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吐蕃史:赤德祖赞统治下的吐蕃与唐朝的和与战(二)

2021-01-22 09:08:04

|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在上一章我们讲到吐蕃趁唐朝因和亲而被麻痹,从而放松对自己的防备之时,对唐朝发动了突然袭击,进攻唐朝临洮军、寇兰州、渭州,并劫掠唐朝在当地的牧马。面对吐蕃的公然背信弃盟,唐廷大震,刚即位的玄宗皇帝更是将吐蕃的这一行为视作奇耻大辱,要知道当时玄宗皇帝的心态是"方欲威服四夷"。面对吐蕃的这种挑衅行为,唐玄宗直接下令取消了北伐突厥的计划,改为集中全力对付吐蕃。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七月吐蕃偷袭唐朝,紧接着,在同一年的八月份,唐玄宗便颁布了《召募兵勇敕》,"令朝廷召募勇夫壮士拔萃逸群者",并"令兵部侍郎韦抗、紫微舍人王珽即于朝堂简募"。同时,要求朝廷在十日之内完成此项工作,可见唐玄宗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愤怒和急躁。此外,在这份诏书中,唐玄宗也表达了自己要御驾亲征的打算,"欲亲按边疆,躬行吊伐"。在征召勇士的同时,唐玄宗也开始进行河西陇右地区的人事调动,原来担任担任陇右道防御大使和副大使李延昌和白道恭两人因吐蕃偷袭时未曾进行有力抵抗,所以全部被罢免。然而,在选择接替他们的人选的时候,玄宗皇帝却犯了难。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当时唐朝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将领,大唐建国之初的那批身经百战的大将们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逝去,而他们的后代也明显没有继承到他们的优势。唐高宗李治时期还有李绩、薛仁贵、裴行俭、黑齿常之、程务挺等人勉强可以撑住局面,到了武则天时期基本上还是在吃李治留下来的老本,等到了其统治后期就基本上没啥名将了,中宗和睿宗统治时期也一样,而此时的唐玄宗手上能用的名将也没多少,别的不提,后面大展风采的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王忠嗣等人大部分还是处于幼年状态,甚至有的还没出生。其实,大家自己回忆一下唐朝的名将就会发现在这段时期真的想不出来啥名将了。

(黑齿常之)

而唐玄宗在考虑出兵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时间让其在培养出个名将来了。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唐玄宗只能"弃瑕录用"前不久因伐契丹大败而被免为庶人的前朝名将薛仁贵之子薛讷(因为此次伐契丹失败,薛讷本人还在契丹那里得到了一个新的称呼"薛婆",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还对这个词进行了注解,"俗谓妇人之老曰婆。言薛讷老曰婆。言薛讷老怯如老妇人也。"),任命其以"白衣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同时,"以右骁卫将军常乐郭知运为副使,与太仆少卿王晙帅兵击之。"此外,为了保证此次出兵顺利,玄宗皇帝更是下了血本,先是"赐讷旌节"又"敕王睃、臧怀亮、王海宾、杨楚客等并受纳节度,防御吐蕃。如临时进退,致失权宜,便以军法从事"。可以说给了薛讷极大的权力,当然也给了极大的压力,如果这次薛讷还是像上次一样出击失败,那么他所面临的可不只只是免职了。要知道上次出击契丹失败,薛讷还是比较幸运的,只是得到了免职的处分,但另外八位随军出征的将军就不是那么幸运了,直接被玄宗下诏处斩了。


然而在唐朝进行军事调动的同时,吐蕃也没闲着,在同年十月份的时候再次出兵,这次打到了唐朝的渭源。面对这一情况,唐玄宗正式下诏打算御驾亲征,发兵十余万人,马四万匹。而就在玄宗下诏发兵打算御驾亲征的同时,薛讷等人也与吐蕃在武街(今甘肃临洮东)交上锋了。当时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王晙帅领两千唐军和薛讷共同进攻吐蕃。吐蕃大将坌达延率领十万吐蕃大军驻扎大来谷。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局面,王晙决定采取突袭的方式。其先是在两千人中选取七百人作为突击队,让他们穿上和吐蕃士兵一样的衣服,剩下的人则在后方待命,一旦突击队出击,便在后方击鼓吹号角来响应他们。突击的时间则定在晚上,因为晚上大家都看不清人,容易制造混乱。果然到了晚上,唐军按王晙的计划行事,吐蕃军队先是以为唐朝大军来进攻自己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紧接着又发现又穿着和自己一样衣服的人在四处杀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保也只能四处出击了,结果十万吐蕃大军开始自相残杀了,就这一晚上,自相残杀造成的吐蕃士兵伤残率可达十分之一。在取得重大战果后,王晙率兵奔赴武街与薛讷会合,再次夜袭吐蕃,吐蕃军队彻底乱了阵脚,王晙与薛讷前后夹击,吐蕃军队大败,向洮水方向出逃,薛讷率唐军主力紧追不舍,双方于长城堡再次交锋,吐蕃一方再次大败,唐军"斩首一万七千级,获马七万五千匹,羊牛十四万头。"唐朝取得了十几年了对吐蕃最大的一次胜利。至此,吐蕃此次对唐朝的进攻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不过唯一有点遗憾的地方就是,在长城堡会战的时候,薛讷军先锋、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郎将王海宾战死沙场,但其原因是因为"诸将嫉其功,按兵不救,海宾以众寡不敌,殁于阵。"事后,唐玄宗念起为国尽忠,不仅对其进行了追封,还将其子养在宫中,他的儿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的王忠嗣。

(王忠嗣)

前线捷报传来,唐玄宗十分高兴,也就停止了自己的亲征计划,对此次有功之臣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当然,虽然唐玄宗此次集中全力击退了吐蕃的进攻,但是唐朝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突厥那边,于是在战争结束收拾战场的时候,唐玄宗还专门下诏要求吐蕃士兵的尸体各地也要埋葬,同时派使者前往吐蕃"宣恩于金城公主",似乎是要和吐蕃进行再次谈判。但是似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估计吐蕃对于此次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不甘心就这样退步屈服,时刻准备着再次进攻。果然,第二年,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便联合后突厥汗国共同进攻唐朝,不过这次进攻的不是河西陇右地区,而是西域地区。结果再次被唐朝的北庭都护使击败。但是吐蕃还是不死心,同年又和大食联合,进攻拔汗那,立阿了达为王。原拔汗那王兵败,求救于唐。唐监察御史张孝嵩率兵万人,出龟兹(今新疆库车,当时为安西都护府治)西数千里,攻阿了达于连城。是役,张孝嵩亲自披甲执兵督士兵急攻,自午前至傍晚屠其三城,俘斩千余人,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西域诸国大震,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再次得到提升,吐蕃的计划又一次失败。

面对唐朝国势的日渐上升,吐蕃也开始思考是否要调整对唐政策,但是直到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吐蕃才彻底下定决心与唐求和,但当时的主动权已经转入了唐朝手中。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册府元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