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想认朱熹为祖先,后又作罢

2020-12-07 08:56:38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农民起义上位的,他出身极其低贱,祖上八代都是务农,一亩三分地成为了他们家赖以生存的主业。那时,灾荒不断,元朝政府还各种苛捐杂税,一家人的生活甚是艰难。

而在旱灾、蝗灾、瘟疫和朝廷的杂税的综合压迫下,当时的老百姓几乎都没口粮可吃,朱元璋一家八口人就饿死了四个。

为了不被饿死,朱元璋做过和尚,后来连和尚都没得做,做乞丐,被迫到处流浪,朱元璋尝尽白眼,阅尽世态炎凉,但却也在困境中练就了一身生存的本事。

但,当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却开始“在意”自己的身世,为自己开始“寻根”,为什么?

古代开国皇帝的“天命所归”

在古代,“乱认”祖宗的想法,不只是朱元璋个人有,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有这种乱认祖宗的通病。



汉高祖刘邦给自己杜撰了一个“龙”的后代,祖上没什么名人,但做了皇帝后,给自己找来了一个曾祖父,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夫;刘备到处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有了威望,招来了无数英雄豪杰成就了一番事业。

可见,在封建皇朝中,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祖上没有一个“好”祖宗,但如果能认一个“好”祖宗,也是相当重要的。

《论语·子路》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认一个“好”祖宗的目的就在于,一个“好”的祖宗,不仅是为了光彩,更重要的是在于政治上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开国皇帝而言,这个皇位,来得名正言顺。

在古代,名正言顺的皇位,才能心甘情愿地让天下归心。

?朱元璋的“不按套路”

作为开国皇帝,认个“好”祖宗,就能利于国家的统治,这种好事,哪个也不会拒绝吧,得做。

一开始,亲信的大臣到处查阅史书,看看以前有没有哪位姓朱的高官或者学问好的人,好让朱元璋跟他攀上一点关系。

而宋朝,有一位圣贤,名朱熹,他的学术在明朝的时候,非常被推崇,能和他攀上关系,那皇帝的出身当然显得有光彩许多,至少有个显赫的家族,而不是那个贫穷身世,继承皇位也来得更加名正言顺。

但,大臣们查来查去,发现朱元璋跟朱熹的关系实在太远了,朱元璋只好作罢。

朱元璋最后还是如实记载了自己的出身,也算是不按套路来了。

?做得好比出身更为重要

朱元璋虽然出身布衣,但他却从一个穷到无地葬父的境地,一跃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细想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励志的“屌丝逆袭”的故事?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对中原的民族压迫统治,建立了属于汉人的王朝明朝,结束了全国的内乱,统一了中原,恢复生产力,让汉人的文化得以恢复,重拾民族的自信。

元朝的统治,老百姓被压迫得厉害,饿死的饿死,流浪的流浪,而朱元璋所做的这一切,挽救万民于水火中。我觉得,这已经足够超越了一个“好祖先”给他带来的认同感,因为,得百姓者得天下,他得到了百姓的认同。

也许,这就是朱元璋有自信不认一个“好”祖宗都可以把明朝统治好的一个原因之一吧。

孟森先生曾在《明史演义》里面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他认为两个开国的君主都是普通农民,起于乱世之中,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是最为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不需要再认“好祖宗”。

其实,只要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好皇帝,谁还会追究出身呢!

写在最后

同样,在现代的社会,有一些人生活不好就怪自己出身不行,埋怨父母没给他们想要的“资本”。

但其实没有人可以选择出身,但我们大家可以选择“后半生”。

朱元璋的处境比现在太多人更艰苦了吧,但人家还不是成为了皇帝?而现在也有不少富翁,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决定一个人水平的往往不是上限,而是他的下限。

努力吧,出身也许可以给你带来上限,但努力也许可以让你得到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