速发动反击。结果,进攻的苏联红军未能取得彻底的战役突破。但即便如此,托尔布欣还是决定投入他的第二梯队—近卫第2 集团军,让它渡过米乌斯河,进入此时宽约19 千米、纵深16 千米的,人满为患的桥头堡(有些人可能认为他的这个决定有点轻率)。

德军迅速做出了反应。曼斯坦因很清楚放任苏联红军越过大河占领任何阵地的危险性——他们首先会巩固该阵地,然后集结兵力,最终从桥头堡杀出,或者是为策应战线其他地段的攻势而实施牵制作战,或者本身就是主攻。于是增援的装甲部队很快从南方集团军群的各个防区赶来,其中包括党卫军第2 装甲军(从顿涅茨河沿岸的第1 装甲集团军抽调)和第24 装甲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最后一支机动预备队)。第6 集团军司令霍利特将军最终封堵了突破口,甚至在7 月底将苏联红军击退。有报告称托尔布欣很气馁,他感觉自己的攻势失败了。实际上,由于托尔布欣将德军装甲部队吸引到了米乌斯河,反而可以说是完美地扮演了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事后回想起来,就连曼斯坦因也认为自己把这么多装甲部队调到米乌斯河的决定是“灾难性的”。

此时,苏联红军已经实现了三个目标——他们守住了库尔斯克,消除了奥廖尔突出部,而且将德军的大部分战役预备队吸引到了米乌斯河。他们已经为自己最辉煌的胜利做好了铺垫。他们的下一个攻势(鲁缅采夫行动)的目标是歼灭部署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德军部队,即位于左侧的第4 装甲集团军和位于右侧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德军处于一个暴露的突出部中,它是由于原本向北延伸的战线向西转了近90 度而形成的,而这种态势再次被苏联红军利用。进攻的苏联红军部队是面朝南方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由瓦图京将军率领)和面朝西方的草原方面军(由科涅夫将军率领),共有五个集团军参与最初的打击。这五个集团军从右到左依次是近卫第6 集团军、近卫第5 集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第53集团军、第69 集团军和近卫第7 集团军(草原方面军)。此外,瓦图京从北方发动的最初打击还将得到由装甲部队组成的第二梯队的支援[ 近卫第1 坦克集团军(位于近卫第6 集团军后方)和近卫第5 坦克集团军(位于近卫第5 集团军后方)]。一旦突击集群突破德军防御,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就会穿过突破口冲向博戈杜霍夫(Bogodukhov,这座城市控制着从西方和西北方接近哈尔科夫城的道路),并在这里配合来自东方的科涅夫的部队包围哈尔科夫。此外,还有三个集团军部署在瓦图京的突击集群右侧(从右到左依次是第38 集团军、第40 集团军和第27 集团军),任务是在进攻得手时扩大战果。还有一个在左侧的集团军也随时准备加入战斗—隶属于马利诺夫斯基将军(General R. I. Malinovsky)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的第57 集团军,它基本上部署在哈尔科夫的正东方向。此外,还有两个航空兵集团军(第2 和第5 航空集团军)可提供空中支援。

参与这次进攻的苏联红军部队总计至少有九个集团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和两个航空集团军,围绕别尔哥罗德突出部摆出一个半圆形的阵势—总人数超过100 万。虽然这次进攻的规模巨大,但理念却很简单。用近年来关于这场战役的最佳历史着作的话来说就是:一次“经典朱可夫”作战。82 但是,鲁缅采夫行动要想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大炮的数量。苏联红军在策划阶段就遇到了许多难题。参与进攻的部队一直是按照阵地防御的要求配置的,它们此时却要在过渡或准备时间极少的情况下快速转入进攻。而且大部分策划似乎是通过口头讨论完成的,关于鲁缅采夫行动的书面命令直到作战开始两天后才出现。不仅如此,许多部队在库尔斯克作战期间蒙受了可怕的损失,尤以近卫第5 坦克集团军为最。几乎所有部队都缺编且非常疲惫,补充兵员才刚刚开始到达。所有这些困难都需要时间来克服,所以原定于7 月下旬开始的进攻直到8 月3 日才开始进行。

