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袁崇焕当年被凌迟,贴身侍卫发一誓言,其后人执行至今已有393年

2024-02-04 17:05:03

393年意味着什么?我国最强盛的帝国唐朝也不过延续了290年,号称400年的汉朝,也是靠东西两汉才勉强超过,至于宋、明、清等朝代,同样也只有三百年上下。

393年,足够一个帝国的兴起与灭亡,让无数王侯将相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却无法改变一个家族对誓言的忠诚。

2020年8月,一位名叫佘幼芝的女士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1岁。她不是什么名人富商,更不是政客高官,但她的去世却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原因无他,这位佘幼芝女士被称为“当代最后一位守墓人”,代表了佘氏家族延续了三百九十年的忠贞与坚守。

是的,这位老人就是佘氏为明末名帅袁崇焕守墓的第十七代传人,而这近四百年的传承,都起源于他们祖先——袁大帅贴身侍卫的一个誓言。

一、挽狂澜于既倒的名将

以上帝视角来看,袁崇焕可能是穷途末路的大明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时,后金的大军纵横沙场,明朝在东北的统治已经崩溃,就连山海关防线也岌岌可危。再加上境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堂统治者崇祯帝忧心忡忡,急需找一个能解决边患的“将才”,来为他分忧。

恰在这时,还只是一个小小县令的袁崇焕入京参加大考,而且获得了“上考”的成绩,引起上官注意。

袁崇焕自幼喜爱军事,武艺骑射武艺不精,而且在言谈中对自己的军事才干十分自信,“以边才自许”,入京后还专门赶往山海关,实地“调研”与金朝的一线作战,回来后写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奏折,直言只要有足够的粮草,他完全可以镇守山海关。

本来在其他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文人的大言不惭,但恰逢当时,明朝北方重镇广宁失守,形势进一步恶化,终于有朝廷大员想起来袁崇焕,将他推荐给崇祯。

就这样,袁崇焕被任命为督关外兵,走上了他辉煌的沙场之路。据说后来,崇祯召袁崇焕回京述职,问他平辽大计,袁崇焕豪迈地答道:五年之内,必有捷报。

其实后来袁崇焕也承认,这是为了宽皇帝之心,实际并无把握。当时就有关系亲近的人感叹:就怕以后有人给你安个“欺君之罪”,到时候性命难保。

不过袁崇焕虽然没有五年平辽的把握,但在边线上也是多次获胜,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先后担任辽东巡抚、兵部尚书,还被授予了太子太保的头衔,整个蓟辽、天津、登莱的军务都由他一手掌控。

那时的袁崇焕,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下场会被朝堂的好友一语成谶。

二、被千刀万剐的忠臣

袁崇焕将山海关守得固若金汤,但这也成为他下场凄凉的一个诱因——皇太极直接绕过了山海关,取道蒙古,沿承德、遵化,一路向北京城打去。

京师不稳,天下震动。如果说之前后金还只是让大明头疼的边患,农民起义才是心腹之忧,那这一次,后金的大军就直接威胁到了明朝的存亡。

直到此时,袁崇焕才从山海关回过神来,带着关宁铁骑,企图截住皇太极的大军,然而或许是运气太差,他竟然一路错过,直到北京城下,才堪堪拦住了对方。

我们应该可以理解此时崇祯的心情,他抱有极大期待,要兵给兵、要钱给钱,连擅杀毛文龙都没有治罪的“五年平辽大将军”,竟然让对方直接兵临京城,这真的是一个国家干臣吗?

而且到北京城下的袁崇焕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建议:他希望能够带兵进城,依托城墙进行防守。

按道理,面对后金的兵锋,据城而守确实是更加稳妥,但实事求是地讲,就算不考虑边将带兵进京的忌讳,也要担心北京城门一开,金军趁机夺门的风险。

因此,虽然袁崇焕最后在城外打退了皇太极的大军,但也彻底失去了崇祯对他的信任,甚至不仅是不再信任,而且恨之入骨——因为崇祯感觉到自己遭到了背叛。

而这次后金入侵,触动了太多朝廷权贵的利益,他们在城外大量的农庄被掠夺一空,这一切都被怪到了袁崇焕身上。

迎接胜仗归来袁崇焕的,是如潮水般的弹劾。大量陈年旧事被翻出来,例如对毛文龙的先斩后奏,将粮食卖给蒙古部落,与皇太极接触谈判,至于他那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果然也被扣上了欺君之名。

这一次,崇祯没有为袁崇焕开脱,而是直接给他定了“纵奴入犯”“以粮资敌”等罪名,判处凌迟之刑。在菜市口中,刽子手足足在袁大帅身上割了三千五百余刀,其血肉被不明真相的北京百姓争相抢食,令人悲叹。

三、忠贞守墓的亲卫

袁崇焕被折磨致死后,身体还被悬挂示众,不过就在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唯一还算完整的头颅竟然不翼而飞,成为当时的一桩悬案。

直到一百多年后,世人才知道,原来是袁崇焕身边的一名亲卫佘明德冒着极大风险,将大帅的头颅偷了回来,葬在自家后院中,因为他们最清楚,袁崇焕为了抗金呕心沥血,对大明也忠心耿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敌。

在为袁崇焕下葬后,佘明德发下一个毒誓,他们佘家将世世代代为袁崇焕守墓,而且坚决不会出仕为官,也不会离开当地。

就这样,这个誓言在佘家一代代传了下来,其间不知经历过多少磨难都没有放弃。1952年,我国政府要对北京的建设进行重新规划,就包括将袁崇焕墓迁出城。

为此,佘家人奔走联络,与一大批历史学家共同上书政府,建议将其保留。后来周总理亲自做了批复,让袁崇焕墓可以不作迁移。

前些年,政府还专门拨款,对袁崇焕之墓进行了重新修缮,目前已经开放让群众参观,由政府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至此,佘家人完成了祖先对袁崇焕的誓言,他们也用自己十七代人的坚守,向世人重现了中华民族重诺的宝贵品质,让袁崇焕将军的事迹,更为广泛的为人所知。