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甲午战败后,有人提出一个大胆战略,如果实现或能反败为胜

2020-07-20 18:00:17

文/搞哥读史

一、海防缺口

在清代历史上,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面对陆上的敌人多,来自海上的威胁少。所以长期以来,清廷的军队建设思路都是重陆战而轻海防。

在近代以前,清廷这种军事思路也没什幺太大毛病,但随着西方工业革命之后海上力量的急速增长,清国海防力量薄弱就成了个大问题。

从道光朝开始,清国就因为没有海军力量而吃过两次大亏。

一次是中英鸦片战争,英国人把军舰开到大沽口,就可以直逼京师,吓得道光帝不得不投降议和。

另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是真的直接打进了京城,火烧圆明园,大肆掳掠一番而归。

二、洋务运动的失败

经历了这两次惨痛的教训,清政府也是痛定思痛,有一些开明的官僚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为清国建立起了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

主导建立北洋水师的,是当时晚清政坛上的一个大佬,也是被后世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对于这样一支新兴的海军力量,李鸿章最开始是非常自信的,到处吹嘘什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但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这支海军在中日战争的黄海战役中溃败,成为了近代晚清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三、计将安出?

黄海战败后,清政府又一次陷入了像前两次鸦片战争一样的困境——京城离出海口太近,没有海军力量拱卫,敌人可以轻易地从天津登陆,直指京城。

所以这一战之后,清政府的对日战略重心,又转到投降议和上来了。

可能有朋友会问,在黄海战役之后,难道清廷彻底失去了一战之力,只剩下投降一条路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不仅在黄海战役之后,甚至后来中日已经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都还不断有人提出要与日本继续作战的想法。

例如,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举人给朝廷的公车上书中,就提出过拒和、迁都、再战的想法。

此外,以余联沅为代表的一批都察院官员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调动南洋水师的军队,直接挥师日本,直取东京!

当然,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当时大清朝堂主要充斥着投降的氛围,所以上面这些意见也被搁置,最终没有被采纳。

四、可否再战?

虽然我们常说,历史不能假设。但这不妨碍我们客观分析一下,如果当时清廷采纳余联沅等人的意见,与日本抗战到底,最终有没有取胜的希望?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完成了工业化改造,而清国其时还是个农业国家。工业化国家与农业化国家作战,相当于刘慈欣说的降维打击,优势几乎是碾压性的。

然而,日本一直是个资源缺乏的岛国,家底薄弱,为了与中国一战,将过多的资源集中于发展军事,事实上是透支了国家的未来。这决定了日本出兵中国,其实自己也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不能打持久战,二是不能分出太多的兵力留守本土。

余联沅等人提出趁日本国防空虚,挥师取其本土的建议,其实也不算什幺创新。不过这一策略,却是正中日本七寸,若能以尚存的南洋水师海军威胁东京,或能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以图再战。

退一步讲,就算当时清国已经没有足够的海上军事力量去威胁日本本土,那幺迁都打持久战的做法,也能让日本陷入困局。当时日本是举全国之力打这场战争,如果不能及时一鼓作气取胜,得到清政府赔款来回血,其经济民生都已经岌岌可危。

可惜当时清朝的统治者们没有与日本搏命一击的勇气,以割地赔款换取一时苟安,最终养虎为患,激起了日本更大的野心。

国与国的较量中,投降换不来尊重,拳头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