面对苏联红军的重兵,霍特、肯普夫和曼斯坦因都没有任何办法拿出与之相称的实力。当地的守军就是刚刚在库尔斯克攻势中承担南路突击的两个集团军。位于左侧的第4 装甲集团军和位于右侧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此刻的实力都已大不如前。此前的两个星期,这两个集团军一直在放弃自己向普罗霍罗夫卡进军途中占领的小片区域,并缓慢退向原先的出发阵地。但我们还是要指出,这两个集团军并没有做好多少自卫的准备,没有占领任何预设阵地,元气大伤,后勤也处于崩溃边缘,而且缺乏补充兵员,步兵的缺额尤其严重,相比之下苏联红军遇到的问题就显得简单多了。

因此,鲁缅采夫行动最初的进攻几乎处处得手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经过三个小时的大规模炮火准备后,地面进攻在上午7:55 开始。到了上午10:00,苏联红军的突击集群已经攻占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到了下午13:00,近卫第1 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第二梯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在通过突破口。朱可夫又一次把自己的部队集中在了狭窄的正面上,例如近卫第1 坦克集团军的作战正面只有3 千米宽,而近卫第5 坦克集团军的作战正面也只有5 千米宽。位于前线的城市别尔哥罗德在进攻发起后的第三天(8 月5 日)被攻克—顺便说一下,苏联红军收复奥廖尔也是在同一天。

这次进攻让曼斯坦因和他的幕僚都震惊不已,他们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于是匆忙下令从遥远的南方召回那些装甲师:党卫军的“髑髅”师和“帝国”装甲掷弹兵师连同第3 装甲师一起增援霍特,党卫军第5 装甲掷弹兵师“维京”则驰援肯普夫。虽然它们会迅速抵达目的地,但是要挽回已经酿成的战役灾难为时已晚。苏联红军的主要战果出现在中路,也就是第4 装甲集团军与肯普夫暂编集团军的作战交界处。随着第二梯队的坦克集团军开始急速南下,两个德国集团军被分割开来。由于在苏联红军压力下,第4 装甲集团军逐渐退向西南,而肯普夫暂编集团军退向东南,两者之间的缺口每时每刻都在扩大。到了8 月7 日入夜时,在进攻发起五天后,这一缺口已经扩大为48 千米—对苏联坦克集团军来说这是非常宽大的作战空间。

德国的两个集团军侧翼暴露,而楔入两者之间的机动能力出色的敌军已经在欢呼胜利,眼看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但就在此时,德军几个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开始抵达战场。结果在博戈杜霍夫和阿赫特尔卡(Akhtyrka)一带爆发了规模庞大的装甲对决,这场恶战使苏联红军的攻势暂时被遏制,也使双方都损失惨重。到了8 月底,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得以与敌人脱离接触,重新建立起一条极为薄弱的防线,不过它们的逃脱非常惊险,任何研究此战的人都不应该将德军的幸免于难等同于胜利。

在8 月22 日,苏军部队重新进入这个国家的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这预示着国防军需要采取此时已经成为习惯的措施:解除一位将军的职务。这一次的受害者是肯普夫将军,因为负责城防的就是他的暂编集团军。我们不能说肯普夫在防守过程中犯过什么特别严重的错误,而他撤离哈尔科夫的行动也是避免被包围的必要之举。也就是说,肯普夫的被解职更像是一次仪式性的献祭。继任者是曼斯坦因的前参谋长奥托·韦勒将军(General Otto W?hler),而随着肯普夫去职,原来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也得到了一个新的番号——第8 集团军。

此外,苏联红军攻克哈尔科夫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1941 年国防军从苏联红军手中夺走了这座城市,1942 年5 月,苏联红军曾企图通过他们最早策划的反攻战役之一收复它,但却以失败而告终。在始于斯大林格勒的冬季大反攻中,苏联红军于1943 年年初将它夺回。但是在1943 年3 月曼斯坦因的反击中,他们又一次失去了它。此时,苏联红军终于又夺回了它,这一次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